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第二次裝修,我堅持做這6個家居細節優化,入住后全家一致好評!第一次裝修房子,因為缺乏經驗,我和不少業主一樣,踩了坑,花了錢,也得到了血淋淋的教訓。然而,幾年后終于有機會裝修第二套房子了,我也相信自己可以憑借第一次裝修的經驗打一場翻身仗
導語:第二次裝修,我堅持做這6個家居細節優化,入住后全家一致好評!
第一次裝修房子,因為缺乏經驗,我和不少業主一樣,踩了坑,花了錢,也得到了血淋淋的教訓。然而,幾年后終于有機會裝修第二套房子了,我也相信自己可以憑借第一次裝修的經驗打一場翻身仗。
實驗證明,第二次裝修因為做了一些較為明智的“家居決定”,居住體驗感比第一套房時大大增強了。最重要的是,衛生難題也得到了有效地解決,哪怕是做家務活,也比以前輕松了不少。下面,就把我堅持做的這6個家居細節優化,分享給大家!
1.凹進去的燃氣灶
這是我家之前的燃氣灶,放鍋架的地方凹進去了。
平時清潔只擦清潔玻璃面板,凹進去的部分很難清潔,導致清潔頻次很低,結果就是是如圖效果,整個鍋架下面,長期積累了很多油垢,很臟、也很不好清潔。
優化后:凸起來的燃氣灶
第二次裝修的時候,燃氣灶果斷選了凸起來的燃氣灶,放鍋架的地方也沒有凹槽,清潔的時候,直接一擦即過,很方便,也一直保持在較干凈的狀態。
2.底裝門吸
當時第一次裝修,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門吸這個事情,就默認地裝了個最常見的不銹鋼的“底裝門吸”。
但住進去才發現,每次拖地的時候會磕絆,很是不爽。時間久了,還會損傷墻面。
因為每次開門的撞擊,讓門吸底座處的乳膠漆墻面因為沖擊,已經開裂、掉皮。想修復也很難。
優化后:硅膠頂裝門吸
第二次裝修的時候,就沒有裝底部的門吸,而是裝好門后,直接在門頂裝了一個硅膠的門吸,不僅吸住的時候柔軟靜音,還規避了底部門吸拖地磕絆,損壞墻面的缺點。
而且,如果需要,頂裝門吸還可以化身小掛鉤,臨時掛個小東西。
3.客廳不鋪深色地板
毫無疑問,客廳的地板清潔是一項較為頻繁的工作。而裝修第一套房的時候,我竟天真地以為深色地板會比較耐臟。結果讓我萬萬沒想到,深色地板根本藏不住一點灰塵,但凡一兩天不打掃,低頭一看全是腳印、鞋印、灰塵和毛發。有的時候用吸塵器吸過一遍,又用拖把拖完一遍,沒過一小時小孩子玩一下,地板又臟了,真心累。
裝第二套房的時候,我家客廳改用淺色地板了。淺色地板才是最耐臟的。不僅空間上顯得更加寬闊,敞亮,淺色系也能和家具顏色,窗簾等各種軟裝合理搭配。第二套房我用的是淺黃色的地板,三天不掃地灰塵也不是特別明顯,而且我家還養了貓咪,隨意折騰。個人還是非常滿意的。
4.羅馬桿
拉開窗簾的時候,其實還好,因為選擇的是白色存在感較低,不存在別人老抨擊羅馬桿難看的問題,只是稍微有點突兀罷了。
可當閉合窗簾的時候,就不好了,漏光嚴重,對愛白天睡覺的我來說,很不理想。上圖是白天的效果,晚上因為房子臨街,真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優化后:窗簾盒
所以第二次裝修的時候,就果斷給所有房間,都選擇了窗簾盒,簡潔大氣,漏光問題迎刃而解。
5.不做復雜的吊頂
復雜的吊頂不僅花費高、占層高,還難打理,真的是浪費錢。第一套房子層高2.7米,當時也不懂,非要整個不規則形狀的吊頂,想想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到處都是衛生死角,想打理都難,夠都夠不著。
如果層高不高,也不想安裝嵌入式燈光,其實我個人建議可以不做吊頂。省錢是一方面,最主要是吊頂越是簡潔就越好打理。再說,不少家庭安裝吊頂之后,反而整體家裝風格都跑偏,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做吊頂,石膏線走一圈就可以了。安裝又簡單,而且石膏線造型也比較豐富,十分符合我等普通市民的需求。
6.衣柜疊放區
之前裝修,家里買的是成品衣柜,看著內部布局都大差不差,就沒太注意內部布局,后來發現,格子疊衣區簡直是反人類,費勁疊半天,拿一件衣服亂一堆,而且空間也不能充分利用。
優化之后:折疊門+博阿克塞
第二次裝修的時候,做了大量功課,最后決定借鑒日式的櫥柜衣柜做法,預留埡口,后面裝上折疊門。
至于內部構造,則利用宜家的博阿克塞即可,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布局,拉籃、掛衣區,能掛的區域進一步增加,省去疊衣煩惱,看著也不顯得很亂。
據我了解,很多人的房間并不是空間太小導致雜物堆放不整潔,而是因為不懂收納的學問。其實很多東西啊,你只需要給它們物色到一個恰當的去處,也就是收納工具,一切就都會顯得井井有條!
