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各位家長是否收到了學校的家長群里老師的信息轟炸,或者以一封信的方式、或者直接以招生的方式,采取自愿原則報名參加培訓?老師現在終于可以合理合規地開展培訓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聽我慢慢來說。老師有償培訓消失,學科類培訓的減少。2015年教育部
各位家長是否收到了學校的家長群里老師的信息轟炸,或者以一封信的方式、或者直接以招生的方式,采取自愿原則報名參加培訓?
老師現在終于可以合理合規地開展培訓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聽我慢慢來說。
老師有償培訓消失,學科類培訓的減少。
2015年教育部關于印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提出來6條嚴禁,其中第一條要求中小學校不準組織和要求參加有償補課,第四條規定老師不能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
這一政策有效地控制了很多老師,課上不講培訓班講、考試只考培訓內容、變相增加家長經濟負擔等亂象。讓很多家長拍手稱快!
而今年的雙減政策實施之后,大量的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要么破產、要么轉型為非學科類、要么成為非營利性機構。高途(跟誰學)、好未來、新東方、作業幫、猿輔導、51Talk等機構都進行了不同規模的裁員。
學科類校外培訓大大減少,學生的負擔大大減輕,而家長的錢包是真的不用癟下去了。
學科類白名單統一為非營利
中考考試內容變化
在老師無法進行培訓、學科類培訓機構減少的情況下,2020年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司司長王登峰就提出要將藝術科目納入中考,并給予(10-40分)加分政策,到2022年爭取全覆蓋,學習舞蹈、音樂、美術等藝術美育課程不再是業余愛好,而是必修課。
江蘇、湖南、云南和河南省4個省已經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其中,云南省已將體育從50分提升到100分,音樂、美術分數從各5分提高到各20分。
各地實際上很早之前體育就在考試了,但是分值相對來說都比較低,但是現在也在慢慢提升分值,2021年的深圳中考的體育成績總分已經達到了50分。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校外培訓機構已經開始進軍了非學科類培訓。原有的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動因體育、賓果體育、楊梅紅藝術等紛紛開啟了擴張模式;而新東方、好未來、高途等等機構已經紛紛進入非學科類培訓領域。
面對這紛紛進入的機構,培訓費用也在水漲船高,對于此,各地學校也紛紛進入其中。
課后延時服務成為合理培訓的培訓班
雙減政策規定學校應當提供課后延時服務,而延時服務是不能教授新的課程,除了可以進行作業輔導之外,學校可以根據不同年級,有針對性的設計一些素質化課程。包括但不限于,美術教育,體育教育,或者是可以促進孩子們多增加一些學習興趣。
課后延時服務的收費標準也進行了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后延時服務性收費每學期不超過300元。
當然有些地方更進一步,將每個周末利用起來,開展素質教育培訓課,一般收費標準是20元一課時,一課時40分鐘,主要是學習體育、藝術等非學科的課程。
當然,我還是比較贊成這種方式的。
一是因為收費不貴,比動輒每節課上百元的課外培訓要便宜不少;二是因為以學校為單位,學生互相之間能增加交流和互動,讓課程效果更好;三是老師也可以藉此提升自己的收入。
所以,各位老師和家長,你們贊成這樣的延時服務嗎?
李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