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汽車市場的銷售量一直在逐年攀升,直到2018年才出現了2.8%小幅下滑,但仍然能保持2808萬輛的新增。當車企們帶著“偶有虧損是正常”的心態,進入2019年之后,發現情況遠沒有想象中那么樂觀。突如其來的“車市寒冬”,讓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汽車市場的銷售量一直在逐年攀升,直到2018年才出現了2.8%小幅下滑,但仍然能保持2808萬輛的新增。當車企們帶著“偶有虧損是正常”的心態,進入2019年之后,發現情況遠沒有想象中那么樂觀。突如其來的“車市寒冬”,讓曾經狀態火熱的品牌“行走在冬夜的冷風中”。
古人云“亂世出英雄”,這句話放在今年的東風本田身上在合適不過了。憑借著合理的產品布局和價格政策,使得東本逆勢而上,成為了為數不少、銷量同比增長的車企。不但如此,東本自6月起,反超了壓制其多年的廣汽本田,兌現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言壯志。
在東風本田旗下的各款車型各司其職,且都有上佳表現的情況下,曾經熱賣的杰德并不是一帆風順。據有關數據統計,截止今年7月份,杰德的銷量為11116臺,這個數字僅為18年總銷量的四分之一。這也意味著,即使杰德能在“金九銀十”和“年末甩賣”中發力沖刺,仍很難將下降幅度縮小至50%。
曾在利用跨界概念,在市場上表現突出的“奶爸神車”,為何不但沒有借助東本的“逆襲”更上一層樓,反而不斷被最近才涌現出來的“新秀”超越呢?筆者認為,杰德的狀態之所以一落千丈,原因在于其落后的產品更新。
誰與幽人暖直身,筠籠沖雪送烏薪
君只見現款思域在市場上大殺四方,卻往往會忘記幾年前,曾被同根同源的杰德“救過一命”。作為一臺全球車型,思域并不像卡羅拉一樣,每一代車型在其他地區的表現出色的同時,國內的銷量同樣保持穩定。而國內馬路上出現率較低的九代思域,就是最好的例子。
九代思域于2011年9月在國內上市,其銷量相比“名利雙收”的八代思域,卻有著天差地別。原因在于,其內外飾和動力表現與八代思域過于相像,因而被國人詬病“誠意不足”,使得消費者紛紛傾向于,選擇優惠幅度更大的八代思域。
九代思域可謂是逆水行舟,隨即就被老對手抓住了弱點,發起了猛攻。趁其不思進取之時,大眾開始大范圍地推廣“TSI+DSG黃金組合”的緊湊級車型,并加以有針對性的營銷和宣傳,從而與九代思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贏得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內憂和外患,使得在北美賣得火熱的九代思域,在國內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癥狀”,其銷量沒有任何起勢的跡象。眼看著思域這塊“金字招牌”,已經無法作為主力,鞏固東本在緊湊級轎車市場的地位了。于是東本決定主動求變,利用思域的生產線,在2013年“研發”出了一臺與思域取向不同的跨界車型——杰德。
杰德,無疑是東本就救市之舉,它采用了八代思域的機械結構為原型改造,與八代思域共用底盤結構、動力總成,但被重新設計的車身覆蓋,成為了一臺偏向于家用取向的“MPV”。通過優化了車廂空間,乘坐質感及采用九代思域內飾為基調,配以六座選配,成功彌補了當時該級別跨界車型的空白,讓初代杰德一戰成名。
尤其是對于當時基數較大、購車逐漸變成剛需的“80后奶爸”來說,在當時合資MPV價格較高、國產MPV品牌影響力不足的情況下,用20萬以內的預算,能購買一臺實用性與MPV相仿的合資車型,不僅能滿足一家老小的出行需求,還能享受到窩心而靠譜的合資品牌產品,讓杰德成為了繼十代思域面世之前的救市明主。
東本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造出”了杰德,卻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杰德的熱賣不但填上了九代思域銷量上的“窟窿”,還在15年以“中國特供車型”的身份,被本田返銷到了日本,為東本贏得了“為國爭光”的美名。
“吃水不忘挖井人”,縱然杰德依靠著自己獨特的產品力和定位獲得了成功,但歸根到底還是離不開思域給其提供的幫助。沒有了思域的內外飾設計、動力總成和底盤作為基礎,杰德在人們眼中只會是虛有其表的存在。
雕欄玉徹已不在,彼時朱顏漸老衰
時間推移至2016年年底,十代思域如切樹倒根一般,將老款思域進行了一次徹頭徹尾的更新換代,從而將其產品力推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在同級別車型中傲視群雄,成為了當時罕見的需要“加價等車”的車型。而杰德當時的產品力,卻依然與老舊的九代思域看齊,但因與其定位相似的競品太少,仍保持著不錯的銷量。
無奈后期的杰德車型,沒有經過積極推新換代,僅僅采用輕度改款、換CVT變速箱的優化等,讓杰德這位“后起之秀”秉承了九代思域的市場行為,正當同級別車型正鉚足勁頭推陳出新之際,沉醉著舒適圈的杰德沒有太多提升自己硬實力的動作,因而在市場競品不斷通過新車型卷土重來之際,杰德亦開始迎來了高山低谷。
于是,市面上那些曾經被杰德壓制過、以及與杰德看齊的車型,都鉚足勁兒進行了全面的更新換代。無論主將新時代“家轎”代表作的雪佛蘭沃蘭多,還是品牌逐漸被國人認可的國產MPV,在性價比和產品力方面,都比守舊的杰德要高出不少。
不斷在競爭中落敗的杰德見勢不妙,趕緊在今年3月份進行了改款,可改款的內容可謂是“自取滅亡”。新款杰德不但沒有改善令人詬病的內飾設計,還大面積取消了賴以為生的六座車型,僅在17款車型以及售價高達17.99萬元的頂配中提供。
另外,盡管新款杰德為了改善動力贏弱的缺點,提供了1.5T的車型,但其車型價格都是15萬起步,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國產MPV車型,以及合資品牌緊湊級車型,因而在產品力平庸的情況下,在性價比方面根本無法與對手們相提并論。驕傲自滿的杰德,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徹底地敗下陣來。
結語:
有人說,作為一臺曾經“救市”的車型,杰德已經完美地完成了任務,而如今思域已經全面復蘇,它也是時候功成身退了。的確,失去了六座特色的杰德,已經無法滿足“奶爸”們的需求了,所以不值得東本花更多的精力和資金,重新再做研發和生產了。
但是原地踏步,只會讓東本像杰德一樣走下坡路。加上在需求越來越大的MPV市場上,東本一向沒有廣本那么志氣高昂,有著奧德賽車型作為門面;東本只能靠著入市較遲的MPV車型艾力紳,十分掙扎求生存。所以筆者認為,東本需要推出一款價格更親民的緊湊級別MPV,在填補細分市場的空白的同時,彌補艾力紳銷量上的不足。否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MPV的市場份額,被其他車企一點點吃掉。
劉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