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喜歡捉魚釣魚的朋友,應該都聽過一句老話,叫“深山必有奇魚”。這大概是因為山中水脈流經礦物層,水質奇特往往能孕育出許多珍奇的魚種。比日近日在湖北恩施土家族的深山里,就有鄉民在一處巖洞中捕魚時,發現一種“渾身金黃卻無鱗”的怪魚......深山巖
喜歡捉魚釣魚的朋友,應該都聽過一句老話,叫“深山必有奇魚”。
這大概是因為山中水脈流經礦物層,水質奇特往往能孕育出許多珍奇的魚種。
比日近日在湖北恩施土家族的深山里,就有鄉民在一處巖洞中捕魚時,發現一種“渾身金黃卻無鱗”的怪魚......
深山巖洞里魚叉捕魚,捕獲兩條“金色怪魚”
湖北恩施的群山中,生態原始,水脈清澈——經常釣魚的朋友可能知道,像類似的水域里,一般生長的野生魚多為體型較小的馬口魚、溪石斑、鯽魚和桃花魚等等。
然而,當地兩位村民卻在其中發現數條“好幾斤的大魚”,以前從未見過,并用魚叉捕獲其中兩條。
——魚叉捕魚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古老捕魚方法,如今已不多見,但在恩施的深山里,依然有不少人掌握這項技巧。
這兩條“怪魚”看起來像是鯉魚,但竟全身“光溜溜”,一片鱗片都無,其魚身呈金黃和烏青亮色,看起來非常的野性鮮活。
老鄉稱:看起來很好吃,有人說是保護動物
“這個魚我們都沒見過的,(巖洞里)以前不可能有這么大的......我給朋友看了,他們有人說是裂腹魚,是保護動物”
其中一位小伙稱,自己從小就在山里的溪流水潭里釣魚摸蝦,但從未見過有這種魚。
因此,他將其發到網絡上,想搞清楚這到底是個什么魚——有人認為這是保護性魚種裂腹魚。
裂腹魚是一種冷水魚,湖北、湖南地區的深山溪流、地下河里,確實偶有裂腹魚出沒。
不過可能令人有些匪夷所思的是,在恩施深山巖洞里發現的這種“無鱗魚”,其實并非裂腹魚,而是一種外來物種——來自德國的鯉魚,鏡鯉!
(一位老鄉笑稱,這兩條魚一看就很好吃,如果這兩條魚不是保護魚種,晚上就要叫朋友來嘗鮮......)
為何這種“與世隔絕的深山巖洞里”也會有這些外來物種?
熟悉水產知識的朋友,就知道這并不稀奇——鯉魚是一種非常喜歡“溯源”的魚種。
每年的春夏季鯉魚的繁殖季,江河里的野生鯉魚會逆著水流一直上溯,尋找安靜、水質良好的溪流、山澗產卵——這種鏡鯉也不例外。
(鯉魚這種溯源的習性,有點像是中華鱘、河豚等魚種的“洄游”——在贛州的深山里,也發現過成群溯流而上的鏡鯉魚群)
鑒于這種“溯源”習性,不難推斷,出現在湖北恩施深山巖洞中的這些“德國鯉魚”,是在雨水豐沛的季節,從下游的江河里逆流而上的逃逸養殖魚種。
并且山區的溪流往往是間歇性的,在降雨少的時節,就陸續干涸,因此這些鏡鯉很可能最后會“被迫”在山中繁衍生息。
這種“深山入侵現象”很新奇,也需引起注意
從當地老鄉的捕獲來看,這種鏡鯉在這處深山巖洞以及流出的山澗里,已形成不小的種群。
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在各大江河里已不是一個新鮮事,但像這種“深山入侵”,還是比較罕見——但在湖北恩施出沒的這些“德國鯉魚”,顯然并非孤例。
因此,這種“溯源入侵”的現象,也需要引起一定程度的注意:這些鏡鯉畢竟是一種強勢外來物種,它們會不會在這處原生態的溪流山澗里“泛濫成災”,將原本的生態平衡徹底打破?
而作為江河源頭的溪流環境一旦被破壞,是否比下游的物種入侵危害更大?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贊都是支持,也歡迎后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張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