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馮浩摘要: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旅游業在遇到重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為了推動河北昌黎葡萄溝景區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采用SWOT法對其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發現葡萄溝景區在資源、地理位置和氣候方面占有優勢
作者:馮浩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旅游業在遇到重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為了推動河北昌黎葡萄溝景區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采用SWOT法對其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發現葡萄溝景區在資源、地理位置和氣候方面占有優勢,卻在交通和服務方式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雖然政府的支持和國家節假日的調整為景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面對競爭、環境惡化帶來的威脅。通過分析,本文提出了改善交通,改善服務質量,與周邊景區加強合作關系,注重旅游差異化發展等可持續發展策略。
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人們對旅游消費的需求也不斷提升,旅游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的出現,已經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1,2]。旅游的目的地是景色秀麗、生態環境質量極佳并能為游客提供舒適環境的地方,景區整體環境的好壞,是決定能否吸引眾多游客的重要因素。景區良好的旅游環境,是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本文通過SWOT分析工具對河北昌黎葡萄溝景區發展現狀進行全面分析[3,4],并提出解決對策,為景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葡萄溝景區發展背景
昌黎葡萄溝位于秦皇島市昌黎縣十里鋪鄉的碣石山深處,2000年時還只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全村共有一百多戶,耕地只有100多畝,交通閉塞[5]。雖然葡萄溝沒有太多能種植糧食的耕地,卻有著可挖掘開發的大面積山場,當地的人依靠種植一些瓜果蔬菜維持生計,尤其以種植葡萄為主。最初人們沿著通往溪水深處的山谷栽植秧苗,年深日久葡萄藤就遮住了山路兩旁的房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翠綠的葡萄長廊。
種植的葡萄種類繁多,有玫瑰香、香妃、美人指、瑪瑙、龍眼等多種品種。隨著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昌黎葡萄溝已經從一個僻壤的山村轉變為河北省著名旅游景區。隨著每年到這來旅游的游客數量逐年增加,景區的發展壓力也在逐漸增大。
2 發展現狀——SWOT分析
2.1葡萄溝景區發展優勢
2.1.1自然資源豐富
葡萄溝景區自然資源豐富,據歷史記載,在距今400多年前的明朝中前期昌黎種植的記錄。經村民的持續搭架形成了綿延數公里的“葡萄長廊”,一顆顆晶瑩飽滿的葡萄與清澈的小溪相映,形成了獨特的葡萄溝景觀。其中,景區鳳凰山一帶出產的葡萄在口感和品味上均比附近村莊出產的葡萄略勝一籌,尤其是西山場村附近的葡萄口感最好。景區的土壤適合多種果類的生長,尤其適合葡萄,除此之外還有山楂、柿子、核桃、黑棗、梨等多種果子,同時當地村民還種植了狼牙棒、葫蘆、長蛇豆等一些綠化、美化景區的植物。
2.1.2地理位置優越
葡萄溝景區地理位置良好,景區前有美麗的鳳凰山與其相鄰,景區后有巍峨的碣石山相隔,溪水環繞,是一個可以登山踏青,適合自然游憩的勝地。最初的葡萄溝是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但是自從經過當地居民幾代人的勤勞努力,利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所有能利用的地方栽植葡萄秧苗,經過艱苦的勞動,無形中在兩山夾出的河谷中構筑一條長達幾公里的葡萄長廊。
2.1.3當地氣候適宜
昌黎位于華北地區,光照時間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光合產物的積累,降雨量主要在夏季,年平均降雨量達到700左右毫米。葡萄溝景區位于山中較高的地帶,陽光明媚和煦,澆灌葡萄的水都是含多種礦物質的泉水。旅游旺季主要是7、8、9月份,這幾個月正是葡萄的采摘時期,并且其他的觀光產品也大多都在這個季節產生。
2.2葡萄溝景區發展劣勢
2.2.1景區設施及服務不完備
首先,旅游景區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的條件不夠完備。隨著游客的增多,公眾對環境的舒適程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存在民宿的環境較差,打掃不干凈、公共廁所較臟、娛樂設施少等問題。游客旅游的目的就是能夠放松身心,探尋生活中的經驗與樂趣,舒適的環境對游客至關重要,因此完善的設施對游客來說非常重要。
