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上的海地問題視頻會議上,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針對海地共和國發出了如下發言:
“長期以來,政治派別爭斗不休,政治人物毫不作為,濫權腐敗屢禁不止,國家治理幾近失敗。”“人民似乎看不到自己的將來”。
對一個域外國家用如此嚴厲的措辭,在我國外交場合極其罕見,甚至可以說是自改革開放后破天荒之舉。
這個加勒比國家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把最溫和的中國代表都氣成這樣?而且耿爽大使發言后,平??傁矚g跟中國唱反調的西方國家也一反常態,美、法等國居然也“步調一致”地批判海地。
因為海地,這個跟美國近在咫尺的島國已經完全淪為失敗國家的最下限,其糟糕的現狀讓身處戰火、內亂的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都直呼內行。
“懂王”在位時雖然胡話連篇,但他當時形容海地為“糞坑”(shithole)國家卻是為數不多的靠譜真話之一。
海地的“爛”,遠遠超出了一般人類的想象范圍。
咱們現在調侃自己很窮的時候,總愛自嘲曰:“我窮得都要吃土了?!?/p>
這終歸只是個形容,再窮誰也不會真的去吃土。
但在海地,這是國民的的真實選擇,吃得真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土!
(正在吃土的海地人)
當然,也不是說什么土隨便就從地上一挖就行,是一種名為高嶺土的粘土礦物,富含鈣、硅、鋅、鎂、鋁等物質。
海地人將其用水混合成泥漿,并進行過濾,再加入一些人造黃油和鹽進行混合后,再做成餅狀,一塊塊放在太陽下暴曬,最后就變成貌似餅干的物體。
這種東西初入口時,還真有點像黃油餅干,但很快滿口都是土腥味,喉嚨發干,需要用水沖下。
這種土餅干吃多了會導致腹脹和便秘,最嚴重的會導致大便極度干燥而活活憋死,或者脹死。海地人當然知道這種東西的危害,可沒有辦法,因為這種土餅干能讓自己腹中嚴重的饑餓感得到一點點緩解。
這種玩意,在中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中原地區的百姓也曾經被迫用這種高嶺土和其他的東西混合炒著吃,稱之為“觀音土”。
如今擁有1100萬人口的海地,2020年的人均GDP僅有800美元,僅為中國的12分之一不到(2019年中國GDP為10900美元),而和海地同處一島的的多米尼加則為8000美元。
海地目前有近70%的公民沒有固定工作,60%的人口為純文盲(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近半數的民眾基本溫飽無法解決,80%的人無法得到自來水,只能靠雨水、河水及井水過活。
況且,人均GDP還不等于收入。以收入水平看,海地人民的狀況更加凄慘。
2020年,海地有75%以上的國民處在赤貧狀態,也就是說超過四分之三的海地人日收入低于2美元(約13塊人民幣)。
而那個土餅干當前的價格相當于差不多人民幣一毛錢一個,這么看,有些海地百姓連土都得省著吃才行了。
惡劣的生存環境讓海地人均壽命低于64歲,在聯合國189個成員國中排169位,各項經濟指標位居西半球倒數第一。
更加恐怖的是,海地現在治安已經完全崩潰,民間非法槍械泛濫,槍擊、搶劫、綁架、販毒已經如家常便飯般成為海地人生活中無法回避的日常。
(2月26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市郊前一天的越獄事件導致25人死亡,400余名犯人逃走。這是海地近年來最大規模越獄事件之一)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惡劣的生存環境讓海地百姓的道德水準直線下滑,據調查,許多海地父母以自己兒子加入黑幫、販毒集團,女兒加入賣淫組織而感覺自豪。
因為這樣兒女們能解決溫飽不說,甚至還能帶回額外的余糧養活自己和其他更幼小的子女,以至于一些海地父母在和親友聊起自己兒子時,會驕傲地說:“我兒子現在可是XX幫的小頭目了,這片街區可都歸他管!”
民 風 淳 樸
海地的現狀用人間地獄形容完全不為過,都不需要加上引號。
也許有朋友會問:海地就一直這個德行,以前沒有好的時候嗎?
說著了,還真就沒有!至少在海地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后就沒好過!
