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翟志國翟志國(1946-2014),網名耐寂軒主,原籍黑龍江,后居住吉林長春。生前為吉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長白山詩詞》副主編,中華詩詞論壇關東詩陣首席版主。其作品大氣厚重,尤以多年編輯生涯練就“火眼金睛”,改詩水平甚高,有“能改齋”雅號,
翟志國
翟志國(1946-2014),網名耐寂軒主,原籍黑龍江,后居住吉林長春。生前為吉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長白山詩詞》副主編,中華詩詞論壇關東詩陣首席版主。其作品大氣厚重,尤以多年編輯生涯練就“火眼金睛”,改詩水平甚高,有“能改齋”雅號,其改詩之《琢璞集》被許多詩友下載學習。性格風趣幽默,嗜酒好友,贏得廣大詩友的尊敬和懷念。
詩詞精選
詠千山可憐松
松高三尺許,卓爾立巖前。
何乃一抔土,居然五百年!
身邊云聚散,眼底世更遷。
過客相形下,細論誰可憐?
.
訪二閑堂
初秋乘雨隙,來訪二閑堂。
庭柳圍青翠,園花炫紫黃。
孤高林處士,恬淡孟襄陽。
興聚邀詩酒,高吟不諱狂。
.
病房枯臥廖巖來探并出示士霖游天柱山十律讀之一振
身被沉疴縛,心隨錦句分。
移天柱在目,集勝跡為群。
有致聽泉水,無拘覽岫云。
津津如對宴,貪咀細嘗筋。
.
游東湖登屈子行吟閣
登臨湖上閣,四望楚天寬。
青靄籠堤柳,蒼波動遠巒。
退身求醉易,就濁濯纓難。
雕像千秋在,憑瞻自正冠。
哭鋒兒四首(選二)
繞膝趨庭形影隨,獨苗廿載累澆培。
溘然一折從茲去,泣血千聲喚不回。
.
親朋聞訊四方來,戚戚相陪勸節哀。
多是勸人難自勸,一言未了淚盈腮。
.
詩話絕句二十首(選五)
但能出款供分肥,不避薛蟠信筆揮。
舍個零頭作高帽,桂冠金獎滿天飛。
.
赫赫臺銜足仰之,屈尊賜稿下皋皮。
奈何在下生來倔,不看名頭只看詩。
.
偶或思親腸欲斷,尋常別友淚如傾。
三分戲作十分演,失卻真情剩矯情。
.
周郎幸遇東風便,梅不爭春只報春。
舊題多被人說慣,反詠常常能出新。
.
莫謂唐人搜盡詩,今人正合寫今時。
謫仙縱有生花筆,難作飛船登月詞。
.
九一八感賦四首(選二)
兄弟鬩墻神器重,山河破碎庶民輕。
松花江上一支曲,唱盡流亡血淚聲。
.
屠城略地十余年,尸骨成丘血漲川。
畢竟大人多雅量,相逢一笑化飛煙。
游圓明園
一代名園成廢池,石雕敗沒草萋萋。
溪橋差可識殘拱,臺榭終難認舊基。
帝后園中耽樂日,夷人域外勃興時。
休嗟英法無情火,燒斷昏冥已恨遲。
.
雨中登大雁塔
無非集合一堆磚,壘砌一千三百年。
雨隔雖難看四極,神通卻似會前賢。
譯經說法唐玄奘,折桂題名白樂天。
嵌寶鑲金何足貴,真名自古以文傳。
.
母親節思母
往事多隨過眼云,唯存母愛記殷殷。
溫涼在褓潑心血,順逆出巢陪皺紋。
壽慶未操曾有待,冥辰欲祭已無墳。
報恩縱許千般愿,今世再難還半分!
.
新 居
樓窗恰對一溪云,漱石濺濺或可聞。
五尺墻垣籠闃寂,半庭花木釀氤氳。
閑從壩下開新壟,偶過橋南采水芹。
中隱無妨山野趣,城鄉正此兩難分。
.
過長沙訪賈誼宅
古宅深淹商肆中,問途輾轉幾回空。
門前攤擺喧朝市,墻里蛛絲網落紅。
道不人行悲屈子,才難自用嘆坡公。
千年舊井甃痕在,汲邃探幽迄未窮。
.
退休經旬
人生之旅太匆匆,六十春秋轉瞬中。
等待情懷從未已,成功愉悅幾回逢?
晨興看點仍催飯,夜夢馳車又采風。
第二青春戲言耳,余年只合作閑翁!
做豆腐
大鍋沸水煮金黃,磨道蒙驢轉月光。
四面乳漿流細嫩,一杯鹽鹵點渾茫。
紗包濾作珊瑚散,木板壓成晶玉方。
天亮出攤香滿路,放聲叫賣韻悠長。
.
