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老齡化的不斷增長,正在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化的現象。有數據已經顯示,國內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了2.64億人,占總人口數量的18.7%,人年紀一大,遇到的問題也就越多,比如看病問題,還有一旦離開這個世界之后,身后事的問題,對于經濟
前言
老齡化的不斷增長,正在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化的現象。有數據已經顯示,國內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了2.64億人,占總人口數量的18.7%,人年紀一大,遇到的問題也就越多,比如看病問題,還有一旦離開這個世界之后,身后事的問題,對于經濟實力比較普通的家庭來說,都是比較難解決的。有些地區(qū)已經開始推出專門的定制型惠民醫(yī)療險,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解決老年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而針對參保人員的一些喪葬補助,則是更好地解決了老百姓對于身后事的擔憂。
來看看今年國家對于喪葬補助金的改變都有哪些
喪葬補助的許多政策都和養(yǎng)老保險比較相像,比如社保和喪葬補助等都屬于是社會福利型補貼的一種。這些福利在發(fā)放中,國家基本上是不會統(tǒng)一價格標準的,而是按各地情況的不同來分配,每個地區(qū)的補助標準都是不一樣的。
這是因為大部分地區(qū)的補助金都是由地區(qū)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基數,再來衡量出各地的補貼究竟要給多少。
在原來喪葬補助金的基礎上,新的補助金計算標準有所提高,國內補貼價格基本都維持在了5000元/人的標準以上,不過也是有特例的,比如上海、北京、浙江等地作為一線城市的代表,他們的計算標準可以算得上是各地數據之中最高的了,今年這些地區(qū)的補助金分別為上海地區(qū)12740元/人,北京地區(qū)12600元/人,浙江地區(qū)10450元/人。而屬于比較偏遠,地廣人稀的黑龍江地區(qū),這類補助金的標準就低了很多,但也有5186元/人。
總體來說,今年的喪葬補助金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有所提高,這個提高的幅度也是比較可觀的。而且這一數字在未來也會隨著老百姓收入的提高,社會發(fā)展,生活水平的進步而持續(xù)上漲。畢竟火花費用、墓地費用也在連年上漲,這項補助不提高,恐怕就會變成老百姓眼中的一根“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還有一個好消息!
國家推出惠民性質的醫(yī)療險
這種類型的保險一般情況下,屬于正常范圍內的疾病都能報銷,有的地區(qū)會專門推出部分高額的特藥保障,讓老百姓不要“因病成貧”。但這種險是屬于社會福利類的,和普通的商業(yè)險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江西地區(qū)推出的衛(wèi)惠保,山東地區(qū)的齊魯保。
這類保險的優(yōu)勢是比較明顯的,首先,它的投保條件很寬松,門檻又很低,參保人在投保后就可以開始使用,沒有任何等待期。其次,它對年齡、職業(yè)、重癥患病史基本沒有限制,這是很多商業(yè)保險都做不到的。最后,它的價格比商業(yè)險低了不止一點點,還支持綁定個人的醫(yī)保賬戶,一個人就可以為全家進行投保,沒有多余的開銷負擔。
為了可以讓,每個老人都能安度晚年,國家每年都在安排養(yǎng)老金進行上漲,而且額外會對偏遠地區(qū)和貧困群體有政策上的傾斜,這都是一個很好的信號,把退休后的各種問題,尤其是為個人的喪葬問題提供了保障。避免太窮葬不起這類現象的出現。
而且這一改革還有收款途徑上的改革,眾所周知,我們已經進入到了電子支付的時代,隨著全國社保的聯網和社保卡的更新換代,我們對于喪葬費用的結算也推陳出新,不再是死板的,帶上各類證明去社保、銀行、公安一遍一遍地跑,只需要到辦證大廳,或市民服務中心去,一切手續(xù)都可以在一個地方統(tǒng)一辦理,最后會由專門的社保賬號打到申請人的卡上,大大地減少了辦事的時間,提高了辦事的效率。
總結
早幾年大家的保險意識都很弱,很多人不愿意保險,甚至覺得不吉利,年紀大了再想參保可選擇的范圍就變得相當狹窄了,隨著社保的普及,還有惠民性質的醫(yī)療險推出,國家正在慢慢地完善這一缺口,如果個人還未買這種類型的醫(yī)療險,建議可以去地方的社保咨詢一下,如果還是可以達到購買的基本健康條件的話,早買還是比晚買要好太多。而且社保也千萬不要落下,除了養(yǎng)老金,醫(yī)保,現在在喪葬補助方面的補助標準正在提高,如果因為沒有交社保,而錯過這些福利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