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趙云川又收到養鳥人賈老板的快遞,包裹拆開,里面密密麻麻躺著100多只鳥的尸體。紅的、黃的、綠的鸚鵡,深褐色的畫眉鳥,灰麻色的麻雀……“這些都是患了流行病死掉的鳥兒。”趙云川看到它們時,腦子里已經有了大概的構思,他要把這些鳥解剖、消毒、去肉,
趙云川又收到養鳥人賈老板的快遞,包裹拆開,里面密密麻麻躺著100多只鳥的尸體。紅的、黃的、綠的鸚鵡,深褐色的畫眉鳥,灰麻色的麻雀……
“這些都是患了流行病死掉的鳥兒。”趙云川看到它們時,腦子里已經有了大概的構思,他要把這些鳥解剖、消毒、去肉,做成干凈的骨骼標本。
趙云川是云南臨滄的一位動物骨骼標本師,9年前,他第一次在電視上見到美國標本大師造的水牛骨骼標本,便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放棄法律專業,一心研究動物骨骼標本。
這些年,他處理過的動物尸體有4000多只,最大的有100多斤的牧羊犬,最小的是只有拇指大小的繡眼鳥。
水牛標本
在身邊人眼里,趙云川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人,大學時,他報了法律專業,原因只是“好奇律師的工作”。他自己很清楚,將來要做的絕不是律師,他甚至想好了。畢業之后不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定要自己搗騰些東西出來。”
2010年,趙云川第一次在電視上見到動物骨骼標本。“驚艷到了。”美國的標本大師把一只死去的水牛,改造成了一個站立的骨骼標本。
水牛被處理得很干凈,留下完整的骨架,趙云川看到了水牛的犄角,肋骨,甚至能看清楚它的腳趾甲蓋。“它站立在攝像機前,你甚至能感受到它生前的威風。”
趙云川的姐姐學藝術。在姐姐的畫室里,趙云川見過不少動物雕塑,“看似精致,但很明顯是手工捏出來的。”
所以,當他在電視里看到真實的動物骨頭標本時,“就陷進去了。”他第一個念頭就是,“這些標本還可以做得更加有創意。”看完節目后,趙云川在網上買了一堆“動植物標本制作指南”的書和資料,開始研究骨頭標本,“但書上的始終只是原理。”于是,他決定直接開始動手。
趙云川跑到菜市場,尋找可以“練手”的目標。找了一圈,最后花了幾十塊錢,買了個大豬頭,拿回家用大鍋一煮,把肉煮爛之后沖洗掉。曬干后,趙云川才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骨骼內層的油脂非常厚。”
如果油脂去不掉,這些地方就很容易發霉,他嘗試了很多種方式去油脂:氫氧化鈉溶液、草酸溶液、雙氧水、石灰水,“但都有缺陷,脫得也不干凈。”
趙云川把能想到的化學溶液都嘗試遍了,最后把車庫里的汽油拿出來,把骨頭泡在里面,居然比其他溶液泡的骨頭都要干凈。
第一次嘗試后,趙云川又接著做了好幾個豬頭骨標本,手法越來越熟練,他干脆開了家淘寶店,把作品全都擺上去了。
自由的骨頭
2010年前后,國內做動物骨骼標本的行家屈指可數。趙云川逛遍網上的論壇,也只找到一、兩個手工做骨骼標本的。“這是個冷門的行業,但換個角度來說,它也很新鮮。”
趙云川的淘寶店開起來沒幾天,店鋪就有了成交。但很長時間,店里只掛著一個寶貝:豬頭骨標本。
那天,趙云川的媽媽做飯時,抱怨廚房里有只老鼠,“天天跑到櫥柜里偷吃。”趙云川開玩笑說,媽媽你下次看到就逮住它,我把它做成標本。
沒想到過了幾天,趙云川真的接到媽媽的電話,說老鼠逮到了。那只老鼠的一只腿被夾住,動彈不得,他幾次拿著刀蹲在老鼠跟前,胳膊伸出去又縮回來,硬是沒下去手。
半個月后,老鼠餓死了,趙云川這才開始解剖尸體。
老鼠尸體用藥水泡了2天后,身體膨脹了好幾倍。給老鼠去肉時,趙云川著實捏了一把汗。
他緊盯著老鼠尸體,像做手術一樣,他需要用手術刀,把蓬松的老鼠肉一刀一刀割掉,過程中,必須全神貫注,否則會碰斷老鼠骨頭。
好不容易拿到一只完整的動物身體,他想加入自己的創意,給老鼠的骨架“凹造型”。被藥水泡過的老鼠骨頭是軟的,趁骨頭還沒硬時,是捏造型的最佳時機。
他要將老鼠骨頭模擬成人的動作。趙云川躺在床上,擺出各種姿勢。
平躺、側躺、站立、奔跑姿態,他試了好幾種。當他單手撐著腦袋側躺,一只手朝上指著天花板時,“覺得自己很神氣”。
趙云川用手和鑷子,把老鼠骨架擺成了這個“神氣”姿勢,還給作品取了個名字,《人生得意》。