其次,服務人員不足。游客的到來需要我們用真誠的心去對待,要把游客當成自己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為游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同時作為景區特色,要讓游客充分體驗到摘葡萄的樂趣,應該讓游客親自體會采摘的樂趣。但旅游旺季許多當地村民忙于生產,不能很好照顧到游客的感受,服務就會產生怠慢。
2.2.2景區承載力不足
由于停車場空間有限,景區的接待能力略顯不足。游客較多時會造成交通擁堵,從而讓游客產生厭煩的感覺。空間的有限性也使得人員過載對景區造成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2.2.3景區宣傳度不夠
目前,景區主要是通過游客間宣傳,宣傳力度明顯不足。大部分游客來自周邊地區,鮮有慕名而來的遠道旅游愛好者。知名度較小,鮮明的旅游形象沒有形成,以至于提及葡萄溝,一些人毫不知情。
2.3葡萄溝景區發展的機遇
2.3.1投資政策
自2017年第二屆河北省旅發大會以來,葡萄溝憑借其特有的豐富資源,著力打造新形態下的鄉村旅游城市,開發建設旅游新業態,提升游客的旅游檔次。目前當地政府決定依靠葡萄溝景區,以建設農業轉型示范項目為目標,計劃投資60億元重點打造葡萄小鎮項目。景區可充分利用政府的優化政策、資金,彌補景區缺陷,提高產業文化,引進加強更為專業的優質技術,加強對民宿的管理培訓,推動旅游產業升級。
2.3.2經濟發展
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加大,人們需要緩解這種壓力,而旅游則是個不錯的選擇,通過旅游可以讓人們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回歸自然。通過享受景區的獨特魅力放松身心。
2.3.3節假日改變
近年來節假日的改變也帶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從原來的“雙休日”調到現在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小長假的制度也激發了旅游的需求。現在的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親朋好友出游,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在喧嘩的景區擠鬧,滿足好奇心、交往需求,釋放工作生活中的無形壓力,舒緩身心。
2.4葡萄溝景區發展面臨的挑戰
2.4.1周邊景區競爭
與葡萄溝緊緊相連的是鮑子溝,隨著近年來農村工程的開發,鮑子溝也依靠旅游業逐漸發展起來,而且其銷售模式和旅游設施與葡萄溝極其相似,其發展對葡萄溝景區發展造成了威脅,這也會對葡萄溝景區的吸引力和知名度造成影響。如果葡萄溝景區不立足自身情況,展示自身特色,樹立獨特的旅游形象,其以后的發展不容樂觀。
2.4.2旅游差異化趨勢影響
葡萄溝景區傳統的旅游觀光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現在游客對旅游的產品和方式需求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旅游不僅僅局限于觀光層面,更加注重旅游的實質性內涵。目前葡萄溝景區的旅游開發仍只是停留在觀光產品這些較淺的層面,對于深層次的旅游方式和游客參與度方面有所欠缺,這就對葡萄溝景區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3生態環境變化
近些年來人們不斷開墾荒地,砍伐樹木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生態環境受到了極大破壞,以前,只要是溝渠就會有流動的溪水,可是現在只有泉水的發源地才能見到,溪水也不再像原來那么清澈了。生態的不平衡必將會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威脅,葡萄溝景區的環境大不如前。因此,為了讓景區能夠風景秀麗,景色宜人,這里的人們應該想辦法保護自然環境,而不是再去破壞它。
3 發展對策
昌黎葡萄溝景區作為河北省農業旅游示范基地,有著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了實現昌黎葡萄溝景區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以上對其發展現狀的分析,發現了其存在的問題,在明確其發展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的情況下,提出以下發展對策:
3.1加強景區設施建設,提高景區服務水平
首先,為了能讓旅客體會到旅游帶來的舒適感,應解決民宅環境問題[6]。對于當地村民來說,在農忙的季節可能沒有太多精力用于服務,但是他們可以制定新的旅游規則——讓到來的游客選擇自愿打掃,同時送上自釀葡萄酒等土特產作為小禮物,不僅改善了環境,而且增加了旅游者的勞動趣味性。
其次,增加部分娛樂設施。大多數游客都是陪伴家人或朋友一起來游玩的,其中不免有小孩,小孩的天性就是玩耍,作為家長也要陪著孩子一起游玩。所以增加一些適合的娛樂設施必不可少[7]。在葡萄溝景區,山水是隨處可見的,也許聳立的山峰會讓游客產生危難心理,但人們可以在小溪旁搬幾塊巨石,建一個假山,使游客體會到在山中喝茶、聊天的樂趣,盡享大自然之美。
最后,應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葡萄溝景區幾乎都是當地村民,文化知識水平不高,因此可以從外面引入專業旅游人員,加強村民的專業知識培訓,提高綜合素質[8,9]。此外,在旺季的時候應該考慮招聘一些外來人員幫忙,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3.2改善交通狀況,提升景區知名度
