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豪爵和日系合資品牌,為什么不造正三輪車?文接上回。既然豪爵和日系品牌不造大排量玩樂車型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和技術受限,那么市場需求量更大,技術門檻較低的正三輪車市場,為什么也見不到更注重通路和實用車型的豪爵和日系合資品牌呢?眾所周知正三輪燃
豪爵和日系合資品牌,為什么不造正三輪車?
文接上回。既然豪爵和日系品牌不造大排量玩樂車型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和技術受限,那么市場需求量更大,技術門檻較低的正三輪車市場,為什么也見不到更注重通路和實用車型的豪爵和日系合資品牌呢?
眾所周知正三輪燃油摩托車因為實用性高,在整個農用市場上的占比也是比較大的,尤其在前幾年還沒有電動三輪車的時候,宗申,隆鑫,力帆,大運,大陽,銀鋼等自主品牌都推出了旗下的相關車型,并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我是騎士分享感謝您的關注點贊加轉發!
就算是現階段以上品牌的整車銷量數據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三輪車的貢獻。并且目前燃油三輪車的市場占有率仍然保持在了11.62%,它的占比幅度要比通路車中的彎梁車還會高一些,這表明這類車型的市場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
既然還有這么大的一塊蛋糕,對于熱衷于通路和農用車市場的豪爵和日系合資品牌,顯然還是會有不小的誘惑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們的無動于衷呢?難道是它們忙得不可開交,根本就顧不過來嗎?顯然不是,下文會給出答案。
目前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燃油正三輪摩托車,車體的大小和發動機排量會形形色色,但它們在技術水平上其實并沒有太大的突破,依然沿用了早期的頂桿發動機,只不過在這個基礎上,將排量從原來的125和150提升到了現在的175,200,250等等。
在這種技術規格并不高的前提下,這類車型的故障率是非常高的。再加之正三輪摩托車主要以干粗活為主,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超載或者操作不當的現象,就會很容易造成發動機損壞。如此高的故障率表現,是主流頭部品牌所無法接受的。
我們試問一下,豪爵最拿手的是什么,無非就是品質靠譜的口碑,而日系合資品牌之所以會被大家追捧,也是基于它們良好的穩定性。
但在正三輪摩托車發動機技術無法突破的前提下,輕易隨大流雖然短期內能夠賺到一定的快錢,但也會很容易砸了自己的牌子,所以它們是不會如此之不愛惜羽毛的。
而目前的很多自主品牌因為對于三輪車市場的過度投入,多多少少也凸顯出了這種弊端,比如聊起某些品牌的摩托車,有些車友就會嗤之以鼻,而這里的原因主要就在于自從他們使用了該品牌的三輪車,無一例外的就和我們的維修小哥成為了人生摯友。
但市面上目前的三輪車整體的水平也就那個樣子,在使用過程中,不可能不出現燒摩擦片,拉缸或者直接粘缸的車型,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因為從技術上它們根本就沒有解決,因為速度慢,負重大所導致的這種極容易出現的故障。
即便是豪爵這樣的品牌,它也沒辦法保證旗下的車型能夠百分百不出故障,就算你采用高端的零件,因為本身的技術水平已經擺在那里,它根本就無法滿足三輪車對于穩定性的要求。
所以與其讓三輪車砸了自己的牌子,還不如安分守己的去經營通路車。雖然這樣自己的車型布局會少一些,也錯失了一塊蛋糕,但對于品牌的長足發展反而會更有幫助,畢竟國產摩托車品牌樹立一個品質靠譜的形象是不容易的,如果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去破壞了這個形象就會得不償失。
所以說,三輪摩托車的市場需求量雖然很大,但它不符合豪爵和日系合資品牌的戰略布局,這類車型雖然看著很簡單,但事實上對于技術的要求和穩定性的需求更高,如果在這方面沒辦法突破,這些大佬們絕對是不會輕易進入的,因此這里不是它們忙不過來,而是根本就找不到均衡點。
本文內容會全網發布,請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如果發現惡意轉載,必將維權到底。
何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