海地(包括現在多米尼加的整個伊斯帕尼奧拉島,又名海地島)本身是屬于北美印第安人的阿拉瓦克族聚集地,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伊斯帕尼奧拉島之前,當地印第安人口曾有100多萬人。
可當兇殘的歐洲殖民者鐵蹄踏上伊斯帕尼奧拉島之后,阿拉瓦克人很久就遭到了滅絕性的災難。
1502年西班牙王國正式開始殖民伊斯帕尼奧拉島后,立刻開始了血腥大屠殺,并將幸存的印第安人變成自己的奴隸,逼迫其進行黃金開采、甘蔗種植以及飼養牛。
不過,西班牙人沒想到的是,因為自己帶來的包括天花等疾病,毫無免疫力的阿拉瓦克人開始大批死亡,僅僅到1544年,全島印第安人滅絕。
土著大量死亡導致了大量西班牙殖民種植業難以為繼,許多奴隸主只能將莊園荒廢。很快,地理環境相對貧瘠的海地島西部幾乎淪為無人區,之后該地區又先后成為加勒比海盜們盤踞的據點。
這時候,歐洲的不少商人再次發現了商機,一些人開始進入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除了向海盜販賣補給品,還組建了狩獵隊獵取島上的野牛和野豬制作腌肉賣給海盜們,隨著人員增多,又有一群歐洲貧農涌入島嶼西部開始種植煙草和糧食作物,這其中,法國人占大多數。
隨著法國殖民者的增多,他們動起了將土地據為己有的心思,于是在1665年,法國政府公然宣稱海地島西部為法蘭西的領地,并將其名為“圣多明克”,彼時,國力走下坡路的西班牙在消極抵制了一段時間后,不得不在1679年將其正式讓給法國。
接手后的法國人也意識到島上勞動力不足,可印第安人已經滅絕,本土的高盧白人沒那么多盈余,那唯一能彌補空缺的就是黑人了!
于是,法國從自己在西非的殖民地購買、擄掠了大量黑奴運往海地,很快,黑人就成為了當地的主體民族。
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出產大量的煙草和靛藍,后來是棉花、甘蔗和咖啡,出口到歐洲換取了巨額財富,到了1780年,歐洲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都來自海地(時稱“圣多明克”)。
等到了18世紀初,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的圣多明克已經成為世界頭號產糖區和頭號咖啡豆產地,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為法國提供了三分之一的對外貿易量,八分之一的法國人直接或間接地依賴這個地方的產品生活。
圣多明克因此經濟騰飛,成為西半球最富裕的地方之一。
不過,為了榨取更多油水,法國人采取了殘酷的剝削壓榨手段,早在1681年,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就頒布了《黑人法令》,允許奴隸主可以隨意用各種刑罰懲處偷懶的黑奴。
結果,無數黑奴因為稍微偷懶就死于包括破腹、挖心、剝皮等殘酷刑罰,由此,白人和黑奴間積攢了無法調和的種族仇恨。
最終,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極大削弱了法國在西半球的殖民統治力度,次年,海地黑奴趁機發動武裝起義。
到1791年,圣多明克北部20萬黑奴發動大規模起義,短短幾周內就摧毀了上千個甘蔗、咖啡和靛藍種植園,數千白人被殺死。
之后,起義軍席卷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各處,但他們在種族政策上其實只是法國殖民者的鏡像翻版:解放黑人奴隸,但對白人及混血人種格殺勿論,婦女兒童一樣難逃一死。
因為懼怕黑人起義軍的屠殺,大量白人和混血人種逃亡海外,同時也引起了東部西(班牙)屬圣多明克(也就是后來的多米尼加)和英屬牙買加殖民當局的恐慌,兩國分別派遣軍隊于1794進入海地島西部和起義軍作戰。
這時候,黑人起義軍有了一位天降猛男——杜桑·盧維杜爾,出身黑奴家庭的他卻滿腹經綸,同時也深諳兵法謀略與西方先進思想。
他先是聯合西班牙擊敗法軍。
不久,法國宣布廢除海地奴隸制,杜桑馬上要求西班牙廢除東部區域的奴隸制,遭到拒絕后立刻又聯合法軍擊敗西班牙軍,之后又在1798年將英軍也驅逐出境,最終在1801年將整個海地島統一,建立革命政權,并就任總統。
這時候,其實法國軍力正值極盛時期,當時的法蘭西皇帝拿破侖·波拿巴于1802年派遣遠征企圖重新奴役海地,雖然占領了伊斯帕尼奧拉島東部原西班牙殖民地,但在西部居然被杜桑打得大敗,傷亡數萬人。
