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無意外的話,三星在2022年依然不會發(fā)布冠以GalaxyNote系列之名的新機。GalaxyNote系列誕生于2011年,往后的近10年時間里,Note曾樹立了商務手機的標桿,也經(jīng)歷過電池安全事故的丑聞,最終這個開辟了大屏手機先河的系列在
如無意外的話,三星在 2022 年依然不會發(fā)布冠以 Galaxy Note 系列之名的新機。
Galaxy Note 系列誕生于 2011 年,往后的近 10 年時間里,Note 曾樹立了商務手機的標桿,也經(jīng)歷過電池安全事故的丑聞,最終這個開辟了大屏手機先河的系列在 2020 年的夏天停下了更新的腳步。
▲ 左 S21 Ultra,右 Note 20 Ultra 圖片來自:Gsmarena
對此,三星并沒有給出太多的解釋,但將 S 系列與 Note 系列歷年的機器放在一起對比,便不難找出其中的原因:Note 系列的屏幕尺寸已接近單手握持的極限,而屏幕尺寸穩(wěn)步增長的 S 系列已后來居上,折疊屏 Fold 系列又接任了拓寬手掌價值的重任,兩面包夾之下,Note 變得有些尷尬。
三星需要為這個曾經(jīng)的高端系列找到一個新的定義或者形態(tài),讓其延續(xù),Note 到底是什么?經(jīng)過近兩年的探索,三星似乎找到了答案。
無處不在的「Note」
人們最早意識到 Note 系列可能地位不保,是在 Galaxy S21 Ultra 發(fā)布之后。
Galaxy S21 Ultra 是 S 系列首臺支持 S Pen 的機型。盡管從外觀上看,此 S Pen 與 Note 的內置型 S Pen 相去甚遠——它不僅體積大上一圈,還需要搭配一個臃腫的手機殼使用,但這也預告了 S 系列吞并 Note 系列的可能性。
和 Note 不同的是,S21 Ultra 的 S Pen 并非隨機贈送,用戶需要額外購買筆和一個可收納筆的手機殼才能使用,額外的硬件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勸退了不少沒有手寫剛需的用戶。
好在 S21 Ultra 在手寫體驗上還是能做到 Note 系列的水平,支持 4096 級壓感的 S Pen 在 S21 Ultra 同樣帶來了細膩、逼真的書寫感受,而像熄屏筆記、懸浮預覽等在 Note 系列上備受好評的功能也被帶到了 S21 Ultra 上。
唯一遺憾的是,這支 S Pen 并沒有內置電源,不能通過藍牙連接實現(xiàn) Note 上的「魔杖控制」。
在 2021 年的下半年,折疊屏 Fold 系列的新旗艦 Galaxy Z Fold3 也宣布了對 S Pen 的支持,用戶終于可以在這塊展開 7.6 英寸的大屏上用筆書寫,進一步發(fā)揮折疊大屏的生產(chǎn)價值,這對三星而言是一次不小的技術突破。
和在 Note、S 系列上實現(xiàn) S Pen 書寫不同,F(xiàn)old3 為了實現(xiàn)折疊而采用的柔性屏要柔軟且脆弱許多,S Pen 堅硬的硅膠筆頭輕易地就能劃花屏幕,而書寫的壓力還有可能對內屏造成破壞。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三星在「紙」和「筆」上都下足了功夫。首先是在屏幕上加入了一層 PET 薄膜,讓屏幕的耐用性提高了 80%;為了實現(xiàn)對 S Pen 更好的定位,以及適應有折疊需求的屏幕,三星在屏幕下加入兩張切開的數(shù)字化儀,以通過電磁共振確定筆的位置。
專為 Fold 系列設計的 S Pen 也與其他的手寫筆有所差別,其筆尖采用了采用了圓形橡膠的設計,而且末端還有彈簧讓筆尖可以伸縮,以減少筆尖對屏幕的壓力。
而在最新發(fā)布的 Galaxy S22 Ultra 上,S Pen 也是耀眼的主角。過去三星用更清晰的屏幕、更強大的攝像頭劃分 S 系列的「大杯」與「超大杯」的功能差異,而現(xiàn)在 S Pen 也加入了「超大杯」豪華套餐。
也許是三星聽到了用戶對內置式 S Pen 的呼聲,又或是對臃腫手機殼的不滿,S Pen 終于在 S22 Ultra 上重新被塞回到機身之內,如果遮住名字不看,方方正正的 S22 Ultra 儼然就是一臺 Note 機型。
S22 Ultra 的 S Pen 和 Note 20 系列一樣,內置電池并且支持低功耗藍牙連接,這意味 Note 的軟件體驗在 S22 Ultra 上一應俱全。
并且通過 AI 學習預判用戶下筆位置,S22 Ultra 的書寫延遲可以從原本已經(jīng)接近無感的 9ms 降低到 2.8ms,近乎貼近真實的紙筆書寫手感。
可以說,Note 系列雖然停更,但內置在其中的 S Pen 反而得到了釋放。
優(yōu)異的書寫體驗不再是 Note 機型的獨有功能,而是被作為 Note 的 DNA,被三星提煉出來并注入到其他機型之中,成為三星高端體驗的象征。
為大屏幕而生的 S Pen
誰想要手寫筆 (Stylus)?用的時候要拿起來,不用的時候放起來,一不小心還會弄丟。太麻煩了。沒人想用手寫筆。
2007 年喬布斯在發(fā)布初代 iPhone,曾狠狠地把手寫筆批評了一頓,并認為手指就是最好的「手寫筆」,用戶在操控手機時應該直接用手指點按、滑動,而不是借助一根塑料桿。
iPhone 的火爆證明了喬布斯的判斷正確,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的人機交互,原本在手機上大行其道的手寫筆頓時變得丑陋又多余,直到 2011 年初代 Galaxy Note 的出現(xiàn)。
Galaxy Note 大概是當時最離經(jīng)叛道的產(chǎn)品之一:它不顧當時備受重視的單手握持舒適度,將屏幕拓展至 5.3 英寸「巨屏」,還加入了最不遭人待見的手寫筆。這是一次挑戰(zhàn)權威的豪賭,最終 Note1 和 Note2 共超 3800 萬臺的銷量證明,三星賭對了。
大獲成功的 S Pen,能證明喬布斯的判斷出錯了嗎?
