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八十回里出現了一個人物,叫做王一貼,這是個很特別的人物。自從70回黛玉建桃花社開始,一路下來全是風聲鶴唳。尤其是血洗怡紅院后,司棋撞墻、芳官出家、晴雯下線、香菱病危,大批姐妹離散,大觀園到處是柳折花殘。這還不算,被虐待的迎春也哭著回家來,其
八十回里出現了一個人物,叫做王一貼,這是個很特別的人物。
自從70回黛玉建桃花社開始,一路下來全是風聲鶴唳。尤其是血洗怡紅院后,司棋撞墻、芳官出家、晴雯下線、香菱病危,大批姐妹離散,大觀園到處是柳折花殘。
這還不算,被虐待的迎春也哭著回家來,其實她也快下線了.......這時候的劇本氣氛,簡直壓抑到令人窒息。
就在這遍地哀鳴的背景下,跟賈府八桿子打不著的王一貼出現了。
這個貌似打醬油的小角色,跟主流劇情完全不同,他很輕松、很幽默,在紅樓后半部分里,算是難得一見的搞笑點。
不過這里有個很嚴峻的問題:
本書一共留存了八十回。以個體命運起始于香菱,又結束于香菱這一點來看,從這里一刀砍斷是故意的,絕非無心所成。
那是說,第八十回太重要了!作為斷本的收尾,跟開篇一樣,具有不可言說的深遠意義。
在這樣重要的時候,寫一個跟劇情沒啥聯系,跟賈府沒啥瓜葛的江湖術士,匆匆飄過,作者用意何在?僅僅為了博人一笑,輕松一秒嗎?
顯然不可能的!
事實上曹雪芹很擅長悲中作喜、苦中作樂,也擅長樂中生悲。但所有這些,都不是僅僅調節氣氛,而是為了諷刺挖苦!
每一個氣氛反轉中,都包著最好的辣椒粉。
01 王一貼和他的狗皮膏藥
王一貼有句臺詞說:“沒當家花花的,膏藥從不拿進這屋里來的........
【沒當家花花的】,這個詞聽上去是不是有點耳熟?嘿嘿,對啦,卓語已經統計過了,在紅樓夢里這個詞一共出現了三次。
27回里王夫人駁斥寶玉胡謅的藥方:
“阿彌陀佛,不當家花花的!就是墳里有這個,人家死了幾百年.......
25回馬道婆對賈母說:
"還怕哥兒禁不起,倒折了福。也不當家花花的........
不當家花花的,據說是東北口語,反正賈府里只有王夫人說,看樣子不是什么流行語。但馬道婆也說過,最后收尾這回王道士又說一次。
馬道婆是何種人物,不用我多說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巫婆,良心大大的壞了!
王一貼盡管貌似沒啥惡毒,可他自己承認賣了一輩子假膏藥,完全的江湖騙子。賈府下人能當面罵他“油嘴的牛頭”,其人品人格,也可見一斑了吧。
更關鍵是,這兩人職業是一樣的哦,念同一本經,拜同一尊像啊!
這就有意思了,【不當家花花的】是這路人的口頭禪嗎?反正曹雪芹從不隨便用詞,他這樣安排,您能說沒點用意?
再接著看:馬道婆是寶玉的干媽,王夫人是寶玉的親媽。王道士姓王,王夫人也姓王。
有意思吧——為啥每個跟王夫人語出一致的人,都要跟她有點共同點?你不要跟我說,純屬巧合吧!
馬道婆和王一貼,都是欺騙眾生的神棍,而賈府里最喜歡供養、結交神棍的人是誰?王夫人!看,他們信仰一致(都是假修行),靈魂一致。
馬道婆和王一貼,打著神的旗號,其實專干殘害生靈、騙人錢財的勾當。賈府里每天手拿念珠吃齋念佛,但卻最擅長滿手沾血、滿盆攢錢的人是誰?王夫人!看,他們的人生模式一致。
馬道婆和王一貼,跟普通的壞人不同,普通人干一次壞事可能就被繩之以法,而他們卻有信仰大旗的保護,就算吃過虧的人都對他們無可奈何,頂多遠離他們好了。
而在賈府里,可以隨心所欲把內心的愚昧嗔恨惡毒都變現,不受約束的是誰?王夫人!看,角色又是一致的。
王一貼的狗皮膏藥,一向自稱包治百病,吹的神乎其神。那就是王夫人腦袋里的狗屁管理經!她目所能及都是教壞寶玉的人,總以為只有自己出手,才能維持大局。
殊不知,她每出手都是狗皮膏藥,粘到哪里哪里皮爛,粘到哪里哪里惡心。
再延伸一步,狗皮膏藥就是程朱理學,就是腐朽的社會制度,封建統治者自欺欺人的所有招數。
至于馬道婆的神符是什么,大家可以自己去想想,我就不揭露了。
反正的反正,曹雪芹拿馬道婆王道士來影射王夫人,這筆法毒到極致啦!
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巫婆、老牛頭、人面獸心、江湖騙子,就是那個千人尊萬人敬,左右賈府內帷命運的人——王夫人!