同樣拿房間的衣柜來說吧,很多人根本辦不到日本人收拾的那種程度。比如你過季的羽絨服、長大衣、棉外套到底該收在哪,就把你難倒了...
掛在衣柜里占地兒,疊起來怕皺,塞在角落里又怕發霉蟲蛀。這可怎么辦?
如果你也有以上煩惱的話,就一定不要錯過太力這個防潮、蟲、塵、霉、皺,能掛著收納5-8件衣服的壓縮袋。瞬間為衣柜擴容75%的垂直空間!
真空免抽氣7秒排空,一次可收8件
傳統壓縮袋只能收納被褥,一收衣服就會把衣服弄皺,甚至還會破壞衣服版型,團成一堆。
所以還得靠這款免抽氣的掛式真空壓縮袋。無需抽氣泵,只靠按壓就能實現真空壓縮。
使用時特別方便。壓縮袋內自帶5個掛環,壓縮前先將衣服掛入,再用封口夾密封。
然后“信仰一跪”,輕松排空壓縮袋內的空氣,也不會弄皺衣服。只需7秒,簡直不要太方便!
就像擁有“隱身魔法”一樣,蓬松厚重的羽絨服“秒變紙片衣”!
家里備幾個掛式壓縮袋,毫不費力就讓衣柜空間“大一倍”!
而且,正因為【免抽氣壓縮】的設計,真空力度適中,所有金貴、怕皺的衣服都不會出褶。
我們用力壓縮排空后再取出,大衣的衣領、衣身都沒有出褶,拿出來抖抖跟熨過一樣平整。
壓縮袋內有5孔掛環,一次能收納5-8件衣服。
薄的衣服裝8件沒有問題,厚的冬季外套5件也能裝得下。
排氣快不漏氣,讓衣服“活更久”
不用抽氣泵就能真空壓縮的秘密,就在于這個壓縮袋側邊的空氣單向流通的設計。
這樣設計不僅方便,而且能防止空氣“回流”,只能出,不能進,不會出現所謂的“漏氣”。
密封口處更是采用雙層密封條,用附贈的密封夾一次劃過,就密封不漏。
整個壓縮袋封閉得非常嚴實,用液體做演示,滴水不漏。
擔心掛鉤處會漏氣?別擔心,同樣滴水不漏。
而完全密封帶來的好處就是為衣服“延長壽命”。
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去年敞著的衣服再拿出來,顏色變得灰突突,甚至還會發霉。
而真空收納后的衣物,就能避免這種情況。密封袋會保護衣服,防蟲、防霉、防塵、防潮。
在水汽重的南方,也別擔心會發潮。用密封袋包裹小毛毯浸入水中。
靜置一段時間后再打開,小毛毯還是干燥狀態,沒有一絲發潮。
承重7kg,結實耐造
有些劣質壓縮袋,沒用多久就壞了。
而太力掛式壓縮袋,用的是原生料高純樹脂,柔韌度更好也更耐用。
它的扛拉伸力可達42.9N,約4.37kg,國家標準值是≥30N;耐穿刺力可達9.76N,約1kg,國家標準值是≥8N(數據來自太力實驗室)。
我們親自上手撕了撕,袋身與連接處都很結實。
頂端掛鉤可以360°旋轉,承重高達7kg/14斤,掛衣服肯定沒什么問題。
完全透明的袋身,找衣服更方便,不用一個一個拆開看。
長短兩個尺寸,長款甚至比得上小姐姐的身高,收長大衣沒問題~
長短兩個尺寸搭配出售,短款長105cm*寬70cm,長款135cm*70cm,大衣毛衣都能放得下。
房間再也不會亂糟糟,衣服也不再受潮了,用太力壓縮袋,就能輕松搞定全家人的衣物!
鏈接放在下面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查看詳情:
劉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