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青島科技大學的前世今生
2021年,青島科技大學已經悄然走過了70余年。下面我們來回顧青島科技大學一路走來的歷程,青島科技大學從1950年的沈陽輕工業高級職業學校開始,1956年8月遷至青島,改名青島橡膠工業學校,1958年9月在此基礎上成立山東化工學院,1984年9月山東化工學院更名為青島化工學院,2001年山東省青島工藝美術學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為青島科技大學。這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青島科技大學。經過70余年的發展,青島科技大學成長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醫、法、藝、教等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
2009年,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投入使用,2014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7年3月17日,山東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青島科技大學,成立青島科技大學濟南校區,2017年3月28日,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開工建設,成為青島科技大學繼四方、嶗山、高密、濟南校區后的第五個校區,標志著青島科技大學三地五校區辦學格局正式形成。2017年,青島科技大學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111”計劃工程。2019年8月,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10月30日,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共建青島科技大學海洋學院。 2020年學校獲批山東省“強特色”高水平大學,“生態化工過程與介尺度結構材料”團隊入選國家“111計劃”, 2020年7月15日,由青島科技大學與青島市科學技術局、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嶗山區人民政府聯合共建的“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在青島科技大學揭牌。2020年8月學校獲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2020年獲批的全國3所非部屬高校之一、山東省唯一入選高校)。11月21日學校與淄博市人民政府共建產教研融合基地。
青島科技大學的學科建設
從青島科技大學的前世今生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一路發展過來,化學類學科一脈相承,橡膠領域歷史悠久,可以說青島科技大學是一所因橡膠行業而生、伴橡膠行業而興、隨橡膠行業而榮的高校,青島科技大學70余年的發展歷史,是一部圍繞橡膠、研究橡膠、發展橡膠、得益橡膠、融入橡膠,與中國橡膠工業相互成就的歷史,70余年的發展為中國橡膠事業的發展貢獻了重要智慧和力量。因此青島科技大學也被業界稱為“橡膠工業的黃埔”,同時也可以理解材料、化工學科也是青島科技大學的強勢學科。
青島科技大學學科、專業特色鮮明,現擁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設有76個本科專業。
青島科技大學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
機械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環境工程、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化學、金屬材料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安全工程、工商管理。
青島科技大學形成了以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為代表的多個優勢特色學科群,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等3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4個學科入選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一流學科”行列,數量和影響力居省屬高校前茅。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9個學科進入前70%,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為B+,為省屬工科高校唯一。
青島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學科入圍“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學科。化學學科不斷向ESI前1‰逼近,化工學科“沖A”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學校共有13個專業15次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在全國并列第22位,連續多年位列駐魯高校第1位。從青島科技大學的專業分布和布局來看,青島科技大學的學科優勢和學校底蘊集中在化工、材料和化工機械方面,在學科評估中,以及學校近年來在制造業和互聯網行業持續發力,在一些新興的行業也逐漸有了起色。
師資力量
青島科技大學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700余人,其中院士2人、雙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人選3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2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杰青3人,國家優青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全國優秀教師1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9人,“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團隊領軍人才”2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教授)、海外特聘專家和青年專家44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山東省學科帶頭人5人,山東省重點學科(實驗室)“首席專家”4人,山東省高校十大優秀教師3人,山東省杰青8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6人。
科學研究&創新平臺
青島科技大學先后獲得15項國家級大獎,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11年以來科研經費連續多年過億元,累計近20億元。自2015年以來,學校共立項國家級項目304項,省部級項目440項;發表學術論文9350篇,其中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4186篇,被三大檢索系統收錄6010篇;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45項。截至2020年4月,學校存量有效專利1848件,列省屬高校前茅。
學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成績顯著,現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1個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個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層面創新平臺數達到9個,數量位居山東省屬高校前列。
人才培養
青島科技大學現有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新舊動能轉換行業(專項)公共實訓基地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項,包括賽輪股份、海爾、海信等知名企業在內的各類實習、實訓基地568個。學校的學科優勢雖然在傳統行業,但是青島科技大學力爭打破傳統,著眼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標學生創新和就業的能力,積極主動引導學生創新和就業,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學能致用。青島科技大學在2019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除此之外,學校深耕科技成果與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針對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與東營、淄博、煙臺、日照、濟寧、泰安、萊蕪等多地市簽定合作協議。
未來展望
未來可期,學校將繼續深耕科技成果與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在服務國家戰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建設中不斷展現新作為。從學校近幾年不斷地調整學科布局,開辦新校區,保持傳統優勢專業的同時發展新興專業,不斷地去迎合社會的需要,相信青島科技大學未來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來源:青島科技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人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sitcp960215@126.com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