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出口方面:中國每年的生姜產量巨大,但出口量并不大。國內的生姜終端消化,對出口依賴不大,主要還是依靠國內進行消化。受疫情影響,出口量明顯減少,即便生姜出口和往年一樣,說句實在的,就去年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也很難拉動姜價升高!國內市場自去年新姜爛
出口方面:
中國每年的生姜產量巨大,但出口量并不大。國內的生姜終端消化,對出口依賴不大,主要還是依靠國內進行消化。受疫情影響,出口量明顯減少,即便生姜出口和往年一樣,說句實在的,就去年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也很難拉動姜價升高!
國內市場
自去年新姜爛茬上市后,雖然價格不高,但國內市場走貨及市場消化一直平穩。唯三、四月份受疫情影響走貨較慢,整體看國內市場平穩。至于價格不高,原因并不單純是因為產量大,主要還是姜的質量問題。總的來說,好姜好價在國內還是被認可的!
生姜存量
無論是姜友自己在窖里存的,還是姜販在庫里存的,目前的總存貨量不足去年總產量的40%。這個數字可能不被認可,但這是事實。并且,就這些姜,真正能放到下半年進行價格競爭的也寥寥無幾!
并且,今年的生姜儲量和去年截然不同。去年是集體惜售,整體存貨量過大,遠遠大于市場消化能力。而今年則是集體拋售止損,整體存貨量偏少,遠遠低于市場的消化能力。之因為價格持續保持低價運行,皆因為質量問題。
價格分析:
去年上半年整體看姜價屬于高穩緩落的運行狀態。而今年,到現在始終都處于低價位運行。
原因主要是質量。又因為質量而引發拋售止損,觸發了羊群效應。
從去年在社會上就流傳:三年不種姜,姜也貴不了!說這種話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去年所收獲的姜一點不爛的基礎上的。的確,如果都不爛,并且能長期存放,別說三年,起碼兩年就夠咱全國人民吃的了。
但是,架不住爛!儲量再大,無法長時間存放也白搭!止損都來不及,還談什么高價?
有許多姜友私信詢問今年大姜什么時間能起價?
統一回復:問題姜處理不凈,起不了價!
那么,什么時間問題才能處理凈了呢?這個很難說!因為各地的生姜質量不同,氣侯不同,儲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所以不好下結論。
但是,借鑒以往經驗,根據質量來說,每年五、一前后,最遲到麥收后,這是兩個公認的危險期。能順利渡過這兩個危險期的姜,質量應該說還差不多。但是,從現存的生姜質量來看,能過危險期的并不多!前面說的現在存貨量能有約40%,能渡過危險期的恐怕連一半也不見得有。也就是說:
能進入下半年參與價格竟爭得約有去年總產量的20%!
這是個什么概念?從去年新姜爛完茬開始上市,加上今年上半年就消化了約80%的生姜總產量。進入下半年,在新姜沒爛完茬上市之前,市場還是以陳姜為主。剩下這20%的好姜被幾個月來分配,夠用嗎?不夠用怎么辦?
加劇竟爭!也就是漲價!
去年6月11號發了一篇《明年下半年,大姜價格5元不是夢》的文章,幾乎引爆了整個大姜界,弄得姜販子們想盡一切辦法往S里存!在這里我想說一句: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想奇貨可居,你得有好貨!收些姜友心里明白的姜,你們還想掙錢?也只能想想而已!但是,如果能在窖里存住的好姜,高價應該跑不了!
那么姜價什么時候能抬頭呢?我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根據各地大姜的質量、氣侯、儲存的方式方法的不同,今年的問題姜大約會在7月中下旬差不多就處理完了,最遲能到8月上旬。但能處理到8月上旬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便有這種可能,也屬于掃尾了。當然,也存在6月份處理完問題姜的可能,但總量太大,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進入8月份姜價會持續走高!去年我曾發文說過:今年后期窖姜有可能會到無姜可賣的程度。原因就是質量問題。漲是必然的!至于能漲到多少錢,還要看姜犮們的眼光與膽識!
現在的姜價低,時不時地還有人敲打我:問問什么時候能漲到5塊錢!哼!騎驢看唱本,咱們走著瞧!
去年和朋友閑聊,朋友曾擔心地問:你弄出了個5元不是夢,到時候能不能漲到5塊錢?別到時候漲不到5塊讓人笑話。我和朋友說:到明年3月份先看看豬肉能不能到個位數不就明白啦嘛!
去年冬天我曾發文說過:春節過后,豬肉價格將會逐漸下滑,進入3月份,有望吃上個位數的豬肉!結果2月底豬肉就到了個位數。豬肉價格預測得到了驗證,我相信,預測的姜價也應該不會錯。
(下期進行今年新姜價格分析,歡迎關注)。
用《周易》來預測,這東西挺神秘的。但主要還是要依靠行業知識與社會知識的積淀,再加上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自己的認知,綜合評判得出的結果。
價格已經分析完了,剩下的就是質量和膽識了!
于師傅就是于師傅!
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