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為治療依據,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轉自小荷健康App真實經歷【疾病類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腸胃炎【基本信息】女、確診年齡25歲【治療方案】藥物治療(胃鉍鎂顆粒,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治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為治療依據,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轉自小荷健康App真實經歷
【疾病類型】幽門螺桿菌感染;腸胃炎
【基本信息】女、確診年齡25歲
【治療方案】藥物治療(胃鉍鎂顆粒,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
【治療周期】14天
【癥狀表現】消化功能很差,還有點伴隨口臭,一吃多或者吃得過于辛辣刺激油膩什么的就比較容易嘔吐。
確診經過
2021年12月在體檢的時候是幽門螺桿菌陽性,但是并沒有造成什么影響,后續去看過醫生,醫生也是說沒關系的,暫時不用管他,但是腸胃功能一直很差。
2022年3月14日早上就去掛消化科門診,和醫生描述了癥狀后診斷結果是消化問題,并咨詢了過往病史,之前有過數次的急性腸炎,并且拿出吹氣測試幽門螺桿菌檢查結果為陽性的報告。
2020年3月19日進行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消殺(因為之前有其他的胃病要吃藥,所以要等其他藥物停了之后才開始吃幽門螺桿菌消殺的藥物)。
治療經過
幽門螺桿菌在網上很多試紙可以測試,但是不是很準確,建議還是去醫院吹氣測試(這個吹氣是早上起床空腹的情況下,連水都不能喝的情況下喔,最好就醒來直接去醫院測試的比較準啦)。
我選擇的是藥物治療,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藥物,加上我之前其他病的藥物,醫生就覺得開的藥物太多了,選擇先治療腸胃消化的問題,等到藥物吃完以后才治療幽門螺桿菌(如果沒有其他病癥應該可以一起治療吧)。
在服用藥物期間是不能飲酒的,也盡量要少食用咖啡(這對一個上班族來說簡直晴天霹靂),因為藥物是和酒精在一起會產生強烈副作用,所以不能喝酒的。哎呀,本來腸胃病也是要少喝酒或者戒酒的!
2020年3月19日去醫院復查,準備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治療(因為幽門螺桿菌陽性是非常容易引起腸胃疾病的),口服殺幽門螺桿菌的藥物,避免后續的腸胃疾病爆發。
當然啦,本來我是不準備去殺這個幽門螺桿菌的,但是已經出現癥狀了,而且醫生也說“誰跟你說幽門螺桿菌陽性不用治的?”呃,被這句話勸到,真的覺得還是去治一下比較好,避免了胃癌的風險。
之前的腸胃消化藥物使用完畢了,消殺幽門螺桿菌的藥物要吃14天。醫生開具了以下藥物:胃鉍鎂顆粒、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泮托拉挫腸溶片。
泮半托拉挫腸溶片是餐前10~15分鐘口服的,每日兩次,每次一片(和之前腸胃消化的是同一種藥物);克拉霉素是餐后30分鐘口服的,每日兩次每次兩片;阿莫西林膠囊是餐后30分鐘口服的,每日兩次每次四粒。胃鉍鎂顆粒是餐后30分鐘口服的,每日三次每次一袋。
治療效果
幽門螺桿菌的藥物還在服用,后續的檢查還要繼續體檢。很多人會選擇不去治,直到有癥狀才去醫治,我就是前面腸胃一直出現問題啦,所以來徹底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飲食上要稍微控制一點,喝酒是絕對不可以的,但是其他的可以吃沒有什么太大的忌口,少吃辛辣刺激和過油膩的食物。
現在大概就是早上雞蛋、牛奶(乳糖不耐受慎用)、面包、牛肉湯之類的;中午小米粥、肉、蔬菜(小米粥是養胃的但是比較容易饑餓),吃不飽需要米飯的也可以吃一些雜糧飯呀;下午吃一些餅干面包等小零食或者水果墊墊肚子;晚餐一般是易消化的食物面條粥之類,或者一些粗糧(千萬不要吃油膩的串串和燒烤,不然反胃反得簡直了,血淚教訓)。
晚上8點以后盡量不要吃東西增加腸胃負擔啦!有吃夜宵的小伙伴就得盡量戒了吧。
個人總結
幽門螺桿菌的治療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報銷整錯了,好像是報錯了婦科的,所以整成了全額自費,花費了¥295左右。只報銷了¥10塊錢,應該是門診費吧。
如果能不得病當然就更好,不需要去花費這幾百塊錢了,但是幽門螺桿菌是非常容易得陽性的疾病,因為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是陽性的狀態,如果沒有什么腸胃疾病其實還好,也不一定要刻意去治。但是如果有腸胃疾病的還是建議去消殺一下幽門螺桿菌,畢竟這玩意太容易引發腸胃疾病了。在2017年的時候幽門螺桿菌就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類致癌物清單啦,所以大家還是要盡量避免感染。如果你沒有感染,目前證明還是很幸運的!
注意感染的情況就是在外用食盡量使用公筷,不要和陽性患者有過于親密的行為喔。因為幽門螺桿菌通過唾液是可以傳播的呀,為了防止引發胃癌,所以還是盡早控制吧。
十四天的藥物服用期間,千萬千萬不能喝酒的(幽門螺桿菌會感染的小伙伴感覺好多都愛喝酒)。
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心情愉悅,因為很多病真的都和心情有關,半年一次定期體檢真的很重要,我好多病醫生都是說不能生氣保持愉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點擊>>>「鏈接」<<<可查看更多相關案例故事,真實經驗,安心借鑒~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為治療依據,為保護患者隱私,文章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真實經驗是作者本人或家人的真實治療經驗,版權歸作者所有,禁止轉載。如您發現內容有誤,歡迎在留言區或后臺進行反饋。
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