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養牛業目前依然是養殖業里體量巨大,最具前途的產業之一,我國的養牛業未來前景很廣闊,近兩年發現農村養牛的人慢慢多了,就說明市場對于牛肉的需求再不斷增加,這就導致價格上漲,有利潤可圖才會吸引不少人前來養牛。未來2-3年養牛應該不會太差,主要是市
養牛業目前依然是養殖業里體量巨大,最具前途的產業之一,我國的養牛業未來前景很廣闊,近兩年發現農村養牛的人慢慢多了,就說明市場對于牛肉的需求再不斷增加,這就導致價格上漲,有利潤可圖才會吸引不少人前來養牛。
未來2-3年養牛應該不會太差,主要是市場對牛肉的需求還是很大,而且牛價也很穩,養牛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養牛人只要堅持住就一定能賺到錢,養繁殖母牛或者自繁自育的牛場都會比較穩定,為什么一提到賺錢,基本都要說養殖繁育母牛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犢牛價格持續上漲
最近幾年以來,我國牛肉市場價格持續上漲,肉牛養殖效益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在小型養殖戶的肉牛養殖成本中,犢牛采購費用占比高達60-70%,而且近年來所占比重還在上升。這是由于犢牛采購單價逐年提高,與育肥牛的價差不斷拉大。犢牛價格上漲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同樣的犢牛比往年最低上漲幾百元每頭,對于育肥牛來說利潤空間就被壓縮了很多。
犢牛價格上漲,但每次育肥牛價格都隨著犢牛價格上漲,如果犢牛價格太高,養肥牛就沒有利潤了
上漲的這個價格對于養繁殖母牛或自繁自育的牛場來說,每頭空出來的幾百元都是純利潤,相對來說,養殖繁育母牛和自繁自育的養牛場比較穩定。
繁殖母牛補貼
我國為了保障肉牛的供應需求,穩定市場牛肉的價格,對養牛采取了一部分的額外補助。其中就有針對繁殖母牛的補貼,無論補多補少,大多數地區都有補貼,具體多少還得根據對方政策的不同,金額也不同。為了保障市場供需平衡,國家出臺了不少針對繁殖母牛的補貼,以便保證牛犢的供給量。
肉牛養一年就可以出欄快速賣掉,以便資金回籠,而選擇養母牛要三到四年時間才有可能實現利潤。養母牛的投資比較大,盈利周期性長,自然而然就會造成沒人愿意去養母牛,而是養殖肉牛賺錢,一般是養10只繁殖母牛就能申請補貼,每只可以領取2500元左右的補助,雖然申請的不一定能拿到,但不申請肯定沒有。
草料成本
養牛需要大量的草料,如果當地沒有什么便宜的粗飼料,對于養牛戶來說壓力可真的不小,而且最近各種飼料都在猛漲,養殖戶的壓力可謂不小,為了減少飼養成本,可以選擇盡量直接向當地的農戶購買粗飼料。一來能節省成本,二來能把好飼料質量關。再者養牛要想賺錢就要多出力,要節約成本還有一個辦法是自己出去放養,不過這對于喂養地的草資源要求比較高。
肉牛價格不可能大跌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內,我國的牛肉進口量已經實現了翻倍,造成進口數量激增,隨著進口牛肉增多,以及進口關稅進一步降低,再者國外的牛肉出口國,爭相向我國出口牛肉。對國內牛肉的價格都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卻又不是那么大,肉牛價格可能會出現微降但絕不會出現大跌。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因為國外雖然養殖成本低,牛肉價格確實有優勢,但是大多數進口的都是冷凍牛肉,冷凍牛肉在我國還是不太受歡迎的,在口感上和鮮牛肉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就算是冷凍牛肉大家不愿意買,更愿意買鮮牛肉。印度、緬甸、老撾一些國家走私過來的牛肉,就要便宜很多了但是這部分的牛肉安全和質量都沒法保證。
二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內牛肉消費量大幅度增加,對牛肉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同時其他國家的牛肉消費量也在增加。在如今那么多政策鼓勵農戶養牛的大環境下,中國牛肉的缺口還是以每年200,300萬的缺口增加,所以只要這個缺口一直在,牛價就不會大跌。
綜上所看未來2-3年牛價應該不會出現大跌,只要把握機會不盲目跟風,養牛還是有不少利潤空間的。
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