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這里是小播讀書,前面我用了36篇文章,介紹了我國著名的道家思想經典《道德經》。81篇《道德經》,上下傳承了2000多年,被無數人分享和解讀,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成為了中國人重要的文化基因,接下來,這一期視頻,我來談談《道德經》給了我一些啟發。
水在《道德經》里面出現了很多次,而且老子經常用“水”來隱喻道,一開始其實我還是很疑惑,為什么是“水”?不是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也不是花草樹木,為什么是水呢?后面慢慢我逐漸意識到,水有一些很重要的特性,是其他東西沒有的,而且整部道德經,很多智慧都可以通過“水”來連接起來,比如“柔弱”,“無為”,“不爭”等等。
水孕育了生命,是萬物之原,水對于大自然的一切來說,太重要了,是萬物存在的基礎。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被黑格爾說成是“西方哲學之父”,他提出的觀點就是“水是萬物之原”,其實就有水孕育萬物,生成萬物的意思。
其實,很多人懷疑,西方的古希臘哲學中,借用了很多我國古代哲學里面的概念,比如這個“水”,除了泰勒斯,古希臘另外一位重要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也提出“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其實也體現了中國哲學,尤其是《易經》里面的的“易”,也就“變”的核心本質,萬物流變;比如中國古代有五行“金木水火土”,而古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勒,亞里士多德提出的 “水火土氣”是世界的本原等等,這些概念和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很多人說古希臘哲學是近代西方學者杜撰的,尤其是在文藝復興時期,雖然一直沒有什么實際的證據,但我隱喻感覺到古希臘哲學中,很多概念來自于東方,其實西方近代哲學在黑格爾之前,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他們借鑒我們的思想并不是沒有可能。
好了,我們還是回到《道德經》,水除了是萬物之原的意思,水還是柔弱、不爭的特性,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道家思想,水的這些隱喻給了我幾個啟示:謙卑,利他、回歸本質,以及保持平和。水足夠謙卑,甘于處下,所以,才能匯集成江海,做人做事其實也是這樣,保持謙卑,留有余地,才是成大事者的必要品質。而謙卑的反面是自大,盲目自信,則是成事的最大障礙。
有人說,一個人要獲得真正的成功,要經歷兩次失敗,一次是無知,一次是膨脹。
另外,水足夠平和,水沒有意識,毫無榮辱得失之心,所以能做到絕對的平和,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西方哲學里面講意識、意志、理性,這些都是從人的角度來理解自然,自然沒有這些,水孕育了萬物,非常重要,但水并不知道這些,這是一種智慧,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我們很容易成為欲望的奴隸,成為情緒的奴隸,成為他人評價的奴隸,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說“他人即地獄”。水可以做到完全無私無欲,它能成就萬物,自己也不會有所損,反而越來越豐富,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就像溪流最終都會匯集成江海一樣。做人做事難度不是一樣的嗎?得失心太重,很容易顧此失彼,太自私,反而成為欲望的奴隸。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或者重要抉擇的時候,回到內心,問問自己,這個時候,水會怎么做呢?
如果說“水”還是“道”的具象表現,那么“無”字更抽象,但它更接近道家思想的本質,因為萬物都是從“無”來的,無字是道家思想本體論的核心,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在《道德經》里面有很多組合和內涵,無為、無用、無物、無憂、無私、無欲、無極等等,無字其實很反直覺,尤其是在今天的價值觀里面,我們常常強調有為,強調有用。但為什么老子要贊揚和推崇無為、無用呢?
無字給我的啟發是:保持空杯心態和不做任何預設。“無”的對立面是“有”,如果說無代表無限性,那么“有”當然就是“有限性”。這個杯子雖然很漂亮,很美,但是它只是所有杯子中的一個,是有限的,杯子的美和晚霞的美不一樣,杯子的美也是有限。有的人能力很強,經驗很豐富,在某個方面能獨當一面,但這也是有限的,這是一種“有”,其實我們很容易陷入經驗或者說能力的陷阱,能力越強,我們越有可能聽不進去意見,越不能做到空杯心態,老子說,杯子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它是中空的,房子之所以能住人,它是中空的。
關于有和無,老子在《道德經》里面做了一個很精彩的比喻,那就是“嬰兒”或者“小孩子”,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你可以做到像嬰兒一樣專氣致柔嗎?這是一種“無”的境界,嬰兒靠本能和天性生活,餓了就哭,困了就睡,毫不掩飾;前一秒還在哭,后一秒就可以破涕為笑,絲毫不覺得難為情;前一秒還在被爸爸媽媽打罵,后一秒就可以笑臉相迎,絲毫不覺得不好意思;嬰兒也非常專注,玩玩具可以瞬間沉浸其中,小孩子學習和記憶能力都很強,相反成年人很難做到這些,其實很多方面,我們都應該向嬰兒學習,成年人思想的束縛太多了,人情,道德,面子,社會規則,過去的固有認知都是我們的障礙,這些都是我們思想中的“有”,反而嬰兒沒有這些束縛,更接近于本真的狀態,接近“無”的狀態。空杯心態,放下執念,不做任何預定和假設,保持嬰兒般純粹的心境。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希望對你有點啟發,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馬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