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2-3月份時,受國際國內糧食環境所致,糧價迎來了瘋狂走高,不管是小麥、玉米還是大豆,其價格均開始了瘋狂走高,且麥價、豆粕接連創下新高。在這一背景下,有人歡喜有人愁。然而,4月份開始,糧價就開始了走跌,小麥、豆粕首當其沖,玉米風險也隨之趕來
在2-3月份時,受國際國內糧食環境所致,糧價迎來了瘋狂走高,不管是小麥、玉米還是大豆,其價格均開始了瘋狂走高,且麥價、豆粕接連創下新高。在這一背景下,有人歡喜有人愁。
然而,4月份開始,糧價就開始了走跌,小麥、豆粕首當其沖,玉米風險也隨之趕來,這是咋回事呢?
01、小麥大跌
3月份小麥環比漲了328元/噸,月度均價為3210元每噸,環比走高11.4%,相比去年同期的2554元/噸來看上漲26.7%。
然而,隨著小麥步步緊逼1.7元/斤大關時,面粉價格也迎來大漲,從1.8元/斤漲至2.5元/斤,消費者抱怨價格太貴,進而減少了面粉購買力度。
隨著面粉走量低迷,結果廠家庫存量偏多,這讓企業的壓力增多,開始主動壓價,結果小麥進入下跌通道。且隨著臨儲小麥的不斷拍賣,使得麥價“斷崖式”走跌。
從今天來看,華北地區小麥迎來了集體性走跌,普遍跌了0.03-0.11元/斤,如新鄉五得利跌了0.06元,報價為1.48元/斤;遂平五得利跌了0.1元,報價為1.455元/斤;華龍面業跌了0.03元,報價為1.55元/斤;山東宇東跌了0.1元,報價為1.5元/斤;安徽金沙河跌了0.085元,報價為1.52元/斤。
4月初時麥價還在1.6元以上,但這才幾天就已回落至1.455-1.5元/斤,可見跌幅之快。而麥價持續大跌,主要是市場消費低迷,而臨儲拍賣、中儲糧拍賣增多。
其實,3月份小麥價格瘋漲,價格明顯虛高,如今行情回落也是回歸年前的1.4元時代,麥農的收益并沒有因此而降低。
至于接下來麥價如何波動,大家也不必太擔心。從昨天中儲糧拍賣來看,北京、山西分公司均全部流拍;山東分公司只成交500噸,新疆分公司成交1586噸,相比拍賣上萬噸來看,成交率偏低。
因此,預計接下來麥價將持續偏穩,不會再繼續走跌,將穩定在1.4元時代。
02、豆粕大跌
除了小麥外,豆粕也迎來了一波“跳水”,總體行情可謂低迷不振。3月份時,豆粕一度漲至5300-5400元/噸,但4月份開始就持續回落,如今均價也已降至4400元/噸,這意味跌幅達1000元/噸。
從今天報價來看,山東跌了40-60元/噸,主流價為4360-4580元/噸;東北跌了200元/噸,主流價為4500-4550元/噸;華北跌了70元,報價為4420-4430元/噸;華東跌了170-200元/噸,主流價為4400-4530元/噸;華中跌了200元,報價為4500-4520元/噸;華南跌了40元,報價為4240元/噸。
豆粕價格回落,主因是進口的大豆數量增多,預計第二季度將到貨2800萬噸左右,其中4月份為845萬噸,這讓市場供應壓力減輕,油廠的開工率提升,因而豆粕持續回落。
同時,因美豆種植面積有所增多,也讓國際對后續大豆市場看好,因而國際豆粕價格回落,也讓國內行情開始下滑。
那么,接下來豆粕是否會繼續回落?顯然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對養殖戶來說,自然是希望豆粕走跌,這樣飼料價格會陸續回到原點。
不過近期菜籽粕價格有所上漲,預計對豆粕市場有利好支撐作用。畢竟國際油菜籽價格大漲,而我國進口也受影響,必然會支撐豆粕行情。
只是,隨著4月下旬開始,養豬業去產能速度加快,到時候豆粕價格仍將繼續下滑。
03、玉米風險增多
相比小麥、大豆來看,玉米價格就要穩定很多,各地行情基本穩定。其實,造成這一現象,還因稻谷定向拍賣增多,緩解了玉米市場的緊張形勢,飼企對玉米采購量降低。
同時,因養殖業對高價飼料抵觸,飼料產品低迷,因此玉米上量受限,難以提振行情。而對深企來說,下游的加工產品需求不高,這也讓玉米產量偏弱。
而對貿易商而言,因交通受限,也減少了玉米的出售力度,因而受種種影響,玉米價格總體穩定。
盡管玉米價格總體偏穩,可如今風險依舊較多。首先就是氣溫升高,這讓東北貿易商的存儲風險增多,稍有不慎玉米就會霉變,因而不少人的出貨意愿加大。
同時,因部分地區管控嚴格,玉米出售難度大,企業反而占據了主動局面,有壓價風險。再加上市場需求低迷,企業的收購意愿不高,一旦交通放開,農民賣糧量加大,那玉米走跌的風險會進一步上漲。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畢竟基層余糧不是太多,預計5月份開始仍將震蕩波動。
張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