游圖們江
圖們江水破云來,千里揚波勢挾雷。
連岸層林列蒼莽,映山紅樹綴奇瑰。
漢唐城古余殘壘,龍虎碑高仰柱才。
外鬼逞兇留創痛,通航何日海門開?
.
沁園春?電影《焦裕祿》觀后
三十年前,潔操未忘,舊話重提。繼蘇區風范,延安傳統,身無長物,胸有虹霓。冒雨凌風,沖寒踏雪,頭上冰霜腳下泥。治三害,恨出師未捷,一病無醫。 行藏再現無欺,有時下青年竟見疑。念當年公仆,清風貫袖;如今墨吏,銅銹熏衣。人鑒長明,高風昭世,禮樂重歸會有期。“焦書記”,只一聲呼喚,滿座歔欷!
.
虞美人?勸妻
年來老淚常如注,余歲何堪度。人愁天地不更張,雨過云收照舊灑陽光。 匆匆來去誰能免,只在稍短長。人生如戲既逢場,扮個劇中伯道又何妨!
.
沁園春?記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
五十年前,腥風血雨,炮火硝煙。遍中華大地,狼奔豕突;奸淫燒殺,恣肆兇殘。揚子江頭,冤魂卅萬,尸壘成丘血漲川。傾海水,恐亦難書盡,罪惡滔天。 何堪同室相煎,賴志士救亡擔鐵肩。有軍民同德,赴湯浴血;天人共奮,蕩寇鋤奸。處處埋雷,村村挖洞,大海汪洋葬敵頑。雪國恥,更萬方戮力,重整河山。
鷓鴣天?松花湖晨渡
不必撐篙張錦帆,引擎啟處下澄潭。撩開彌漫千重白,駛入琉璃百頃藍。 詩迸濺,興沉酣,無猜鷗鳥偶來探。迢遙水轉峰回處,驀見新村出岫嵐。
.
沁園春?節酒戲題
酒這東西,嗜之無益,戒也忒難。遇精神抖擻,憑其助興;神情落寞,賴以澆煩。會友迎賓,婚喪嫁娶,舍此登場不稱筵。傳承久,已根深蒂固,文化千年。 謫仙斗酒成篇,奈吾輩逢多就發癲。或張牙舞爪,斯文掃地;吹牛抬杠,大話連天。升壓提脂,傷肝壞腦,何故愚冥不改弦?限今后,莫超過三兩,斷勿寬延!
.
祭父墓
夜夜夢如真,朝朝思若渴。千里來墳畔,集思痛欲絕。養子折筋骨,求生遭顛蹶。在世多艱辛,辭世長滅沒。哭父父不知,淚打墳頭雪。
.
天池放歌
聞道天池多雨霧,霧掩云遮難騁目。游人十上九空回,嘆惋真顏不輕露。我今偕侶采風來,居然萬里凈云埃。浮生事事多坎壈,茲游竟得天緣開!池在世外重霄上,沐日吞天何其壯:千頃琉璃浸冷翠,澄澈空明滌腑臟。身邊十六峰拱衛,腳下萬山疊錦帳。果然高處不勝寒,浩浩罡風吹雪浪。遙想當年地火噴,烈烈燒天力萬鈞。亂石崩空日月暗,掀去巒頭成巨盆。下通重淵上承雨,滿溢飛流出闥門。四圍全不飾紅紫,浮石熔巖一色磊。恰如深山藏佳麗,剝落鉛華坦真美。西湖雖名嫌嬌小,況被人為雕琢累;王嬙國色本天生,惜遭畫師俗墨毀。曾嗟天池地處偏,罕有名賢題刻傳。恰緣僻匿未開發,無邊風月得天然。勝景撩人詩思翥,沉吟不忍輕離去。行行又止再回頭,霧起云蒸已如絮!
.
