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HelloMOTO!moto360二代智能手表開箱心水了很久moto360,正好看到張大媽上的資訊說是二代就要上市了,果斷去官網預約了~官網連接如下:因為是moto360第一次加入motomaker大家庭,所以官網預約的用戶,每人提供了10
Hello MOTO!moto 360 二代 智能手表 開箱
心水了很久moto360,正好看到張大媽上的資訊說是二代就要上市了,果斷去官網預約了~官網連接如下:
因為是moto360第一次加入moto maker大家庭,所以官網預約的用戶,每人提供了100元的抵扣券,可以在開賣當日官網定制時直接抵扣。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到開賣當天,說好10點開賣,結果到點刷新官網還是預約界面……同一時間京東和天貓都已經賣的熱火朝天了……為了100塊的羊毛,我忍 。期間因為擔心搶不到,在京東和天貓都下了一單(京東只賣男款很坑爹),還好在10點16分終于出現了開始定制的按鈕,果斷點進去!好吧,單位的破網,預覽圖片刷不出來 看不到搭配組合的樣子啊喂!直接默認好了,用抵扣券節省100塊,女款42mm玫瑰金實付1899元。直接交錢等發貨啦~
之后立刻收到了moto發來的郵件,提示下單成功,預計10月7日送達……10月7日…… 還要等待一個假期?。。?!沒辦法,為了100塊的羊毛,忍了 然后時間來到了9月28日,竟然收到了moto的發貨通知! 好嗨皮~而且發的順豐 看來放假之前收到還是大大有希望的!然而……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10月1日順豐才開始派件,我都已經放假回家了?。?這種近在咫尺卻吃不到的心情是如此的憋屈?。?!時間又來到10月4日,果斷開車到單位(家到單位往返50+km)去把心心念念的手表接回家 感謝我大天朝十一高速免費!
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拆! 暴力拆!moto的盒子真的是太結實了……
開箱照
盒子里有手表一塊,座充一個,帶插頭充電線一條,說明書,保修卡,安全與法律須知等內容。適配器的輸出是5V550ma
女款42mm表盤大小剛剛好,表帶16mm比男款42mm的20mm表帶略窄,看起來也更舒服,玫瑰金色整體感覺很舒服,表帶手感較好,就是表盤本身比較厚實,側面看略顯笨拙。
手表正面和背面均貼有貼紙,正面的就是上面的假表盤,背面是帶有moto logo的一張透明貼紙,非常不好撕下來……最后用膠帶粘著撕的……撕下來以后就看到了中間測心率的地方啦~圓圓的~
按照說明書提示,首先要充電,可是在未開機的情況下,直接開始充電后,會直接跳出初始設定界面而不是電量顯示,雖然界面會根據手表的狀態自動調整是否橫屏(圓滾滾的哪有什么橫豎屏啊喂! )但是還是看著別扭,所以打算先設置完再說。說明書提示需要到樂商店下載相關手機應用……這里請允許我吐槽一下……樂商店(更新以后叫應用中心)直接搜索Android wear毛線都木有!只有一堆常用軟件,據說是可以直裝的……因為之前看張大媽家另一篇開箱提到說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還小擔心了一下。嘗試著從豌豆莢下載了Android wear客戶端后,發現是完全可以用滴~
順便開機畫面是美美噠~
開機之后的第一個界面非常有意思,一開始我以為就是中文界面的設置,后來發現是多國語言滾動的,想用哪個國家的語言就用哪個國家的 就是這么任性!這個實在是不會轉過來……湊合看吧……
選擇完國家和語言以后,就會提示需要充電了,手表初始連接的時候要求電量要至少有50%
剛好可以試試座充,把手表放到充電器上,會提示至少需要50%電量才可以繼續進行,最底下有顯示目前充電的實際數值
充滿以后也會有提示可以繼續下邊的設定了。這里要提一句,上圖背景黑色的那張是手表自動進入待機模式的狀態,當一段時間不用之后,都會自動進入該狀態,這個時候任意方向滑動表盤都可以喚醒手表。另外充電底座最下邊有一個小小的提示燈,當充電的時候,等就會亮。
在這里建議最好充滿電再繼續操作,雖然要求電量只有50%,但是一旦電量低于50%,它就會提示需要充電才能繼續操作,所以還是多充一會兒,充滿再繼續進行比較好。
接下來就是繼續設置了,從右往左滑動繼續初始化設定操作,這個時候就進入了連接手機的階段了,一共三個步驟,①配對手機②下載應用③在應用中連接手表 先配對手機再下載應用?按照這個步驟嘗試了一下,發現在客戶端里搜索不到手表,后果斷取消配對,直接在Android wear里搜索,一下子就搜索到并成功連接
連接成功后會有更新和同步提示,等待幾分鐘之后就可以正常使用啦~
最后的最后,還有一些東西需要補充一下。最后連接手機的步驟里,后來找到了Android wear中國版,在wearaday里找到的……把手表恢復出廠以后嘗試連接中國版,發現跟上述用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手表自帶的可憐的幾個應用以外,毛線都沒有!連微信都沒有!界面上顯示可以下載的軟件也少之又少(和樂商店里moto手表專區的內容是一樣的),而且很奇怪依舊沒有微信,手機里已經安裝的軟件也不識別……果斷放棄。 還是用中文版好一點……最起碼微信識別了……
何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