我知道看到這里,一定又有人呲牙咧嘴了:你們瘋了嗎?作者寫的有這么復雜嗎?
呵呵,面對這種讀者什么解析都無力。不過我可以給大家提供個信息,江蘇省已經連續13年高考試卷涉及紅樓夢,去看看那些考題和答案吧。
以今年為例,考題是:
《紅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眾人聯句,起句為王熙鳳所作,她說,“你們別笑話我,我只有一句粗話”,“就是‘一夜北風緊’”。請結合這句詩,簡析王熙鳳的形象。
簡答題,共六分。官方給出的參考答案是:
答案:詩句淺白,表明其學識淺薄;詩句能領起全篇,表明其聰明穎悟,有一定領導才能;詩句意境肅殺,表明其心懷憂懼。
每答對一個方面,給2分。
怎么樣,資深紅迷們有多少能得全分?尤其是最后一點,有幾人想到?
文盲王熙鳳隨便嘔了一句,如果我說她這話里有含義,還不被某些粉罵死?可是官方答案就是這樣哦。她是隨便嘔的,不代表曹雪芹隨便好吧!
無關緊要的地方都不隨便,到了八十回這么肅殺、這么壓抑、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反而隨便搞搞笑,毫無寓意嗎?
02 天齊廟和猙獰神鬼
下面跟隨卓語來細品這段故事。
次日一早,梳洗穿帶已畢,隨了兩三個老嬤嬤坐車出西城門外天齊廟來燒香還愿。這廟里已是昨日預備停妥的。寶玉天生性怯,不敢近猙獰神鬼之像。
這天齊廟本系前朝所修,極其宏壯。如今年深歲久,又極其荒涼。里面泥胎塑像皆極其兇惡,是以忙忙的焚過紙馬錢糧,便退至道院歇息。
天齊廟是王一貼的地盤。王一貼既然影射王夫人,那天齊廟就影射王夫人居住的榮禧堂。
書中大面積的描寫過榮禧堂,格外突出其恢宏高大、軒昂壯麗,正堂陳設更是天威萬丈,反映出榮國公當年的顯赫,可謂如日中天。(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搜索卓語微頭條《紅樓夢細節解密:榮禧堂》)
而這里寫天齊廟是:本系前朝所修,極其宏壯。兩個特點都跟榮禧堂一樣。
如今年深歲久,又極其荒涼——這句悲劇了,說明什么呢?這就是賈府,當下的賈府啊!被王夫人管了若干年,糟蹋成這樣子。
當然,賈府之衰不是她一個人促成的,但作為家產管理者、賈府的執行董事長,起碼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吧。
里面泥胎塑像皆極其兇惡——這句就更悲劇了,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即便如此還要面露兇惡,唯恐天下不亂。這是影射賈府里上竄下跳的當權派。
猙獰神鬼之像——王一貼成天就守著這些東西,反過來說,這些東西便是王一貼的全部世界。這是影射王夫人,內心深處全是猙獰惡鬼。
燒香還愿——寶玉來這里還愿,還什么愿呢?晴雯被攆走后寶玉大病一場,如今病好了需要謝謝神,所以來還愿。然而病因何而起呢?不就是這些猙獰神鬼搞出來的嗎?
如今反而要來謝恩,這是影射寶玉無奈的命運。在君權父權的壓制下,他無路可逃。父母之命永遠是正確的,永遠要無條件順從。即便是傷天害理、喪心病狂,也要俯首聽命、感恩戴德。
03 膏藥和面筋
一時吃過飯,眾嬤嬤和李貴等人圍隨寶玉到處散誕頑耍了一回。寶玉困倦,復回至靜室安歇。眾嬤嬤生恐他睡著了,便請當家的老王道士來陪他說話兒。這老王道士專意在江湖上賣藥,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這廟外現掛著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備,亦長在寧榮兩宅走動熟慣,都與他起了個渾號,喚他作“王一貼”,言他的膏藥靈驗,只一貼百病皆除之意。
當下王一貼進來,寶玉正歪在炕上想睡,李貴等正說“哥兒別睡著了”,廝混著。看見王一貼進來,都笑道:“來的好,來的好。王師父,你極會說古記的,說一個與我們小爺聽聽。”王一貼笑道:“正是呢。哥兒別睡,仔細肚里面筋作怪。”說著,滿屋里人都笑了。
言他的膏藥靈驗,只一貼百病皆除之意——后面王一貼自己說了,他壓根沒什么藥,都是騙人的。那為啥賈府人都說他的膏藥靈呢?
呵呵,兩個字就可以解釋:愚弱!
愚昧智弱的人都是如此。邪教神棍如何大行其道,大家去了解下就行了。
賈府一眾人等為何如此愚弱?這里有兩層含義,首先王一貼這種神棍,是王夫人的最愛,賈府人誰敢不趨之若鶩?
其次他影射了王夫人。眾人面對王夫人時,誰敢說過真話,還不都是馬屁精,山呼萬歲?在權力的高壓下,眾生都是愚弱的!
