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8月18日,所羅門群島政府證實,該國已與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和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價值近4.5億元人民幣的協議,在所建設161座信號塔。所政府評價稱,該協議是2019年所中建交以來所建立的“歷史性金融伙伴關系”。
對此,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和《悉尼先驅晨報》等澳媒卻引用一份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報告,試圖證明該項目將對所構成所謂“重大財務風險”。但所財政部常務秘書長丹塔納(McKinnie Dentana)和所政府新聞稿均已指出,有外部獨立審查證明,該項目的收入足以償還本金貸款。
對于澳媒這類“債務陷阱”的誣陷,中國駐所羅門群島使館發言人20日也予以駁斥。發言人指出,所羅門群島通信等基礎設施落后,長期以來一直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所民眾對提高移動通信服務水平、為2023年舉辦太平洋運動會提供服務保障有著迫切需求。我們尊重所政府同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本著商業原則商談有關合作。
所羅門群島政府網站新聞稿截圖
根據所羅門群島政府當天在官網上發布的新聞稿,該信號塔項目將用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總額為4.489億人民幣的優惠貸款興建,利率為1%,貸款期限為20年。所羅門電信有限公司(STCL)將負責項目的在地運營,預計這161座信號塔將為所提供遍及全國的電信覆蓋。
所政府在新聞稿中評價道,該協議是“自2019年兩國建立外交關系以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歷史性金融伙伴關系”,“兩國將密切合作以確保項目的成功實施和運作”。法新社稱,這是兩國正式建交后所羅門首次獲得中方貸款。
所政府還表示,希望項目能在今年年底前敲定最終資金協議等未決事項,以便與明年初開始施工。所財政部常務秘書長丹塔納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采訪時透露,所政府將在未來三年內推出該項目,并打算在明年11月舉行的太平洋運動會之前建完48%的信號塔,以便在首都霍尼亞拉之外,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民眾遠程欣賞賽事。
英國《衛報》指出,所全國的互聯網普及率不到30%,政府已宣布打算大幅提高這一數字,以便全國各地的公共服務機構、學校和診所能夠接入互聯網。
消息一出,有一直對中所合作說三道四的澳大利亞媒體和學者“酸了”。
“澳大利亞也在所羅門群島的三個省建設六個移動通信塔,但161個華為塔將使得所國各地的澳建的基礎設施相形見絀。”《悉尼先驅晨報》在18日的報道里這樣“酸”道。
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太平洋問題研究員米哈伊·索拉(Mihai Sora)則對該報“提醒”稱,這項交易的達成表明,中所關系仍應是澳大利亞對于地區關切的優先事項。索拉稱,盡管上月在斐濟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期間,澳總理阿爾巴內塞與所總理索加瓦雷會晤時還熱情擁抱以示友好,但雙邊關系不是靠一個擁抱就能搞好的,“(擁抱)這很重要,但還不夠”。
7月,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內塞與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會晤。圖片來源:《悉尼先驅晨報》
索拉還把今年4月中所簽署的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也牽扯進來,稱“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驚喜’,(安全協議)肯定不是中國的努力的終點。”
據ABC報道,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發言人對此表示,澳政府稱其“知曉”這項交易,但強調投資決定是“所羅門群島政府的事情”。該發言人還陰陽怪氣道:“澳大利亞支持透明和公開的基礎設施投資,這些投資應滿足真正的需求,帶來長期利益,并避免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
此外,ABC和《悉尼先驅晨報》均在報道中引述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份報告,試圖證明該項目將對所構成所謂“重大財務風險”。
報道稱,這項獨立報告“分析了一個更早、更雄心勃勃的建議,即建造200個移動信號塔”,并警告稱所政府“大大夸大了該項目的財務回報潛力”。報告估計,“該項目將產生近1億美元的財務損失,并且在未來20年內需要約1.56億美元來彌補這一缺口”,即可能會需要政府的財政補貼。
報告聲稱,盡管事務所認為圍繞項目的風險是“可控的”,并估計項目會產生1億美元范圍內的“間接”經濟效益,但“可靠地量化信號塔的間接經濟效益具有挑戰性”,因為這些效益依賴于其他社會和經濟舉措,難以確定是否能夠實現。
不過,丹塔納已向ABC指出,對該項目進行的獨立審查表明,該項目將產生足夠的收入,使政府能夠在貸款期內完全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費用。
所政府的新聞稿中也提到,政府與一位本地專家和一家新西蘭的私人咨詢公司簽訂了合同,對于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獨立審查。兩方顧問的建議顯示,該項目在財務上可行,并且與該國現有的電信基礎設施兼容。
對于這類“所將掉入中國‘債務陷阱’”的誣告,中國駐所羅門群島使館發言人20日也予以駁斥。
發言人指出,中國政府鼓勵和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所羅門群島通信等基礎設施落后,長期以來一直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所民眾對提高移動通信服務水平、為2023年舉辦太平洋運動會提供服務保障有著迫切需求。我們尊重所政府同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本著商業原則商談有關合作。
發言人強調,所謂“中國債務陷阱”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是一些別有用心者編造的用于干擾、破壞中國同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的“話語陷阱”。多年來,中方根據發展中國家的需要,提供了大量低利率、期限長的優惠性質貸款,幫助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設施、促進經濟發展。在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外債當中,對華債務要遠遠低于來自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資本市場和多邊金融機構的債務。中方將繼續同所羅門群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全面落實全球發展倡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共同發展的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馬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