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雖然中低端機大量存在LCD屏,實用起來似乎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在高端機方面,用LCD會產生很多問題,先看看區別1、亮度LCD屏的峰值亮度最高一般能到600nit左右,普通的OLED屏幕,亮度也能接近1000nit,好一點的能達到1500ni
雖然中低端機大量存在 LCD屏,實用起來似乎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在高端機方面,用LCD會產生很多問題,先看看區別
1、亮度LCD 屏的峰值亮度最高一般能到 600nit 左右,普通 的OLED 屏幕,亮度也能接近 1000nit, 好一點的能達到 1500nit 甚至高更。平時這個數值影響不大, 但在室外,如果正好是陽光下掏出手機的話,LCD 手機的屏幕相比 OLED 手機,會更暗,甚至黢黑一片,看不清畫面。
2、厚度由于發過模式的不同,LCD 擁有一整塊背光層(結構復雜)還會有液晶層,整體上較 OLED 更厚,這種情況下,旗艦機的厚度將不可避免增加。
3、顏色由于單個像素無法自己發光,需要靠背光層照射才能顯示顏色,即使顯示「黑色」時,也需要通過背光層照射,這樣顯示出的黑色并不能做到純黑,而 OLE D屏由于單個像素點可發光,在顯示黑色時,相應的黑色像素點不通電即可,不工作的情況下即為純黑。基于此,OLED顯示的顏色可能要更艷麗,對比度更高。
4、功耗還是因為OLED單個像素點可以發光,不工作的像素點實際上是不通電的,所以相對于LCD屏只能整塊背光層通電工作,會更省電。
5、可視角度OLED的可視角度更大,即使從側面,甚至接近平行的角度觀看,也能看到屏幕內容,而LCD屏在傾斜角度時,屏幕容易發黑,看不清內容(好一點的LCD屏這種情況會大幅改善)
6、指紋識別目前LCD屏無有效的屏下指紋方案,LCD手機只能選擇側面/背面指紋
7、可彎曲程度因為特殊結構(背光層+液晶層)的存在,LCD屏幕很難做到彎曲,無法做成曲面屏,而OLED 可以。
所以,當一款頂級的旗艦,使用了LCD屏以后,大概率會是這樣
1、直屏,且邊框更寬,黑邊會相對更明顯。2、亮度不高,顏色顯示及畫質算不上頂級3、厚重,再加上旗艦機碩大的相機模組及復雜的散熱堆料,實際厚度可能比千元機更厚(除非讓電池縮小......)4、相對來說更耗電(為了輕薄,有可能電池已經鎖銷,續航,會進一步拉胯)5、沒有屏下指紋,只能側指紋/背后指紋如果 2022 年一款旗艦級的手機屏幕,是以上特定,該定價多少錢,才能賣得出去呢?
當然,LCD也不是一無是處比如1、基本上沒有頻閃問題2、老化速度慢,壽命更長3、價格便宜針對第1項,好點的OLED屏通過DC/類DC/高頻pwm調光/可大幅降低頻閃刺激,問題不大。而第2項和第3項,在高端機中,似乎也沒有太大影響。所以,在 OLED 屏幕本身素質出眾,受到追捧,LCD 屏很多實質問題無法突破時,哪個廠商會頭鐵在自家旗艦上用 LCD屏呢? 強如 iPhone 不也用 OLED了。
較好的LCD屏手機
① iQOO Z5 —— 2021年8月發布2000元以內綜合表現較好的護眼LCD手機
【8G+128G】 1799元 【活動價1699元】【8G+256G】 2099元【活動價1899元】【12G+256G】 2299元【活動價2099元】
· 上市日期2021.9.28· 5G手機 ,玻璃機身,重量193g ,厚度8.49mm· 處理器 驍龍778G· 存儲 LPDDR5+UFS 3.1· 6.67 英寸 LCD 屏,1080P直屏 ,120Hz刷新率,240HZ觸控采樣率· 1600萬前置 + 6400萬主攝+800萬超廣角+200萬微距· 5000mAh電池+44W 快充· 線性馬達,USB Type-C接口+3.5mm耳機孔,內存融合技術,VC液冷散熱,立體聲雙揚,VRS可變分辨率渲染,無級調光,全局DC調光+萊茵低藍光認證
【說明】:同上一代 Z3相比,Z5 做了如下提升處理器從驍龍768G 升級到驍龍 778G,性能有了較大提升,再搭配滿血版 LPDDR5 及滿血版 UFS3.1,性能出色。Z5 使用了一塊 LCD 原色屏,尺寸增加到 6.67 英寸,同樣是 120Hz 屏刷,但觸控采樣率提升到了 240Hz,喜歡玩游戲的朋友,實際體驗會進一步提升。支持無極調光,同時非常難得的同時具備德國萊茵低藍光認證+全局DC調光,也就是說這塊屏幕可能是目前手機里護眼效果最好的一塊屏幕。電池容量從4400mAh提升到了 5000mAh,快充方面支持 44W 閃充,略有退步,但是考慮到電池容量的提升,整體續航表現還算不錯。內存融合技術低成本享受高運存體驗,先進的 3.5mm 耳機孔得以保留,立體聲雙揚聲器提供了較好的外放音質,游戲預更新,閃電啟動等優化使游戲體驗更加流暢,此外可變分辨率渲染技術,能最大限度保持溫控的同時,使游戲幀率更加穩定,再輔以線性馬達,整體游戲體驗出色。總體來說,Z5基本做到了這個價位能做到的,不錯的續航,較好的性能,出色的護眼效果。如果說短板的話,沒有NFC,算是一大遺憾
② Redmi Note 11 T Pro —— 2022年5月發布推薦理由:一流性能,續航出色,性價比高,護眼LCD屏