過令公塔(并序)
下五臺山南行不遠,于路東山坡下見一古塔,六角三級,高十米許,問導游,方知乃北宋令公塔。傳令公死后,其子五郎收遺骨葬此。
五臺兩日游,香燭熏襟袖。下山遇古塔,默立孤且瘦。離離荒草侵,瑟瑟西風鏤。無論祭拜人,路亦難尋就。回望寺廟群,櫛比連云構。朝拜人如涌,爭先復恐后。地不分南北,年不論長幼。門票超百元,爭購眉不皺。請香成捆燒,煙火連昏晝。施舍滿把投,錢幣溢箱斗。更有虔誠輩,朝山徒步走。待欲近山時,一步三叩首。感此嘆令公,拼死御敵寇。一口金錯刀,滿門忠烈后。而今淪此境,遠不如泥偶。冷熱殊如此,天理還在否?國破民涂炭,誰見神佛佑?千手唯斂財,救難一無奏。郎郎之乾坤,公然容此謬。車行塔漸遠,淚打請矜透。
過牡丹江謁八女投江群雕
巍巍八女聳江干,血火拼爭憶昔年。抗日義勇歌聲里,巾幗英烈譜奇傳。掩護突圍誘狂虜,且戰且走周旋苦。彈盡力竭擺不脫,去路更遇大江阻。眼前滾滾涌波濤,身后洶洶逼豺虎。逼近方知交戰者,竟是青春妙齡女。遂令停火勿射殺,狂呼務必生擒取。誘降許命許錢財,禽獸喊話操人語。一步進退決存亡,本色英雄見肝腸。理我鬢間發,整我身上裝。寧為玉碎不容侮,砸搶結隊相扶將。從容蹈水無反顧,云立山呆為靜場。浩浩江風吹襟袂,波搖花影下夕陽。形象定格天地間,凝作雕像矗堂堂。仰瞻難抑簌簌淚,感此嵚崎八姊妹。正值金色好年華,也知生命最可貴。出生入死幾經年,人生樂趣曾嘗未?同胞女子能如此,令我須眉怯面對。謀權謀利逐輕肥,手不厭長伸無愧。近聞邑中發巨貪,涉案官員竟百計。頂風作案敢試法,竟成前赴后繼勢。更聞珠海大賣春,國恥之日爆新恥。橫陳浪笑一無羞,人格國格悉委地。嗚呼!當年血肉筑長城,何期蔭此無良輩!再拜群雕問失聲:烈士回眸可笑慰?!
.
謁軒轅手植柏
久聞天下第一柏,傳為軒轅親手植。今上橋山謁黃陵,見此肅然為長揖。悠悠歲月五千年,分明人文活化石!鐵干卓犖蒼鱗遒,杈枒伸展虬龍游。郁郁參天張巨傘,庇護子孫延春秋。君不見古國波斯巴比倫,文明中斷國銷沉。唯我華夏堪告慰,一脈傳承到如今。縱有弟兄偶抵牾,到頭畢竟還同心。生機勃勃同此樹,樹大枝繁根亦深。幾度劫波增抗體,秀出世界民族林。瞻罷竦聽罡風過,滿山謖謖作龍吟。
.
抗日將軍馬占山
原是農家放牧娃,逃貧負氣走天涯。綠林隊里名初震,行伍營中功累加。 柳條湖邊生事變,遼吉接連遭淪陷。旋即大舉犯龍江,關東竟無男子漢?十六萬軍避入關,不抵抗令已先頒。眼見烝民陷水火,站出英雄馬占山!不聽恫嚇與叫囂,面對惡魔敢拔刀。守土有責軍人職,金牌十二未能招!嫩江橋畔戰云開,山炮飛機勢挾雷。更有鐵甲車掩護,敵眾洶洶蓋地來。英雄怒火燒胸膛,一聲令下震江岡。同仇敵愾群情奮,打響抗戰第一槍!炮火迎頭如雨傾,橋上橋下尸縱橫。前軍撲倒后軍續,拼將血肉筑長城!壯士虎嘯沖敵陣,混戰交手搏白刃。一時血肉俱橫飛,天地僝僽日為隱。殘敵退岸逃狼狽,遇我伏兵出叢葦。突遭截擊魂魄飛,半陷泥沼半溺水。敵調援兵剛上橋,被我騎兵斬攔腰。一半抱頭逃鼠竄,一半如蟻落湯瓢。兩軍打作膠著態,大炮飛機皆無奈。狹路相逢勝者誰?只拼膽量與氣概!慘烈搏殺敵焰息,留尸四百相枕藉。國人風骨民族威,東倭由此才得識。首戰告捷激聲浪,天南地北為撫掌。慰問電信雪片飛,將軍英名震天響。群情沸沸漲如潮,援馬抗日呼聲高。更有輾轉投軍者,甘隨馬部戰同壕。平民報國心何切,奈何政府心腸別。道是攘外先安內,同室操戈失本末。相持半月打不贏,敵寇接連增救兵。且有為虎作倀輩,偽軍憑調驅前行。馬部孤軍拼生死,彈盡糧絕無補給。縱使渾身鐵鑄成,畢竟能捻多少釘!裂眥問天天不管,終是狂瀾難獨挽。將軍雖退亦英雄,千古難泯留浩嘆。
《千家詩詞》
主編:鄭萬才
副主編:王惠玲、王天明、胡曉娜
編輯:胡敏、劉宴會、楊余龍、劉愛紅、韋化彪
版權說明:《千家詩詞》所發詩詞,皆為作者授權
李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