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朋友結婚宴請的時候給對方以紅包祝賀,這對于關系要好的朋友來講是值得開心的事情,畢竟朋友脫單了,那是非常幸福的,我們作為朋友也為他感到幸福。那么,對于朋友之間的賀禮要給多少合適?這是個非常有學問的問題,也是一個困擾了很多人的問題。我覺得應該從
朋友結婚宴請的時候給對方以紅包祝賀,這對于關系要好的朋友來講是值得開心的事情,畢竟朋友脫單了,那是非常幸福的,我們作為朋友也為他感到幸福。那么,對于朋友之間的賀禮要給多少合適?這是個非常有學問的問題,也是一個困擾了很多人的問題。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考慮解決。
第一點是看物質消費水平
物質的生活水平的參考標準很重要,比如以前80年代人家結婚的時候流行送實物,有人送個臉盆,有人送個熱水瓶之類的。90年代的時候,人家結婚普遍還是以送錢作為賀禮。那么那個時候的時候的消費水平很一般,我記得我堂哥結婚的時候是在1998年,那時候我們給他的賀禮是500元,應該說500元對于那個時候是一個比較高的。正常的一個水平是200元左右,有一些經濟困難一點地給120元,經濟好一點的給300、500塊錢的。我們家那時候經濟也一般,但是由于這個堂哥比較親,所以我們在參考了當地的消費標準大都給200元的基礎之上,上浮到500元。后來換作我結婚的時候,這個堂哥給了我一千元,這倒并不是說經濟問題,而是我結婚比他晚了十幾年,那時候物價上漲,那彩禮必定會上漲,這些年普遍給的是500元,那他給1000元,表示他對我們比較親近,這些可以理解。
第二,主要是看兩個人的感情如何?
比如說關系比較好的,我們一般來講都會給得多一點,關系比較一般的,我們就按照社會的行情來給。比如說社會的行情是一般人賀禮是500左右,而這些年關系比較好,都是上浮到六百八百元這個樣子,也就是說,感情也是決定因素。我記得我結婚的時候清點過給我送賀禮的親人朋友的錢,基本上關系好的都給得多,關系差的就按照社會行情的給。
第三點,還有看對方以前給了多少
這一點非常重要,比如說以前他給了你1000塊錢,那你現在你在沒有看清楚行情的情況下,你就也還給他1000,那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等于說人家給你多少,你就返回多少,肯定不行。那給少點,不行不行?給少也不行,給少那更不禮貌了,是不是?一般來講,我們都會參照一下他以前給了多少?如果這兩個人相隔的時間較長,參照以前給了多少,是在以前那個情況年代下的社會水平是什么樣子?比如,在90年代,她給了500,那么這個時候你沒有給她這2000,我覺得都達不到要求啊!
結論
回到題主就說三年前你結婚的時候,對方給了500塊錢的賀禮,那么我覺得,在當今的行情下,你應該首先考慮的是當今的行情,普遍也是以500起步,那么第一點,你肯定要比500的高。第二點,考慮到你們兩個人感情也算不錯,畢竟那個時候可能不用給500,他給了500,那么高多少呢?我建議可以高300左右,比如你可以給800或者是1000,像我結婚的時候有個朋友給了我800的賀禮,兩年后他結婚,我給了他999元,表示著長長久久,你也可以選一些吉利的數字,比如三個九,比如一生一世,這都是可以的。
何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