昌黎葡萄溝景區的交通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還比較滯后。為了使景區的交通更加順暢,葡萄溝的交通建設應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連通景點和公路的準備工作,并增加防護欄、指示牌,確保安全性。
第二,增設旅游觀光車,盡量避免太多外來車輛進入造成的交通擁堵。
第三,改善游客休憩室,完善景區環衛體系,擴建停車場,進一步加強服務接待能力,營造良好的服務接待氛圍。
此外,提到葡萄溝景區,人們多是想到新疆[10,11],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昌黎葡萄溝景區,需要通過發達的網絡宣傳等多種媒介進行宣傳。
3.3與周邊景區形成合作競爭關系
隨著景區旅游一體化的推行,各旅游景點不再是一個獨立的主體,而是相互關聯的共存共贏關系。鮑子溝景區與葡萄溝景區都是以葡萄為特色,那么兩者可以在葡萄的生產和管理策略上達成某些協議,取長補短,相互借鑒,把原來的對抗性競爭轉化為合作性競爭,資源共享,共同進步,同時各自發展自己的獨特優勢。通過合作競爭,激發各自的潛力,讓景區成為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旅游格局。
3.4注重差異化發展
打造具有特色旅游的產品是區域旅游的重點,通過錯位競爭,利用景區的差異性和互補性進行優勢互補,找到自己的優勢,加強針對性、試用性,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12,13]。
昌黎地秧歌是當地的特色之一,葡萄溝景區可以利用當地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在秧歌愛好者的帶動下,熱情歡迎游客們的加入,體驗民族特色,一方面能夠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創新帶來的傳統習俗的流失。
根據當地產品深加工旅游產品,也可讓游客參與其中,發現其娛樂性。在葡萄秧架旁,種有各式各樣的葫蘆,景區可以置備一些涂料,讓游客體驗簡單的農事活動——在葫蘆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留作游玩的紀念。
3.5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綜合素質
良好的景區生態環境本身就對旅游有重要的吸引力。只有良好的自然景觀才能激發人們旅游的愿望,轉化為旅游的需求,并且美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3.5.1控制景區旺季游客量
景區的承載力有限,在旅游的旺季,為了保護景區的環境,促使葡萄溝景區持續運行,旅游主管部門應該采取限制進入景區游客數量、調整門票價格等措施對游客進行限制,這是維護景區環境的有力措施。
3.5.2堅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策略
在前工業時代,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采用這種策略,為此他們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是一種以破壞自然環境換取繁榮昌盛的錯誤之路。在旅游的開發和發展規劃中必須充分認識到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將發展與保護相結合,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適度開發。
3.5.3以法律約束文明旅游
通過立法保障景區的生態環境,只有將保護環境納入法律條例,才能加強環保力度,將其落入實處。以法律約束來維護文明旅游,就是給游客、旅游經營管理者制定規范,違者必究。
表1 SWOT矩陣分析
3.5.4加強教育引導
景區生態環境的好壞與旅游企業關系密切。企業不能只是為了獲取利益就破環生態,應平衡好自然環境、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對于當地居民,必須將環境管理和居民行為融為一體,加強對他們的教育,使其認識到環境的好壞是景區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游客,景區應用靈活的方式引導他們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規范旅游的方式和行為。讓他們認識到保護景區生態環境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充分展示保護自然的意義和價值。
4 總結
通過SWOT法對昌黎葡萄溝景區的分析顯示,景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雖然在一些方面還存在不足,但是加上政府的政策、資金支持,景區的發展會愈發蓬勃。
在旅游開發與發展的過程中,葡萄溝景區應以當地的獨特資源為依托,制定強有力的發展戰略,對景區發展進行階段性分析,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發揮旅游景區的巨大潛力。總之,景區的發展需要多角度深層次的開發,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內外環境條件,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建設一個人盡皆知、文明綠色的葡萄溝景區。
作者:馮浩 河北省保定市原種場
來源:《現代農業研究》期刊
王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