束手無策的法國居然使出陰招,以和談為名,“不講武德”地誘捕了僅帶領少數隨從的杜桑。拿破侖下令將其押送回巴黎,打入天牢,不久杜桑死在獄中。
但此舉完全沒能改變法國丟掉這塊殖民地的命運,法國占領軍不斷遭到重創,統帥勒克萊爾也染病去世,三萬法國大軍折損大半陷入絕境,到1803年僅存8000老弱殘軍坐船逃回法國(半路被英軍截胡,最終全滅)。
終于,1804年,法屬圣多明克成為歷史,杜桑的部下讓-雅克·德薩林正式宣布獨立,并將國家恢復了印第安人傳統名稱“海地”,其意為“多山的地方”。
海地也成為整個美洲繼美國后,第二個獨立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同期埃塞俄比亞為封建王國)。
可誰能想到,完成獨立竟是海地最后的高光了。從此,苦難開始在海地無限輪回。
說真的,一個國家出現好的領導人也許不容易,但從建國至今200多年所有的領導人都是操蛋貨也是世所罕見。
開國元勛德薩林滿腦子皇帝夢,還是一個黑人極端種族主義者。
他先是將海地島西部的白人平民殺得精光,連混血人種也殺了不少,接著宣布稱帝,并且實行嚴酷的軍事管理,并強制推廣中央集權和土地私有制。
結果,德薩林遭到了各個階層的不滿和反對,結果,海地爆發政變,德薩林于1806年被暗殺,海地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之后,海地接連上臺的多個領導人均無心懷天下之心,上臺無不是稱王稱帝,魚肉百姓,建立獨裁統治。
說來也怪,要說搞獨裁統治能穩定國家也行,海地卻是不論誰上臺,屁股沒坐熱就被干掉,沒有哪個領導人能鎮得住場子,可以說,政變、內亂從此開始成為海地的主旋律。
邪門的是,本身海地獨立是為了反對西方殖民者奴役的,獨立后,廣大海地人該受的壓迫還得繼續受著,只不過騎在頭上的壓迫者從法國白人殖民者變成了本族人。
最無語的是,獨立后的海地竟然衍生出了一種類似印度種姓制度的奇葩玩意,但只分為“高貴人”和普通人,前者僅占3%的人口,卻壟斷了文武官員、法官、律師、醫生等職業,多為黑白混血人和部分黑人,其余97%(全部為黑人)則地位低下,這種局面一直持續至今。
(海地富裕階層)
海地的反動統治讓本來統一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再次分裂,東部的西班牙裔白人和混血人較多,他們仇恨海地的反動統治,最終于1844年成功獨立為多米尼加,分走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大半的土地,而且還是相對富裕的區域;海地則僅剩西邊少部分貧瘠土地。
而海地人在獨立后也沒有將殖民者經營起來的大莊園繼續發揮作用,全部被以碎片化形式瓜分,原有的灌溉系統也沒有修復,海地農業產量一落千丈,從此徹底荒廢。
除了內部混亂外,外部的侵略和壓迫也讓海地陷入到無以復加的災難中。
海地獨立讓法國殖民者損失慘重,咽不下這口氣的法國波旁王朝開始向海地索賠3000萬美元(當時阿拉斯加的“售價”也就幾百萬美元)天價賠款,海地一開始拒絕,但法軍立刻派遣遠征艦隊封鎖伊斯帕尼奧拉島,這讓新生的海地難以應對,最終答應了1800萬美元分30年付清,這筆巨款是當年法國財政全年預算的3倍多。
海地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在民間強征苛捐雜稅支付賠款,沉重的負擔讓還款日不斷延期,于1947年才全部還清,實際支付的費用超過了初始的兩倍,在成功獨立后反被曾經奴役自己的殖民者強索賠款,海地是全球獨一份。
到了20世紀,海地國內經濟已經基本崩潰,領導人更迭不斷,在獨立后總共換了90任總統,其相當大比例的人干不滿一年。其中僅在1908年到1915年,海地發生了6次政變,更換了8位總統。
更悲催的,當時德國曾通過買辦集團在海地擁有大量土地(海地憲法不允許外國人直接購買土地),這讓近在咫尺的美國人十分忌憚,“門羅主義”盛行的美國不能容忍自己后花園有歐洲勢力存在。
趁著一戰爆發和海地叒叒叒一次發生政變陷入無政府狀態后,美軍于1915年直接出兵占領海地,不僅將海地的海關稅收直接納入美國監管,還著手將“美式制度”強行嫁接給海地。
美國的軍事占領引起了海地人民的反抗,武裝暴動此起彼伏,給美軍造成了一些傷亡,于是美軍在1934年撤出海地,不過海地依然是美國的附庸,親美路線是海地政府不二之選,可一直無法建立穩固統治。
之后,在1957年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博士上臺后,海地頻繁換總統的日子才算暫時結束,開始了29年的杜瓦利埃家族世代。
你以為海地人能稍微喘口氣了?那還是圖樣!
