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叫什么,都在哪里?恐怕很多人答不出來,或者答不齊全。
中國四大書院之首是哪一座呢?同樣有不少人一頭霧水。在到江西九江旅行之前,我也不了解。
以往知道江西九江有座鼎鼎大名的廬山,有煙水亭、鎖江樓和潯陽樓等名勝古跡,卻不知道這里還有一座白鹿洞書院,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還作為廬山的一部分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白鹿洞書院位于廬山五老峰南麓,和河南嵩陽書院、河南應天書院、湖南岳麓書院齊名。
書院坐北朝南,為多進四合院式建筑,風格上保留了明清時期的特色,院內外花木扶疏,不時可以聽到小鳥鳴叫。
因為書院的名字叫白鹿洞,來之前曾經想過:這座書院難道建在山洞里?
其實白鹿洞書院一開始和山洞沒有任何關系,望文生義是錯誤的,只是有此想法的人似乎不在少數。
原來白鹿洞書院地處四山環合的位置,看起來就像一個山洞。
唐代,洛陽人李渤和他的兄弟在此隱居讀書,當時李渤養白鹿作為寵物,進出跟隨,故而有白鹿先生之說,而白鹿+這個形似山洞的地方便被人稱為白鹿洞,后來的書院院長干脆自稱“洞主”。
白鹿洞書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非花園,卻因周圍林木茂盛、溪流相襯,加上園內設計獨特,而有花園之韻。
這里遠離市區,在交通相對落后的古代更顯偏僻,這種環境可以讓讀書人心無旁騖,專心攻書鉆研學問。時至今日漫步游覽各大庭院,從細節上依然可以感受到當日的書香氣。
白鹿洞書院作為學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唐時期,當時叫“廬山國學”,也叫匡山國子監,和南唐首都的金陵國子監齊名。到了宋代初期,這里擴建成為書院,不過后來受到兵火的影響而毀壞。
真正讓白鹿洞書院聲名大噪的是南宋理學家朱熹,正是他主持修復了這座幾乎消失在歷史長河的古老書院并自任洞主,留住了九江文化的根,同時傳播當時廣受推崇的朱熹理學觀念,豐富了當地的文化色彩。
白鹿洞書院塑有朱熹、周敦頤、王陽明的塑像,這幾位都是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大家,周敦頤的《愛蓮說》飽含哲理,王陽明“知行合一”等心學觀點具有現實意義,關于他文人打勝仗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世津津樂道,據說當年日本人既懼怕他,又敬畏他。從現實意義來說,王陽明不愧為“亂世英雄”,也是著名的哲學啟蒙家。
白鹿洞書院保留了大量文化遺存,光是明清以來的碑刻就有150多塊,另外還有眾多名人留下來的匾額、楹聯50多副,宋元以來的摩崖石刻五十多處。
經過多個朝代的營建,白鹿洞書院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筑群,其中三進書院位于中間,書院的左側是先賢書院和欞星門院,右側是紫陽書院和延賓館。
前面說過白鹿洞書院最初并沒有山洞,但仔細游覽卻發現書院的后面有一個小洞穴,不過洞子較小,看得出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原來這個洞是明朝嘉靖九年由南康知府王溱下令開鑿的,石鹿塑像也是人為安置進去的。到了1614年,石鹿又被取出埋到了地下,在很長一段時間未被發現,直至1982年維修禮圣殿的時候才意外發現石鹿并將它重新安放于洞中。
旅游小攻略:一年四季都適合游玩,自駕車前往比較方便。另外在九江汽車總站可以乘坐九江到星子的中巴,在白鹿洞書院路口下車。
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