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截止到2月25日,學習強國題目已更新至1975題,在這些題目中,有不少題目是考察我們對一些中國古代典故和成語的掌握。
今天我們把這些題目做一下整理和辨析。
學習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3. 留下“梅妻鶴子”佳話的詩人是【 】。
選項:
溫庭筠
林逋
賈島
姚合
正確答案:林逋
【辨析】梅妻鶴子,意思是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比喻隱逸生活和恬然自適的清高情態。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34;梅妻鶴子&34;。這也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常見題材之一。出自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人事二》。
8. 詩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描寫的歷史人物是【 】。
選項:
王昭君
西施
貂蟬
楊貴妃
正確答案:楊貴妃
【辨析】&34;云想衣裳花想容&34;是李白所作《清平調》三首里的第一首的首句。詩人看見天邊的云彩就不由得想起(楊貴妃的)衣裳,看見嬌嫩的花兒就不由得想起(楊貴妃的)容顏,這是極言楊氏的衣飾和容貌之美。
四個選項分別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說的是春秋時期越國西施浣紗的故事;
“落雁”,說的是西漢昭君出塞的故事;
“閉月”,是說東漢末年貂蟬拜月的故事;
“羞花”,是說唐朝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的故事。
14. 詩句“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中的“剡溪”位于現在的【 】省境內。
選項:
江西
福建
江蘇
浙江
正確答案:浙江
【辨析】出處:《夢游天姥吟留別/別東魯諸公》。
23. 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是指【 】。
選項:
謝靈運
謝朓
謝安正確答案:謝朓
【辨析】李白以謝脁為偶像,詩詞中出現謝脁有16處之多。
26. 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出自【 】。
選項:
李白《把酒問月》
張九齡《望月懷遠》
杜甫《月夜憶舍弟》
孟浩然《宿建德江》
正確答案:杜甫《月夜憶舍弟》
【辨析】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當時,由于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
27. 唐代詩人中,被稱為“七絕圣手”的是【 】。
選項:
岑參
高適
王之渙
王昌齡
正確答案:王昌齡
【辨析】七絕圣手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譽稱。王昌齡以其七言絕句藝術精湛而得名。語出明代胡應麟《詩藪》:&34;七言絕,太白(李白)、江寧(王昌齡)為最。
30. 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刻畫的人物是【 】。
選項:
房玄齡
狄仁杰
諸葛亮
曹操
正確答案:諸葛亮
【辨析】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自唐代詩人杜甫作品《蜀相》,是詩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覽武侯祠時創作的一首詠史懷古詩。此詩借游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43.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這是【 】中的一句話,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權有勢的人,墨線不向彎曲的地方傾斜。
選項:
《商君書》
《慎子》
《管子》
《韓非子》
正確答案:《韓非子》
【辨析】出處:《韓非子·有度》:&34;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34; 【啟示】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讓法治成為共同價值和信念,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視同仁。
236.成語“一諾千金”最早是形容西漢歷史人物【 】。
來源:《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0年版)
選項:
郭解
季布
衛青
正確答案:季布
【辨析】一諾千金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諾。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34;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34;唐代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詩:&34;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34;
244.被譽為“百代畫圣”的唐代畫家是【 】,“吳帶當風”就是形容他的繪畫作品風格。
來源:《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0年版)
選項:
閻立本
吳道子
周昉
正確答案:吳道子
【辨析】以精湛絕倫的畫技而飲譽畫壇、享有“百代畫圣”、“神人假手”之稱的吳道子,是唐代最負盛名的畫家。是一位善于從氣象萬千的現實生活中汲取創作的智慧與力量、運筆成風、下筆如神的天才畫家。他是唐代公認的第一代大畫家,被后世人尊奉為畫圣,被民間的畫師尊為祖師。
481.“曹衣出水”一詞通常用于形容【 】藝術的精湛。
選項:
繪畫
書法
舞蹈
樂曲
正確答案:繪畫
【辨析】&34;曹衣出水&34;是與&34;吳帶當風&34;相對的一個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畫中衣服褶紋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前者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后者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
688.“入木三分”這個成語原本是用來形容【 】的。
選項:
文章
書法
繪畫
刀工
正確答案:書法
【辨析】意思是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唐朝·張懷瓘《書斷·王羲之》:&34;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34;詩句: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評價《聊齋志異》
1763.“三月不知肉味”原為孔子用來形容【 】的獨特魅力。
選項:
詩歌
音樂
小說
散文
正確答案:音樂
【辨析】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個月內,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別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現亦用以形容清貧,謂三個月沒有吃過肉。出自于《論語·述而》:&34;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39;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39;&34;朱熹集注:&34;蓋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34;
69.成語“瓜田李下”出自古樂府【 】,原文為“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選項:
《木蘭詩》
《君子行》
正確答案:《君子行》
【辨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出自古樂府《君子行》。
70.成語“黃粱美夢”的故事最早出自唐代沈既濟的小說【 】,人們利用這個成語比喻不可能實現的虛幻夢想。
選項:
《任氏傳》
《枕中記》
正確答案:《枕中記》
【辨析】黃粱美夢,漢語成語,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唐·沈既濟《枕中記》:&34;怪曰:&39;豈其夢寐耶?&39;翁笑曰:&39;人世之事亦猶是矣。&39;&34;
