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出行行業和互聯網擦出火花,網約車平臺也是越來越多,從滴滴到現在的美團、高德、一喂順風車等新約車平臺的出現。網約車司機成了“香餑餑”,收入高,月入過萬,而且只要開開車,就算是苦,能賺錢就行。后來才發現,凡事都有兩面性,網約車真的好么?一、
隨著出行行業和互聯網擦出火花,網約車平臺也是越來越多,從滴滴到現在的美團、高德、一喂順風車等新約車平臺的出現。
網約車司機成了“香餑餑”,收入高,月入過萬,而且只要開開車,就算是苦,能賺錢就行。
后來才發現,凡事都有兩面性,網約車真的好么?
一、有人唱好
這兩年,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感覺到賺錢好難,但是看看開網約車的師傅,一個月收入能達到一萬塊錢,而且不用投什么本錢。
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打工工資也不會太理想,學歷比較吃虧,加上體力也開始跟不上。
有個駕照就可以賺錢,相對來說門檻比較低,跑單時間還比較自由,不像送外賣、快遞,或者擺地攤,整天風吹雨打的。
況且現在網約車下半場開始不久,正是運力緊張的時候,網約車司機自然比較吃香,所以收入方面也比較理想。
當然需要更全面的看待網約車司機這個職業,還需要聽聽另外一種聲音。
二、有人唱衰
T3出行、陽光出行、一喂順風車等平臺作為局中人,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面對競爭對手和友商的虎視眈眈。
試圖壓縮成本,來提高盈利可能性,重新獲得資本的寵愛,壓一壓自動駕駛的風頭,這個是最理想的。
不過不管接下來怎么發展,有什么新動作,都離不開運力兩個字,一味地與網約車司機斤斤計較,平臺撈不到好處。
而且還讓網約車司機開始介意高額抽成,開車受氣,身體健康等等其他問題,一旦收入有一點點不滿意,極有可能出走。
運力缺口再扯大,這并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有人年入十萬,有人入不敷出,問題在于平臺?
三、褒貶不一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眾人只知網約車司機光鮮亮麗,殊不知其面對孩子和家人內心的焦灼。
因為一份工作,卻把最愛的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天跑18個小時真的不是開玩笑,沒幾個人吃得消這份苦。
吐槽歸吐槽,明天接著干,雖然這種日子比較苦哈哈,但是車友還是很可愛的,大家互幫互助,也算是有點慰藉。
現在出去找一份工作,要么輕松但是工資不高,要么辛苦但是工資很高,還是吃開車這份苦,熟門熟路的。
聽說下一波紅利要來了,沖一沖還是可以的,能堅持的再堅持一下,不能堅持的還是趁早離開,及時止損。
還有人想開網約車嗎?
金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