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吧,總得時不時認個慫。我自認是個勇敢的人,但有件事,我一直都在逃避。結果,今年暑假,一次報復性買單。哎哎哎,逃避沒有用,蒼天饒過誰。這就是,我兒子的牙齒。今年暑假,我在三周花了近6000大洋,給孩子補了整整8顆牙、外加拔牙、洗牙。蒼天饒過
人吧,總得時不時認個慫。
我自認是個勇敢的人,
但有件事,我一直都在逃避。
結果,今年暑假,一次報復性買單。
哎哎哎,逃避沒有用,蒼天饒過誰。
這就是,我兒子的牙齒。
今年暑假,我在三周花了近6000大洋,給孩子補了整整8顆牙、外加拔牙、洗牙。
蒼天饒過誰的牙
為啥說是逃避的后果呢?
接下來是一位老母親的自我剖析時間。
我從小最怕牙醫,一聽到鉆頭的聲音就渾身發抖。拔牙、補牙、種牙,各種痛苦的經歷不敢多回憶。
這種對牙齒自暴自棄的態度,也傳遞到了我的孩子。
我不是個懶媽媽,但算嚴重偏科。
故事書倒是給孩子講了有2000本往上。
但用紗布擦洗嬰兒的牙床這種精細的活兒,
從來沒干過。
督促孩子刷牙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
不作為的后果,
就是孩子的牙齒,完全步了我的后塵。
牙齒上各種小洞洞就算了,
還東倒西歪、長長短短。
我本來想著乳牙嘛,遲早要退位的,
只要孩子不痛,乳牙齲一點,就隨它去吧。
到恒牙上位的時候,再好好對待這些嫡子。
今年夏天,我學習了一點兒童口腔知識,打破了我的原有認知。
我才知道乳牙的東倒西歪,也會影響恒牙將來的萌出和顏值,這種影響我兒子成為帥哥的事,當然不行!
如果任由乳牙的齲齒發展,從牙釉質一路齲到牙本質、再傷到牙髓的話,就要做根管治療了,保你又貴又痛。
我終于決定,在這個暑假,重拾母愛,管管我兒子的牙齒。
去哪兒給孩子看牙,這是個問題
作為一個熟知魔都醫療資源的人,
我當然知道瞿溪路的九院是最好的,齒科排名全國前三。
即使是小小的主治醫生,也不是一般人。
可是他家的缺點也很明顯,
掛號太難、可能需要動用黃牛黨。
排隊長,等待兩小時看病5分鐘。
滬上算老二的同濟口腔,在遙遠的延長中路上。
掛號難、大排隊也是免不了。
看過了公立齒科的大咖,
我研究了寶媽群里熱議的另一個去處:牙防所。
比較熱門的有:
北京東路的上海市口腔防治院(市牙防所);
江西中路的黃埔牙防所;
楓林路上的徐匯牙防所;
平型關路上的靜安牙防所。
這些牙防所,在好大夫網站上只有寥寥的信息,似乎不配擁有姓名。大眾點評上倒是點評多多。
結合大伙兒的點評、還有同事的親身經歷,我總結出牙防所的最大優點是便宜,還能用醫保。
缺點一個是遠,大多集中在鬧市區。二是人太多,老街坊里老頭老太的御用場所。三來就是醫生的良莠不齊。
最后一個選擇是私立齒科診所。
優點是距離近、全預約制、服務好。
缺點是貴。
還需要選擇可信任的診所,防止過度醫療。
面對公立三甲、牙防所、私立齒科,我該如何選擇?
我梳理了以下選擇邏輯:
作為忙碌的中產社畜,時間也是金錢。
為孩子選擇了私立診所
首先,我忍痛排除了九院。
作為一個癡迷于各種醫院榜單和專家搜羅的我來說,這個決定挺難的。
但是去九院看孩子的牙齒,實在太太太不方便了。每次去看牙,都要孩子請假、我翹班,來回醫院半天沒了。
也是因為去九院太麻煩,所以我患了嚴重拖延癥,孩子的一口牙搞得處處是洞。
其次,不考慮牙防所。
相對九院,牙防所照樣距離遠、排隊長。
治療水平反而下降了。
雖然說窩溝封閉、補牙是個簡單的活兒,但如果補了以后發炎、或者掉了重補,那就太浪費時間了。
用點簡單的邏輯推理:
985、211的好醫生,要么去九院和同濟這些醫院去掙資歷、掙名聲。要么去私立醫院掙點錢。
在牙防所,肯定有滄海遺珠的好醫生,但是概率貌似有點低。
如果我住在牙防所附近,多花點時間去找到一個好醫生,那倒是不錯。
但距離太遠我實在沒法撿漏,只有果斷放棄。
我最終選擇私立醫院。
按照選擇3原則、我把行動進一步細化為:
選擇一家離家5公里圈的私立診所,
診所醫生口碑好、價格可接受。
通過小區朋友的推薦,
我選擇了附近的口腔診所,開了6-7年,
有個醫生的口碑不錯。
于是暑假里的燒錢大戰開始了。
從6月20日到7月13日,
我接到了5張賬單。
補牙8顆、拔牙1顆、洗牙1次。
補牙一顆680*8顆;
拔牙80+麻醉80+單獨拍片80;
洗牙298元;
合計5978元。
半個月左右,近6000元大洋,嘩嘩流走。
體驗確實很好,沒人排隊,到點就看,醫生耐心、孩子也配合。
醫生說幸好8顆牙的齲齒都沒傷到牙髓,不用根管治療。
唯一的缺點是貴。
我的下一步迭代計劃
私立診所這條路,實踐證明適合我家情況。
但費用方面,還能更劃算嗎?