杜瓦利埃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上臺前他以一個鄉村好人醫生的身份出現,籠絡了不少選民的心,可他上臺后馬上就露出猙獰面目,開始在全國進行恐怖統治,只要有人敢對他稍有忤逆,他就殘酷將其虐殺,一時間政界、軍界、商業界、教育界和宗教界刮起腥風血雨。
此外,他還隨意將《海地憲法》進行修改,讓自己擔任終身總統,并有權指定接班人、解散議會和內閣、直接控制國家,還組織了一支8000人的特務機構,超過了海地全國軍隊的數量(5000人)。
杜瓦利埃還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將國家的財產絕大多數都拿給自己家族揮霍,全海地的經濟命脈完全被他一家掌控,全國的稅收完全被他親信控制,每年杜瓦利埃家族的獲利幾乎等同于海地全國支出。
更令人發指的是,他極力宣傳黑人種族主義,并大肆鼓吹巫毒教等迷信思想,自詡自己體內有包括杜桑在內的偉人靈魂,法力無邊,可驅逐邪惡,并且長生不死,即便是事后自己也能從棺材里爬出來復活(事后“較真的”海地人真把他墳扒了,確定其是否復活)。
堂堂一國總統儼然成了一個邪教頭子,這種五毒俱全,全身上下看不到一絲優點的總統,全世界都很難有第二個,但美國并未制裁杜瓦利埃,因為其堅決執行親美反共政策深得美國贊許。
1971年,他終于死了,但在咽氣前還再度修改了總統當選人的最低年齡,以便讓自己18歲的兒子小杜瓦利埃即位。
這貨上臺后,更加變本加厲,連老百姓嘴里最后一點活命口糧都要剝奪,當時海地全國總資產僅有10億,杜瓦利埃家族竟然占了9億,更可恥的是,1980年,小杜自己結個婚居然花費了700萬美元之巨,全然不顧海地餓殍滿地的處境。
沒有了基本生存希望的海地人終于舉國暴動,在1986年推翻了小杜的統治,但小杜卻順利逃亡美國繼續逍遙快活了,給海地留下的只有絕望。
但是,小杜之后的幾任海地總統也沒好到哪里去,不是碌碌無為的庸才就是繼續中飽私囊,全國1000多萬人口卻有100多個合法政黨,可至今沒誕生一個相對靠譜的領導人,包括現任總統莫伊茲。
可已經爛成這樣的海地,美國也不打算放過,他們對海地的援助和投資完全是為了方便控制海地的經濟,利潤全部被海地的官僚、精英、國內買辦資本家控制,一分錢都沒有流入民生。
海地現在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3%的最富裕人口控制80%的財富,剩余20%財富則是97%的赤貧群體,沒有中等收入者。
(海地貧富差距一墻之隔)
但美國可不管海地百姓的死活,爛攤子他們是不會負責收拾的。
如今,海地的治安和基本運作完全崩潰,只能依靠聯合國維和部隊、警察勉強維持,這里面中國發揮著巨大作用,但這也是耿爽代表如此憤怒的原因。
近30年來,聯合國安理會先后在海地部署了聯海支助團、聯海過渡團、聯海穩定團、聯海司法支助團,直到今天的聯海綜合辦公室,這些行動的花費總額已高達近80億美元,這些資金來自各成員國會費,中國在其中占有不小的比重。
(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和美軍聯合巡邏)
可是,海地的官員們卻將這些錢悉數裝入自己的口袋,能貪得一分錢都不給民眾,自己山珍海味都吃吐了,卻一口饅頭渣都不舍得給民眾,能把貪腐做到如此絕的地步,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做到。