肚里面筋作怪——面筋作怪,就是面蟲作怪,跟肚里的蛔蟲一個意思。誰是寶玉肚里的蛔蟲?
“花解語”是上過回目名的,別管是否真解語,反正賈府人都認定她最了解寶玉,最能做寶玉的蛔蟲。更關鍵是“作怪”二字,寶玉病因源于怡紅院血洗,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是誰,大家都明白的。
所以,眾人哄笑那肚子里作怪的面筋,便是指襲人。曹雪芹很擅長暗罵解恨。
04 其效如神
寶玉也笑著起身整衣。王一貼喝命徒弟們快泡好釅茶來。茗煙道:“我們爺不吃你的茶,連這屋里坐著還嫌膏藥氣息呢。”王一貼笑道:“沒當家花花的,膏藥從不拿進這屋里來的。知道哥兒今日必來,頭三五天就拿香熏了又熏的。”
寶玉道:“可是呢,天天只聽見你的膏藥好,到底治什么病?”王一貼道:“哥兒若問我的膏藥,說來話長,其中細理,一言難盡。共藥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際,賓客得宜,溫涼兼用,貴賤殊方。內則調元補氣,開胃口,養榮衛,寧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則和血脈,舒筋絡,出死肌,生新肉,去風散毒。其效如神,貼過的便知。”
寶玉道:“我不信一張膏藥就治這些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可也貼的好么?”王一貼道:“百病千災,無不立效。若不見效,哥兒只管揪著胡子打我這老臉,拆我這廟何如?只說出病源來。"
這段里主要描寫了王一貼自吹自擂,把膏藥吹得神乎其神。
不過呢,曹雪芹從來不會浪費筆墨。只為鋪墊個膏藥,一句話即可,哪里需要圍繞著它,拖拖拉拉搞這么一大段。
君臣相際,賓客得宜,溫涼兼用,貴賤殊方——大家仔細聽聽,覺得耳熟嗎?如果你什么都沒想到,說明歷史書看的太少了。
這些都是封建社會的官方措辭,每當統治者吹捧所謂的正統文化時,都用這套——在禮樂賓服之下,自然會四海宴清、八荒率職。
只不過,這種上下各得其所的美好藍圖,一直都只停留在文字里,朝朝代代相傳。
當然,本文沒空談論它的虛偽無聊,只想告訴大家曹雪芹干嘛嘚吧嘚吧寫這么一大段。
其效如神,包治百病,影射的是封建統治者自詡的治國理念和制度。不過事實很打臉,其實啥都治不了,全騙人的!
打臉到什么地步呢?
茗煙說“連這屋里坐著還嫌膏藥氣息呢”,王道士就說自己從不把膏藥拿進屋里。你看,不僅外人嫌棄膏藥,制膏藥的人,自己也嫌棄。
既然包治百病,應該愛若珍寶啊,放鼻子上聞聞也是好的嘛。干嘛人人嫌棄,如避蠅臭呢?這叫什么事啊!
只管揪著胡子打我這老臉,拆我這廟何如?——
看懂紅樓后,你會非常驚異于曹雪芹的膽量!他真是滿身反骨,一腔憤懣啊!
這是句典型的罵人話,不僅罵王夫人,而且把普天下如王夫人一類的統治者都罵死了!天齊廟,也就是齊天廟,那不就是指天子的廟堂嗎?不是代表君權神授嗎?
看看王一貼說的:揪著胡子、打我這老臉、拆我這廟.......艾瑪,想想這畫面都過癮。
再回思下作者所處的時代,矮油,感覺膽戰心驚的,要多大的膽才敢這么寫?好在乾小四沒看出來,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反過來站在曹雪芹的角度看,盡管罵出來是很爽,但也是一場撕心裂肺的痛楚。
想想那一個個下線的美好生命吧,想想那一個個被撕裂的靈魂,全都是那個黑暗社會的犧牲品!臨到八十回,盡管不是大結局,但已經跟結局差不多了。
過盡千帆都是苦,一腔憂憤向誰訴?!
這個時候的作者,該是怎樣的心情,怎樣的恨。站在這個角度就可以理解他,無論怎么罵,罵死那些權勢者也不為過。
所以,王道士這段故事,可不是開胃小菜,而是最后的包圓湯、收底酒。里面字字句句都是影射。
前半部分主要罵當權者,后半部分主要罵勢利小人。本文限于篇幅,只給大家解析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下回解析,敬請期待。
【注】87版紅樓夢秦顯家的和王夫人,是一個演員扮演的。導演選演員很有眼光。
但遺憾的地方也很多,比如不理解王道士的價值,對天齊廟里泥胎塑像皆極其兇惡,完全無表現。對原著中所有殘酷的真相,都進行了弱化或刪改。
整體是削弱思想性,只表現富貴生活。
卓語將在頭條號里持續不斷的解讀紅樓原著,引領讀者細品其中玄奧。敬請關注卓語,等待精彩更新。
#紅樓夢# #文化# #曹雪芹# #王夫人# #賈寶玉#
高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