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美國耍無賴,老是印錢出來讓全球人民買單。其實這還不算什么,更無賴的是,雖然美國政府欠的錢越來越多,其他國家還不得不借更多的錢給它!為什么會這樣?是不是有陰謀?錢太多,沒辦法由于長期的貿易順差,我們賺了很多外匯,截至今年7月,外匯儲備一共有3
美國耍無賴,老是印錢出來讓全球人民買單。其實這還不算什么,更無賴的是,雖然美國政府欠的錢越來越多,其他國家還不得不借更多的錢給它!
為什么會這樣?是不是有陰謀?
錢太多,沒辦法
由于長期的貿易順差,我們賺了很多外匯,截至今年7月,外匯儲備一共有3.2萬億美元。
但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手握這么多外匯,應該放在哪里呢?好比有個人太能干了,一年賺了1千萬,那么這1千萬往哪里放呢?肯定不可能藏床底下,第一,不安全;第二,錢不流動是要貶值的!
作為個人來講,有這么幾個途徑:消費、存銀行、創業和投資(買房、買理財產品、買股票、買基金、投資別人的生意、買黃金、放貸給別人)。
作為國家來說,同樣追求安全和增值。投放的途徑有:
上述各種投資的占比是多少,不得而知,這是國家機密,不過購買海外國債一定是大頭,因為國債安全性高。比如我們的社保基金就規定要購買不低于40%的國債。
購買的海外國債中,美債是大頭,截至今年5月,我們持有美債1.078萬億美元,占外匯儲備33%左右。
所以,不得不借錢給美國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外匯儲備太多,資產配置的原則要求購買足量的海外國債。
但是,為什么不多買點其他國家的國債,少買美國的國債呢?
找來找去,只有美債值得買
我們也持有其他國家的國債,比如日本、歐盟,但跟美債比起來(70%左右),小巫見大巫。原因要回到安全性和收益率上。
關于安全性:
首先,國內政治不穩定的國家,比如中東和非洲國家,指不定什么時候國家都沒了,你敢買他們的國債嗎?
其次,匯率不穩定的國家,比如一些東南亞國家,你敢買嗎?
第三,通脹率高的國家,比如印度、巴西、墨西哥,你敢買嗎?
第四,沒有信用的國家,比如俄羅斯,當年索羅斯就被擺了一刀,你敢買嗎?
第五,負債率過高的國家(已經欠很多錢了),比如歐豬四國和日本,你敢買嗎?
對比來,對比去,只有美國的國債最靠譜,最安全。雖然美國政府的負債率也很高,但它沒錢時可以美元,其他國家印不了(咱們吐槽最多的點,居然成了優勢);而且匯率穩定,沒有惡性通脹,它不僅國內政治穩定,還充當國際警察,誰都要給它面子。
關于收益率:
發展中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高,但非常不安全;而發達國家的收益率太低。像德國、日本這種負利率國家,借它錢,還得倒給利息。這樣一對比,美債優勢太明顯了。
從安全性和收益率來看,不得不借錢給美國。
只有美債吞得下
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哪個國家能吃得下?
2020年,德國GDP3.81萬億,排第4;英國2.71萬億,排第5!
即便只用1萬億美元來買國債,荷蘭GDP9122.42億,第17!
GDP越高的國家,才有能力發行更大規模的國債,這樣一看,咱也別無選擇,只有美債能吞得下我們的投資。
綜上
把整個邏輯梳理一下:
1.我們錢太多,得投資理財,要不然會貶值;
2.投資理財必須要買海外債券;
3.買債券安全第一;在安全的基礎上追求更高收益率;這兩點上美債都完勝;
4.我們的錢實在是太多了,只有美債能吞得下。
這就造成了奇葩的現象:我們不得不借錢給美國,美國拿著我們借給它的錢,來買我們的產品。錢兜了一圈又回到我們手里,我們還免費把產品給他們用了。
有人說:美國一直印錢,導致美元貶值,憑什么還要借錢給它?
但是咱不借給他,他就不印錢了嗎?恐怕會印更多的錢,那么我們手上的美元貶值就更嚴重。借給他們錢,好歹還能賺點利息,抵消一部分貶值。
此外,購買美債是我們資產配置的一個部分而已,本來就沒指望著美債賺錢。咱們在海外的投資中,主要靠投資股票、收并購海外公司,以及海外創業來賺錢。
打個比方,假如讓你給自己的家庭資產進行投資,你會只買股票嗎?肯定不會,科學的投資是要做到多元分散!
還是要吐槽一下
雖然咱們購買美債是不得已的事。但美國這種不斷超發貨幣的行為,確實是耍流氓。現在的美債總額已經達到28萬億美元,相當于8個德國的GDP。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放水,通常收益的是富人,窮人的財富則會縮水;而美國就好比這個富人,每次放完水后收水,就會很容易讓發展中國家陷入債務危機,甚至金融危機,窮國便更窮。
丁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