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醫保,人人都聽說過。但一知半解的人很多,了解透徹的人卻很少。它作為我國一項全民福利,有著商業保險不具備的優勢:零門檻,具有普惠性無論身體是否健康、年輕或是蒼老;無論什么職業、收入多少,醫保都一視同仁,全民皆可投保。這些,沒有一款商業保險可以
醫保,人人都聽說過。
但一知半解的人很多,了解透徹的人卻很少。
它作為我國一項全民福利,有著商業保險不具備的優勢:
無論身體是否健康、年輕或是蒼老;無論什么職業、收入多少,醫保都一視同仁,全民皆可投保。
這些,沒有一款商業保險可以做到。
醫保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可以保證終身續保的醫療保險。
理論上,只要不斷繳,可以一輩子持有。
大部分城市,男女性在退休前繳滿25/20年醫保(不同地方年限有差異),就可以享受終身醫保待遇。
若退休時還沒繳夠年限,可一次性補繳。
好東西,值得細聊。
一、醫保的分類
醫保,全稱社會醫療保險,具體可分為兩大類:
按國家規定,上班族都要交城鎮職工醫保。
沒有工作單位的城鎮居民可參與城鎮居民醫保。
農村戶口的朋友可參與新農合。
職工醫保每月費用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交大部分,個人交小部分。
比如在廣州,單位需繳納5.5%,個人繳納2%。也就是說,若小A一個月工資5000元,公司要為小A交275元,小A自己交100元。
當然,為了避免繳納的費用差距過大,每個地區都會發布「社會保險最低/最高繳納基數」。
假如你的工資非常低,也必須按照最低繳納基數交社保。同理,如果工資好幾十萬,就按照最高基數繳納。
繳納后的費用,會分別進入我們醫保卡中的「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不同地方會有細微差別)
統籌賬戶,住院時可以報銷大額醫療費用,比如住院治療、癌癥化療報銷等。
個人賬戶的錢,可以用來刷卡看門診/急診、定點藥店買藥。如果你退休、身故或者到其他城市工作,還可以把醫保卡里沒花完的錢取出來。
而城鄉居民醫保,交一年保一年,一年只需幾百塊。
費用不同,享受的待遇自然也有所不同。
居民醫保繳費低,所以待遇低,報銷比例一般是50~65%左右;職工醫保每月繳費,待遇較高,報銷比例一般是70~80%左右。
那么,醫保具體如何使用呢?我們往下看。
二、醫保如何使用?
1.醫保的報銷規則
中國十四億人口,如此龐大的基數,注定全民福利性質的醫保,保障力度不會太高。
醫保的報銷,受到止付線、起付線、報銷范圍和比例的四重限制。
止付線,限制了每年的最高報銷額度。
也就是說,超出這個上限的部分,不好意思,請自費。
目前,我國大多地方門診一年報銷上限在幾百到2萬左右,住院報銷上限10~40萬左右。職工醫保住院報銷上限是居民醫保的兩三倍。
當然,具體城市有差異,這個跟當地經濟水平有關。像廣州,職工住院報銷上限可到67萬,非常驚人。
此外,報銷上限還受繳費時長影響。醫保連續繳費的時間越久,每年的報銷上限就越高。
比如連續交半年,每年可以報銷50萬,剛交了兩三個月,只能報銷10萬。
所以,別輕易斷交醫保。
斷交醫保的更多危害,可參考《社保斷繳無所謂?小心裸辭一時爽,斷繳火葬場…》
起付線,把控住每年的最低報銷額度。
這個類似商業醫療險的免賠額,看病費用<規定標準,請自費。
不過醫保的起付標準比商業醫療險友好,基本在300~1800元不等。
門診基本就兩三百塊,也有一些地方,門診甚至沒有起付線,比如廣州。
報銷范圍,規定了醫保的報銷項目,屬于「三目錄」內的費用才能報銷。
在醫院開的藥,可以報銷的有兩類,甲類藥和乙類藥。
(甲類的otc標識為紅色標記。乙類的otc標識為綠色標識)
甲類藥可以報銷90~100%左右,乙類60~80%之間。
而像丙類藥、大部分抗癌藥,療效更好的進口藥都是需要自費的。
雖然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抗癌藥被納入醫保的范疇,仍是杯水車薪。
大病醫保只能報銷50~70%的部分,剩余部分就屬于自付。
對于有些家庭,自費的30~50%,仍是難以承受的重負。
而且不少癌癥特效藥引入醫保,就「缺貨消失」了。輾轉在不同醫院和藥房里求藥,成了癌癥患者痛苦的現狀。
報銷比例,顧名思義,就是可報銷的占比。
前面說了,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在50~65%左右;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在70~80%之間,都是非100%報銷的。
所以總的來看,醫保的報銷規則為:報銷金額=(總花費-起付線-自費部分)×報銷比例。
我們生病無非會遇到門診,住院兩種情況,現在參照上面的公式,學姐給大家舉例說明具體能報銷多少?
2.醫保如何報銷?
無論是去小門診,還是大醫院就醫,職工個人賬戶里的錢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掛號時出事醫保卡,結賬時刷醫保卡,會直接扣費,簡單方便。
如果這一年看病花費的金額較多,超過了起付線,醫保就會按比例報銷。
以廣州為例,職工小A在門診一年花費了3000元,其中有1500元不屬于社保報銷范圍內,那么小A可報銷的金額=(總花費-起付線-自費部分)×報銷比例=(3000-0-1500)×80%=1200元。
但由于封頂線為300元/月,所以小A本月能報銷的金額為300元。
在廣州市三甲醫院,職工小B住院花了兩萬元,其中3000元不符合社保報銷范圍,那么小B能報銷的金額就等于(20000-1600-3000)×80%=12320元。
如果報銷后個人負擔的金額過多,達到大病保險的標準,還可二次報銷。
繼續以廣州市為例,全年累計自付費用1.8~3.6萬,可由大病醫保再報銷60%;超過3.6萬,報銷75%。
上面講的都屬于參保地就診的情況,而像轉診到大城市治療、在外地旅游出差生病等異地就診,流程會復雜一些。
首先,要向參保地醫保機構申請備案,(填寫《跨省轉診轉院就醫備案表》,緊急情況可通過電話備案),才可享受跨省就醫報銷。
就診醫院若是在「聯網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名單」內,出院可直接出示醫保卡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名單,可在:http://si.12333.gov.cn/ 網址查詢)
若不在內,就診后拿著藥物清單、收費單據、診療證明等材料,再回參保地的異地醫保窗口申請報銷。
三、寫在最后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醫保有著獨特的優勢:
也存在明顯的劣勢:
而這些缺陷,商業保險剛好可以彌補。
像百萬醫療險,高達幾百萬的保額,報銷重疾醫藥費、外購藥綽綽有余,還可以直接讓保險公司與醫院直接對接,墊付治療費,輕松解決醫藥費的問題。
所以學姐經常強調說,醫保很重要,但有了醫保,還需要商業保險來補充。
醫保就像保暖內衣,商業保險就像加絨外套。兩者搭配,才能度過所有冬天。
何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