當然沒有,手指觸控依然是人們與手機交互的主要方式,S Pen 的出現(xiàn)并不是要取代手指來點擊屏幕打開應用或者是打電話,而是作為一種可選的精準輸入方式,完善大屏幕的體驗。
當手機從通訊、娛樂的工具,逐漸變成了人們最常用甚至是唯一的內容消費入口,手機屏幕的增長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說 Note 開創(chuàng)了大屏手機的先河,倒不如說三星先于行業(yè)一步踩中了智能手機的下一個趨勢,為大屏幕而生的 S Pen,則成了三星塑造優(yōu)異大屏體驗時最趁手的工具。以功能來劃分的話,S Pen 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完善書寫
S Pen 是由三星與日本數(shù)位板廠商 Wacom 合作設計的,主要采用了 Wacom 的 EMR 電磁感應技術。
盡管這和過去電阻屏時代的靠壓力識別觸控的手寫筆有著云泥之別,初代 S Pen 的體驗還稱不上完美,初代 S Pen 只支持 256 級壓力感應,書寫的靈敏度也不夠自然。
初代在市場受到的熱烈反響讓三星在 Note 2 上對 S Pen 做了更多的改良,最明顯的是 S Pen 的壓力感應提升到了 1024 級,讓 Note 的用戶在手機上第一次感受到了流暢的書寫體驗。
完善功能
作為 Note 手機最重要的配件,S Pen 應該超越「手寫」屬性本身,而為用戶帶來更多的便利。
如果你想要在手機上隨意地批注文件、簽名、記錄手寫筆記或是繪畫,那么可選擇的似乎只剩下配有 S Pen 的 Note 系列。
例如當 Note 5 抽出 S Pen 時,用戶便可以立即在屏幕上面寫下筆記,快捷程度接近傳統(tǒng)的紙筆記錄。
超越「筆」
從 Note 9 開始,S Pen 開始內置電池,并支持低功耗藍牙連接,S Pen 除了可以是記錄筆記的工具,還可以是拍照時的按下快門遠程控制器、講解 PPT 的翻頁筆。
Note 10 則在 S Pen 內部加入了加速度計、陀螺儀等元件,通過轉動、揮動 S Pen 就能實現(xiàn)翻頁、調節(jié)相機等操作。
而在最新的 S22 Ultra 上,S Pen 的手寫轉化文字準確性還得到了改進,支持共 88 種語言的手寫輸入,讓 S Pen 不再單純是一只筆,而是創(chuàng)作生產(chǎn)的延伸。
只有做到最好,才能成為唯一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Note 系列在智能手機市場幾乎沒有直接的競爭者,原因很簡單,沒有第二個廠商能像三星一樣,在手機上提供出色的手寫筆服務。
如果你想要在手機上隨意地批注文件、簽名、記錄手寫筆記或是繪畫,那么可選擇的似乎只剩下配有 S Pen 的 Note 系列。
摩托羅拉曾在 2020 年推出過一款配有手寫筆的中端機型 moto g stylus,但摩托羅拉并沒有對手寫做更多的適配,有一些用戶抱怨書寫時手必須完全懸空,不然碰到屏幕就會產(chǎn)生誤觸,其手寫的體驗和 S Pen 仍然存在著不小距離。
不過提供最優(yōu)秀的移動手寫體驗并非三星的最終目的,從剛結束的 2022 春季發(fā)布會來看,三星的野心也比這要大得多:三星想讓 S Pen 成為貫通三星生態(tài)圈的橋梁。
從 Galaxy Tab S6 開始,三星就開始在平板電腦上引入 S Pen 支持,滿足不同用戶的記錄、創(chuàng)作需求。
在最新的 Galaxy Tab S8 系列上,S Pen 可以讓手機與平板進行同步修改,通過三星筆記實現(xiàn)從小屏幕到大屏幕的無縫切換創(chuàng)作。
當你在繪畫時,手機還可以作為 Tab S8 的調色板,用一根 S Pen 實現(xiàn)跨屏幕取色、繪畫,幫助你提高創(chuàng)作的效率。
盡管目前手機與平板的生態(tài)聯(lián)動功能還比較有限,三星通過 S Pen 實現(xiàn)多屏聯(lián)動創(chuàng)作的理想已經(jīng)初具雛形。根據(jù)三星的計劃,未來三星筆記本也將會引入 S Pen 支持,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三星也會推出與蘋果生態(tài)類似的 Universal Control 功能。
當 S Pen 在更多的大屏幕發(fā)揮作用,其本身就成了三星生態(tài)功能的重要一環(huán),此時手寫筆的價值已不再是筆桿本身,而是通過背后的軟硬件結合,為注重生產(chǎn)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用戶創(chuàng)造三星定義的智能體驗。
李熙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