【6G+128G】1799元 首發價1699【8G+128G】1999元 首發價1899【8G+256G】2199元 首發價2099
說明:剛聽到1799元的價格我還挺激動,結果一看是 6+128 版本,這么一來,正常銷售價格就跑到2000以上,畢竟 8+128 現在已經不是主流版本,8+256才是。11 T Pro 使用了天璣8100處理器,內存規格為LPDDR5+UFS 3.1,性能一流。6400萬主攝+800萬超廣角,中中規中矩。電池為 5080mAh,并搭配,67w快充。其它諸如X軸馬達,3.5mm耳機孔,紅外遙控,藍牙5.3,立體聲雙揚聲器,機身死角有加固保護設計應有盡有,是個合格的水桶機,最重要的亮點還有屏幕,通過 DisplayMate A+ 認證的 LCD 屏,支持144Hz刷新率(7擋變速),支持全程DC調光,硬件級防藍光,護眼效果一流。這對LCD黨來說是一大福音。整體上來說,定位清晰,且有突出賣點。基于此,價格沒有殺到更低價位,也算情有可原吧。
補充:11 T Pro +的電池為4400mAh ,快充為120w, 另外增加了8+512版本。全系價格比 Pro 版本貴 100元
較為護眼的OLED屏手機
① 榮耀60/(系列)—— 2021年12月發布
【8G+128G】2699元 【活動價2499】直降200【8G+256G】2999元【活動價2699】直降300【12G+256G】3299元【活動價2999】直降300
· 5G手機 ,重量179g ,厚度7.98mm· 處理器 驍龍778G· 6.67英寸OLED屏,1080P曲面屏 ,120Hz刷新率· 3200萬前置 + 1億主攝+800萬超廣角+200萬景深· 4800mAh電池+66W 快充· 高頻 pwm 調光,軟件防藍光· 轉子馬達,NFC,USB Type-C接口,1站式Vlog視頻拍攝,萊茵TüV低藍光認證,高頻 pwm 調光
說明:榮耀60系列相對于榮耀50系列相比重點提升了續航。榮耀60的鏡頭模組和50一樣,1億主攝+800萬廣角+200萬微距+200萬景深。前置鏡頭還是3200萬像素。處理器沿用了50系列的驍龍778G(側面體現出778G不錯的性能)。120Hz的 OLED 雙曲面屏,邊框比50系列略有縮小,整體屏占比更高。屏幕尺寸較 50系列略有增加,達到了6.67英寸,同時支持高頻pwm調光和軟件防藍光,整體護眼效果OLED屏機型里第一檔。續航方面電池容量提升到了4800mAh(榮耀50只有 4300mAh),提升較大。目前60比50貴了200元,帶來了新的配色,和更大的電池容量,還是比較劃算,建議選擇榮耀60。
② 榮耀 Magic 4/(系列)—— 2022年3月22日發布
【8G+128G】3999元【8G+256G】4499元 √【12G+256G】4899元【82G+512G】5399元
· 5G手機 ,重量199g ,厚度:玻璃版8.8mm· 處理器 驍龍8 Gen1· 存儲 LPDDR5 +UFS 3.1· 6.81英寸 OLED 屏,1080P曲面屏 ,120Hz刷新率· 1200萬前置 + 5000萬廣角主攝+5000萬超廣角+800萬長焦(5倍光變)+OIS光學防抖· 4800mAh電池+66W 快充+5W反向充電·1920HZ高頻pwm調光+軟件防藍光· X軸線性馬達,紅外線遙控,NFC,立體聲雙揚聲器,USB Type-C接口
說明:如果去年的 Magic 3 系列是榮耀獨立以來對高端機市場的首次試探的話,那今年的榮耀 Magic 4 系列無疑是經過充分調整和修正后推出的更契合市場機型。總結起來就是「層次更加分明」「性價比有所提高」。首先 Magic 4 定位在更像是「青春版」旗艦,在最大限度保證旗艦體驗時,減少了成本較高的配置。其次,首發價格相對于去年的 Magic 3 便宜了 600 元,起售價為 3999 ,對于有意愿嘗試榮耀旗艦的用戶來說,無疑吸引力巨大。主要變化為,重量和厚度略有優化,處理器為今年驍龍旗艦8gen1,后置鏡頭減少了取消了黑白,調整為主攝+廣角+長焦的配置,這也是大多數用戶日常用到最多的鏡頭組合,可以說實用性更強,同時長焦支持 5 倍光學變焦。另外電池在原有 4600mAh 的基礎上,提升到 4800mAh。屏幕支持LTPO ,節能效率有所提高。其它方面包括外形變化不大(后攝模組外形有變化)。總體來說,雖然相機模組算不上最頂級,但相對大部分中端機和友商次旗艦,這個組合也沒有什么劣勢,還算是不錯水平。再加上充電續航,性能優化,做工手感,都不錯,所以 Magic 4 配的上旗艦定位。如果是想體驗榮耀旗艦,預算又不高的話,可以重點關注下 Magic 4 。三款機型中,更高影像需求選擇 Magic 4 Pro 或 Magic 4 致臻版。@
我是邁歌,專注手機科普及選購指導,關注我 ~ 會持續分享手機相關內容也歡迎大家留言或私信交流!@@
618專題內容如下
2022年618驍龍 870 機型匯總及推薦2022年「618」天璣8100/天璣8000機型盤點推薦2022年「618」1000元左右手機買哪個?2022年「618」2000元左右手機哪些值得買?2022年「618」3000元左右手機哪些值得買?2022年「618」4000元左右手機哪些值得買?買手機挑多大內存?128G還是256G?
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