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母親!我要回來,母親!——《七子之歌·香港》香港的離開與回歸,都是中國歷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七子之歌·香港》
香港的離開與回歸,都是中國歷史上難忘的一頁,這片土地上,承載了太多難忘的記憶。
割地求和
提到香港,就要提到另一個國家——英國。一百多年前,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它用堅船利炮結束了清朝閉關鎖國的歷史,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簽下,清政府把香港割讓給了英國,中國苦難的近代史就此拉開帷幕,而香港成了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痛。
這片土地屬于中國,卻在1842年之后,插上了英國的國旗。一開始,英國人只割去了香港島,但是后來,他們又憑借著戰爭和威脅相繼搶奪了九龍以及香港周邊的二百多個島嶼,在香港,英國開始了自己的殖民統治,香港的中國人淪為二等公民,被迫接受著英國人的管轄,香港的愛國人士奮起反抗,但旋即遭到英國的鎮壓,日不落帝國給香港帶去了驅不散的烏云。
直到二戰結束,希望終于到來,但是香港卻被遺忘了,忙于打內戰的老蔣忽略了這塊沒有回歸的土地,英國當然也不會良心發現,于是香港繼續遭受著英國的控制。
但是還有人記得香港所受的苦難,毛主席和周總理多次提到過香港問題,態度很明確,香港一定要回到中國的懷抱,英國是香港回歸的最大阻礙,多年以來,英國對香港進行全方位的滲透,香港早已成為了半個"英國領土",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香港回歸?
唇槍舌劍
那時殖民主義已經走到末路,英國對于香港的殖民統治自然也不再順應時代,所以中國可以等,等到英國自己低頭,承認香港主權歸屬于中國。但是彼時的香港已經借著港口優勢成為了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無比繁榮,對于英國意義重大,英國當然不會心甘情愿放棄香港。
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無事不登三寶殿,撒切爾夫人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就是要和中國方面針對香港問題進行談判。英國對香港有99年租期,這是公認的,也就是說,按照協定,1997年,英國就要把香港還給中國,這個日子越來越近,英國當然坐不住了。
撒切爾的小算盤是和中國商談,延長英國對香港的租期,或者保留英國對香港的一部分權力,英國并不覺得自己的要求無理,作為一個資本主義老牌國家,英國骨子里便崇尚掠奪和壓榨,面對自己曾經的手下敗將中國,撒切爾夫人十分傲慢。
但是,撒切爾夫人的計劃還沒有完全說出口,鄧公便說出了中國的態度,那就是香港必須回歸,而且是徹底的回歸,沒有商量或讓步的余地。中國和英國今天坐在談判桌上,只需要弄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保證從1982到1997這15年的過渡期中,香港問題不出現分歧。
這讓撒切爾夫人感到手足無措,她沒有想到中方會如此直接,稍作冷靜之后,撒切爾夫人辯駁道,香港回歸,第一會影響到英國的國際地位,第二會阻礙香港的發展,撒切爾說:如今很多國家是看在英國的份上才和香港合作,如果英國放棄香港,世界也會放棄香港。基于這樣的原因,撒切爾希望中國再考慮一下香港回歸的事情。
但鄧公對撒切爾直言,香港如今的繁榮得益于香港的地理優勢和制度鼓勵,香港未來的繁榮可以不依靠英國,中國自有辦法讓香港延續它的繁榮。鄧公所說的這個辦法,便是大名鼎鼎的"一國兩制"。
洗雪國恥
鄧公對撒切爾義正辭嚴地說,香港屬于中國是毋庸置疑的,中國不承認曾經的不平等條約,如果中國愿意,今天就可以收回香港。
撒切爾的防線徹底崩塌,手里一堆文件也尷尬地放在那里,似乎失去了作為籌碼的意義,中國的強硬態度讓撒切爾始料未及,走出人民大會堂的時候,撒切爾神色恍惚,心不在焉,竟然在下臺階的時候一腳踩空,險些撲倒在地上,這幅窘態被在場的記者拍了下來,成為香港回歸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隨后,中國和英國雙方又先后進行了二十多輪談判,無論英國提出什么暗含深意的要求,中國都置之不理,堅決收回香港,在中國的堅持之下,英國終于妥協了,1984年9月26日,中英共同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香港回歸,已成定局。
作為輸家的撒切爾夫人雖然感到失望,但也非常贊揚鄧公提出的"一國兩制"方案,她對媒體說,這是一個天才的政治想法,盡管她和中國立場不同,但她對這個創意感到由衷地欽佩,作為政治家,撒切爾夫人欣賞鄧公這樣的強者。
時光如水,一轉眼的功夫,1997年到了,香港終于迎來了回歸的日子,這一天,香港已經等待了一百五十五年的歲月,英國的國旗落下,新中國的五星紅旗飄揚在香港的上空,一個嶄新的時代開始了。
一百多年前,面對列強的欺壓,中國無力反抗,只能割地賠款,以求一夕安寧。但是中國人民是可敬的,即便在絕望的境地之中,中國也從未停止過反抗殖民者的斗爭,一代又一代的前輩把生命獻給了香港,他們甚至沒有留下姓名,可是后輩沒有辜負他們的犧牲,1997年,我們洗雪了百年前的恥辱。
香港上空的五星紅旗,承載了155年的期盼與希望,今日的中國站起來了,中國的土地屬于中國的人民。
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