青年盧生,旅途經過邯鄲,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呂洞賓也住在這家客店里,盧生同呂翁談話之間,連連怨嘆自己窮困的境況。呂翁便從行李中取出一個枕頭來,對盧生說:&34;你枕著這個枕頭睡,就可以獲得榮華富貴。&34;這時,店主人正在煮飯(黃色的小米飯),離開飯時間尚早,盧生就枕 著這個枕頭,先睡一會兒。不想一躺下去立刻做起夢來。在夢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貴而美麗的小姐,生活闊綽,十分體面。第二年,又考中&34;進士&34;,后來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34;節度使&34;,&34;御史大夫&34;,還當了十年&34;宰相&34;,后來以受封為&34;燕國公&34;。五個兒子,都和名門望族對了親,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一共有十幾個孫子,個個都聰明出眾。真是子孫滿堂,福祿齊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夢一結束,他也就醒來了。這時,他才發覺原來是做了一場夢,店主人煮的黃粱飯還沒有熟哩。盧生想想幾十年榮華富貴,竟是短暫的一夢,很覺驚異。呂翁笑道:&34;人生就是這樣! 要想真正的享受榮華富貴,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去創造。&34;(也作黃粱一夢)
239.成語“完璧歸趙”講述的是【 】護送和氏璧回歸趙國的故事。
來源:《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0年版)
選項:
廉頗
藺相如
李牧
正確答案:藺相如
【辨析】意思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給物品的主人。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738.成語“春風得意”出自【 】。
選項:
孟郊《登科后》
袁枚《春風》李白《春思》
杜牧《江南春》
正確答案:孟郊《登科后》
【辨析】得意:揚揚自得的樣子。舊時形容考中進士后的興奮心情。后形容職位升遷順利。
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925.成語“一衣帶水”中的“水”原指【 】。
選項:
黃河
長江
淮河
海河
正確答案:長江
【辨析】意思是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出自《南史·陳紀下》。《南史·陳紀下》:&34;隋文帝謂仆射高颎曰:&39;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34;
716.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的【 】,也被形容為“地球之腎”。
選項:
濕地
高山
湖泊
正確答案:濕地
【辨析】濕地,被稱為&34;地球之腎&34;,與森林、海洋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它是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具有季節或常年積水、生長或棲息喜濕動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1103.“曇花一現”的成語老少皆知,曇花在夜晚開花,并且開花時間只有 3-4個小時,這是為了【 】。
選項:
躲避烈日灼烤
傳播花粉
釋放種子
正確答案:躲避烈日灼烤
【辨析】曇花一現,開放時間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顯赫的人物只出現一會兒就消失了。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34;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34;
1570.成語“鑿壁偷光”是出自【 】的苦學故事。
選項:
孔子
孫敬
車胤
匡衡
正確答案:匡衡
【辨析】鑿壁偷光,漢語成語,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學習的事情。
《西京雜記》卷二:&34;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34;
619.人們稱婦女為“巾幗”的原因是【 】。
選項:
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
婦女善于織造
源于一個叫巾幗的女子的典故
源于一個叫巾幗的地方
正確答案: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
【辨析】巾幗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借指婦女。巾幗原是古時的一種配飾,寬大似冠,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種新穎式樣,外裱黑色繒帛或彩色長巾,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出自《晉書·宣帝紀》:&34; 亮 ( 諸葛亮 )數挑戰,帝( 司馬懿 )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34;
1915.下列典故與項羽有關的是【 】。
選項:
隔岸觀火
暗渡陳倉
背水一戰
破釜沉舟
正確答案:破釜沉舟
【辨析】破釜沉舟,漢語成語,意思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表示下定決心,為取得勝利準備犧牲一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34;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34;。
232.宋朝楊時為了拜訪理學家程頤,在他家門前冒雪等待的故事是“【 】”。
選項:
三顧茅廬
程門立雪
正確答案:程門立雪
【辨析】程門立雪,漢語成語,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出自《宋史·楊時傳》。
有關&34;程門立雪&34;的最早史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二程語錄·侯子雅言》:&34;游、楊初見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覺,顧謂曰:&39;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39;及出門,門外之雪深一尺&34;。一個是《宋史》中的《楊時傳》:楊時和游酢&34;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34;。
有一次,楊時和游酢來拜見他們的老師程頤,但是當他們看見他們的老師坐著睡著了的時候,不忍心打擾他們的老師,就站在旁邊,耐心地等著他們的老師醒過來,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楊時和游酢沒有走,等程頤醒來的時候,門外的雪已經有一尺深了,這件事因此作為尊重老師的典范成為學界的佳話。
454.戰國時期“孟母三遷”的故事發生在【 】。
選項:
山東
山西
河南
江西
正確答案:山東
【辨析】孟母三遷,漢語成語,即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出自《孟子題詞》。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34;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34;于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34;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的。&34;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34;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34;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后,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聲明:
1.題目來源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僅供愛好者一起學習交流使用;
2.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我會及時刪除!謝謝!
陳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