想什么來什么。
9月,剛好是愛牙月。
我聽了一場很不錯的齒科講座。
是國內齒科保險領域專業的醫療資源運營商,保服通誠提供的。
我不但學習了很多必備的口腔知識,
還找到了一個省錢利器-齒科保險。
適合孩子的有3款。
普惠套餐588元,屬于基礎必備款,大人、小孩都能用。
里面包含的5000元口腔保健額度,包括檢查、洗牙、涂氟、窩溝封閉等所有預防內容。
孩子3-6個月的定期檢查+一年2次涂氟+一年1-2次常規洗牙+4-8顆磨牙的窩溝封閉,足足夠用。
要知道私立診所,窩溝封閉單顆都要100-200。
1000額度基礎治療(10%自付),可以用來簡單補牙,1-2顆夠用。
2000額度復雜治療(30%自付),可以根管治療、牙冠這種復雜補牙。
如果能穿越回去,我會從孩子3歲乳牙長齊后,就購買588的套餐。
每3-6個月定期檢查,涂氟、洗牙、窩溝封閉什么的,有問題冒頭就補,把問題掐死在搖籃之中,何苦于要補8顆牙。
兒童計劃A, 適合牙齒中度問題的孩子。
比如我家這種,要補8顆,拔牙洗牙。我算了下,如果當時買計劃A,相當于打6折,我只要付3700出頭就可以,省下2000多大洋,干點啥不好。
兒童計劃B,適合牙齒問題比較嚴重的孩子。
牙齒保健和基礎治療都不限額,
復雜治療也有3000元的額度。
通過齒科保險,做到費用打折和打包封頂。
可以解決私立診所貴的問題。
所以我的下一步迭代計劃是:
購買588的普惠套餐,選擇合適的診所和醫生,
定期復查。
雖然6000元變3700的優惠錯失了,
但孩子的間隙保持器和日常防護有著落了。
齒科保險的核心優勢
作為保險行業老兵,我老早就知道齒科保險。
可惜當年不重視牙齒,沒有太關注和研究,
兩千塊的智商稅也乖乖交上了。
從本質上說,齒科保險它不算嚴格意義上的保險。可以帶病投保,等待期也很短(比如7天),
其實就是保險公司搞的齒科團購。
為啥會有這種產品出現?
第一、 高品質私立診所的價格昂貴,不像病人多到撲出來的公立醫院,他們也缺客戶,特別是穩定的渠道客戶。
第二、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有大量的客戶,而且普遍關注健康。
所以保險公司帶量采購,為客戶爭取到團購價,而診所得到持續的客戶,三贏的結果。
我還看重齒科保險的一點是:
保險公司可以對診所的服務質量做把控。
幫我們挑到優質的診所。
保司有專門的齒科服務運營商,他們很多人本身就是齒科臨床醫生出身,對這個行業非常了解。
哪些九院、同濟醫生跳槽出來開診所,哪些私立診所的的大拿做種植最拿手,他們都門兒清。
9月這兩周,我就在忙乎自家幾口人的口腔問題,通過齒科運營商,了解到很多私立診所的道道。
齒科保險中保司的作用,有點像車險的專業第三方:
如果開車出現剮蹭,保險公司的查勘員會幫助定損、理賠,大大減少了吵架、扯皮的可能性。
同理在齒科保險,網絡內的診所,本身就經過了專業資質的審核,有了品質的保證。
在服務中如果客戶覺得有過度治療的地方,也可以通過服務商去反饋,有專業的第三方幫助去“吵架”,保險公司也心疼荷包的呀。
可以說,省錢又省心。
尾聲
自從過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
我一直在尋找思路,給我的生活做減法。
我的結論是,
一、事先預防勝過事后彌補。
能用588完成的事情,不要用6000元來彌補。
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我要為全家的牙齒,找到托付的醫生。
還有幫我監督醫生的專業人士。
這份齒科保險,讓我的生活又輕松了一丟丟。
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