他把這個作品掛到淘寶店,標價200多元,第二天就有人直接拍下了。
趙云川是滑板愛好者。有一次,他還把一只老鼠做成了“滑板鼠”。給老鼠配一個迷你滑板,把身體捏成玩滑板時,脊背彎曲,雙手張開的動作。
畢業后,趙云川沒有去找工作,比起做一名律師,他更喜歡自由的創作標本,他甚至給淘寶店取名叫“自由的骨頭”。
500具鳥尸體
店里的訂單越接越多,每天都有人找趙云川定制動物骨骼標本,他想創作出更多樣式,要找到不同的動物尸體。
2012年春天,趙云川去了一趟昆明的花鳥市場。
花鳥市場有300多個攤位,成千上萬種鳥類,趙云川發現,市場的垃圾堆里,堆放著不少鳥尸體。一打聽才知道,每到換季的時候,市場里的鳥都有患流行病的危險。“就像人的抵抗力差,會得流感一樣。”
死去的小鳥,攤販當垃圾扔掉了。趙云川找到開了多年檔口的賈老板,托他幫忙定期回收鳥的尸體,寄到臨滄。
每具鳥尸體,趙云川會付4元錢。以往被當作垃圾處理的鳥尸體,還能賣掉賺錢,攤販們不亦樂乎,他們把死去的鳥,都收集起來,往賈老板那里送。
趙云川每周都會收到賈老板的快遞。2015年11月,昆明罕見地下了一場雪,溫度降到了零下。那一周,賈老板給趙云川寄了個大包裹,袋子里密密麻麻躺了500多只鳥尸體。“不是凍死的,就是病死的。”
在一堆鳥尸體里,趙云川發現了一個幼小的身體。“大概只有拇指這么大。”這是一只繡眼鳥,整個身體只有拇指大小。去掉肉和油脂后,趙云川要用放大鏡觀察它,“肋骨跟頭發絲一樣。”
花了一周時間,他把這只繡眼鳥做成了站立的姿勢。這是他做過最艱難的標本,因為體積小,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小心翼翼。
在給鳥凹造型前,趙云川要用注射器,把小鳥腦袋里的水分吸出來,防止發霉。然后用尖尖的鑷子,夾掉藏在肋骨間的碎肉。由于它的體積實在太小,趙云川拿著鑷子的手,時不時會顫抖。“一不小心碰斷肋骨,還要滴膠水,把骨頭粘合起來。”
用動物骨骼拼出一條“龍”
如今,在淘寶上,像趙云川一樣,自己手工做動物骨骼標本的賣家,“不到三家。”趙云川的店鋪,成了標本愛好者的聚集地。
兩年前,張倩第一次在趙云川店里看到動物骨骼標本。那款《人生得意》的老鼠骨骼,吸引了她的注意。那之后,趙云川每次出新的創意,張倩都會買回家收藏,這兩年,她一共花了1萬多元,購買了20多個骨骼標本。
在趙云川的買家里,有不少人是自己的寵物死后,想將它做成動物骨骼標本作紀念。
前陣子,一個女生在旺旺上找到趙云川,問能不能把自己的貓遺體寄給他,做成一只站立的貓骨骼標本。
幾年前,趙云川曾見過一只流浪貓,經常在街上竄來竄去,“看樣子是被人遺棄的。”他還給貓喂過罐頭。
后來有一天,趙云川在街頭見到了那只貓的尸體,“被車碾死的。”他把這只貓尸體抱回家,做成了骨骼標本。
這位女買家找到趙云川時,他向買家了解了貓的死因。問了才知道,貓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從樓上摔了下來。
遇到這種情況,趙云川通常不會在寵物遺體上做過多的設計,“保留寵物原本的形態,是大部分主人希望的。”
有時候,買家也希望通過寵物遺體表達情感。今年,一位買家給趙云川寄了一只松鼠遺體,在旺旺上,這位買家清楚地傳遞了自己想要的作品要求。
“他想要把松鼠骨骼關在玻璃罩里,表達松鼠渴望自由,卻始終逃不出囚籠的主題。”趙云川將松鼠的骨骼做成向上攀爬的姿勢,但在松鼠的頸椎上,套了一個黑色的頸鏈。
這兩年,趙云川已經不滿足于真實的動物標本,他開始設置主題,打造“新”的動物。去年,賈老板給他寄來一條寵物蛇的尸體,他硬是把這條蛇變成了“龍”。
為了造這條龍,趙云川用了6-7種動物的尸體,他托賈老板幫忙找了一只蝙蝠尸體,用0.5毫米的電鉆,在蝙蝠的頭骨上鉆出幾個洞,兩端粘上小鳥纖細的肋骨,就變成了龍頭。龍的腳,他用鳥的腳代替。
到現在,趙云川處理過的動物尸體不下四千只,他最想做的,是開一間標本博物館,將自己所有的創意都展示其中,“目前,淘寶是線上的博物館,就差線下的了。”
眼下,2019天貓雙11就要到了,趙云川打算每天多花點精力在制作動物骨骼標本上。盡管是小眾品類,但去年的天貓雙11期間,趙云川的買家也比平時活躍許多,“還有人提前來問打不打折。”
受訪店鋪:自由的骨頭
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