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幾天早上沒事,就想著去早晨的批發市場看一下現在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價格,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看過之后才知道那些在路邊、市場賣水果和蔬菜的商販要賺多少錢。簡單轉了一下,打聽了幾種蔬菜的價格,其中豆角的價格在一元左右,西葫蘆0.3-0.
最近幾天早上沒事,就想著去早晨的批發市場看一下現在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價格,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看過之后才知道那些在路邊、市場賣水果和蔬菜的商販要賺多少錢。簡單轉了一下,打聽了幾種蔬菜的價格,其中豆角的價格在一元左右,西葫蘆0.3-0.5元一斤,菜花4毛一斤,茄子4毛一斤,黃瓜5毛一斤。
可以看到產地蔬菜的價格非常便宜,基本都是幾毛錢一斤,一些種植量不大的農民都是用小三輪車從家里將蔬菜拉到早市批發市場,兩三百斤一車的蔬菜也就只能賣百八十元。雖然說今年一季度的時候蔬菜價格大漲,但蔬菜的生長周期相對比較短,綠葉蔬菜用不了一個月就可以上市,一些結果的蔬菜也能在兩三個月內從無到有,隨著溫度的升高,各地的蔬菜陸續上市,而且夏季很多人也都會在自家菜園里進行種植,所以每年的夏季都是蔬菜價格比較慘淡的時候。
即便蔬菜價格只有幾毛錢一斤,一車也就能賣幾十元,但農民還是不辭辛苦得在凌晨3、4點鐘開車把自家的蔬菜拉到早市去賣,不賣就只能爛在地里。但這對于農民來說并不是最大的打擊,最大的打擊是價格已經這么便宜了,可早市市場上賣菜的人比收購菜的人還多,這就導致很多人滿車來滿車回,辛苦一天采摘的蔬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毀掉而無能為力,這才是對農民最大的打擊。
其實受傷的不僅僅是菜農,瓜農的日子同樣不好過,目前正是西瓜和甜瓜兩種瓜大面積上市的季節,雖然我們在超市或者市場買西瓜都是2-2.5元一斤,甜瓜都是5、6元一斤,可是到了產地西瓜和甜瓜的價格簡直就是白菜價。批發市場上,西瓜只需要5、6毛一斤,甜瓜品種不同價格略有差異,博洋61甜瓜7-8毛一斤,綠寶一塊8-2塊一斤,羊角蜜1塊一斤。從中不難發現,甜瓜和西瓜的批發價格也都不貴,但市場上同樣是賣的人比買的人多,只見滿載甜瓜、西瓜的農民三輪車一輛輛整齊排放,卻不見幾個收瓜的客商,農民早上3、4點鐘從家里出發到批發市場,一直到半晌午,不管賣不賣出去,也不管被曬了多久的太陽,沒賣的瓜還只能是拉回家。
水果和蔬菜的價格都已經這么便宜了,為何市場還是賣不動?筆者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供應量過大
蔬菜方面,現在各地的蔬菜基本都已經上市了,而且正是集中上市期,加上不少地方農民自家種植的蔬菜也已經成熟,還到市場買菜的就少了,終端蔬菜賣不出去,商販自然也就不愿再從農民手里大量收購蔬菜了。
水果方面,目前上市的水果除了西瓜、甜瓜、還有李子、梨子、榴蓮、荔枝等很多品種,另外還有冷庫的蘋果、桔子、葡萄等,水果種類多了消費者可選擇的品種就多,單個品種水果的銷量就會下降。而甜瓜價格低迷,市場爛市同近期的高溫大家多以消費西瓜有很大的關系。
2、品質下降
以前大家花高價在超市、水果店、熟菜店買菜買水果都能買到比較優質的蔬菜和水果,可這幾年下來,雖然水果、蔬菜的價格是降下來了,但品質下降的幅度更大。就拿羊角蜜來說吧,剛出來的時候羊角蜜又甜又脆,甚至甜得齁人,可現在的羊角蜜不是不熟,就是爛瓜,即使買到熟了的也吃不出以前那種味道了,吃在嘴里沒有什么味道。這可能同果農為了提前上市早采,或者是為了提高產量使用了大量的化肥、農藥催大催熟的有關系,品質下降,人們也就不再愿意買單了。
3、產地便宜,但終端不便宜
幾毛錢一斤,一兩元錢一斤都是產地的價格,雖然產地這么便宜,但是到了市場上價格并不便宜,蔬菜多是2、3元一斤,水果便宜的2、3元,貴的五六元、七八元,甚至十幾元一斤,銷地價格太貴也是人們不買的原因,終端沒人買商販就不愿意收購。
短時間看,蔬菜、水果降價對消費者是好事,但這種市場價格下農民虧損嚴重,勢必會影響明年菜農、果農種植的積極性,很有可能導致產量大幅下降,價格大漲。最終的結果是,今年大家沒吃到便宜的蔬菜和水果,明年吃到的反而是更貴的蔬菜、水果,最終都是由消費者買單。
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