而更令人中國人憤怒的是,海地一直都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性,卻和非法占據讓臺灣島的割據反動政權“建交”至今,可謂臺灣“至死不渝”的友邦典范。
但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直不計前嫌,積極投入力量支持海地的維和,從2004年10月開始,中國向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派遣維和警察合共1100余人次,到2012年11月結束。
期間,海地在2010年1月12日發生特大地震,近23萬人遇難,中國付出8名維和警察不幸犧牲的沉重代價,這是中國海外維和任務中傷亡最大的一次。
但我國維和警察仍堅守崗位,同時中國派出救援隊和醫療隊,并向海地提供了1.03億元人民幣的現金、物資和醫療援助。
而海地在2016年10月海地遭受馬修颶風襲擊后,中國也向海地紅十字會提供10萬美元緊急援助。
可是,海地根本就是外來援助的“無底洞”。這些錢卻全部被海地當局貪污,一分錢沒給民眾,連物資都被高價倒賣,大地震十年了,重建慢如蝸牛,大量民眾依然住在臨時窩棚里,在去年疫情爆發后,整個海地防疫措施和沒有差不多,1100萬海地人僅擁有124張重癥病床和8個正規醫院,及64臺呼吸機。
對于中國人民的善意,海地當局毫無感恩之心,甚至對于自己的金主臺灣當局也同樣毫不客氣,在去年3月,海地政府要求臺灣駐?!按怼眲钪巍?2小時”內離境,原因是劉與海地總統莫伊茲因故發生激烈口角。
本來大家以為海地會就此和臺灣斷絕所謂的“邦交”關系,但在蔡英文當局滿足了莫伊茲的勒索后,海地又把臺灣“代表”迎了回去。
其他臺灣的現存“邦交國”大多數已經想和臺灣斷交,臺當局的“金元外交”也不再好用,因為這些國家很清楚,跟臺當局這點“賄賂”相比,“改邪歸正”和中國大陸建交互通貿易那才是真正的經濟利益。
但海地這樣的國家領導人,根本不關心什么國家發展、人民福祉,純粹就是為了個人撈錢,那勒索可比經貿有用多了,甚至總統莫伊茲還想向中國大陸直接勒索錢財,我國當然不能慣著這種惡徒,自然是堅決回絕了。
(海地鄰國多米尼加2018年和中國建交)
海地對中國如此恩將仇報,以怨報德不說,自身狀況也沒有因外來援助而產生絲毫改善,而這些錢都是來自于每一個中國老百姓的納稅,因此,耿爽批判海地,建議該國在改善內政前不要繼續浪費國際支援,合情合理。
而且,海地現在的表現,是實實在在犯了眾怒,不止中國批判,包括美國、法國甚至越南都痛批海地。
此番海地問題既然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專題會議,正是因為海地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造成了極端惡劣的影響,侵害整個聯合國的利益,常任理事國不出手誰出手?網上一些公知和恨國黨陰陽怪氣說中國“干涉他國內政”,實乃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天天喊著“友邦驚詫”的家伙可以閉嘴了,我國沒有干涉海地內政,而是在聯合國框架內履行自己的國際義務,也不想讓中國納稅人的錢花得不明不白。
更何況,這個海地壓根也不是什么“中國友邦”!
參考資料:
局勢很簡單分《海地是個無可救藥的國家,再多的援助也拯救不了》
環球時報《海地要求臺駐?!按怼彪x境》
地圖帝《海地是怎樣一個國家?》
觀察者網《海地這個“美國后院”到底怎么了?》
開撩《哪些土可以吃?到底要怎么吃?》
高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