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兩年,隨著經濟大環境的變化,行業監管愈加嚴格,互聯網金融市場,特別是網貸行業,開始加速出清。行業整體風險得到了有效緩釋,征信等配套設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完善。
相應的,網貸機構的合規運營門檻逐漸提高,衡量平臺優劣的標準也不再是規模、流量、補貼等互聯網化指標,而轉變成通過分析平臺在資產、風控、流動性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來進行評判。
就像積木盒子CEO謝群分析的,網貸是信息撮合中介,其協助撮合的出借資金和借貸資產是具有金融屬性的。金融服務穩定的根基,除了業務合規性之外,最核心的便是資產的風險水平。
在梳理網貸行業里的問題平臺案例時,不難看出,除去非法集資、旁氏騙局、假標資金池等違法違規案例,絕大多數平臺都是被大額類資產逾期所擊垮的。
2016年8月24日頒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單個平臺個人借款最高20萬、企業借款最高100萬。可見從規范平臺業務定位、防范平臺風險的角度,網貸平臺的借款服務應該做小、做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零售信貸資產的價值逐漸在網貸行業中顯現出來。
為什么行業中仍然還有平臺愿意鋌而走險,嘗試大額資產呢?謝群給出了三個原因:
1. 單筆大額的資產來源相對比較簡單,不需要平臺花很大的力氣來精挑細選;
2. 大額資產的集中度一般高,方便平臺做大交易規模;
3. 再者,這類資產一般都伴有抵押物,理論上保障性較強。
金融市場上,來自國企、上市公司、跨國公司等較具實力的企業的大額資產是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業務的核心組成部分,但為什么其在互聯網金融這一品類屬性的框架下卻成了很多風險的源頭呢?
積木盒子是互聯網金融興起早期成立的網貸平臺,平臺2013年上線初期也曾對接過來自擔保公司推薦的抵押類、中到大額的資產,而在2014年時積木盒子果斷轉型,拓展以個人消費、個人經營和個體種養殖為主的零售信貸資產。因此,積木盒子的經驗更能直接告訴市場小額分散的資產對于互金平臺的維穩作用。
謝群指出:由于資金成本問題,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獲得的大額資產并非來自頭部的優質企業,在當下宏觀經濟有波動的時候,非頭部企業很容易出現集中逾期;其次,大額資產的盡調和風控并非互金企業的優勢,且這一類標的造假成本比較低,互金企業容易遭受欺詐風險;再次,一旦還款出問題后,抵押物的處置時間都比較長,不符合當下網貸出借人的心理預期,在逾期的情況下就容易造成出借人驚慌。
積木盒子一直相信不同的經濟形式下適應著不同的資產形式。總結國外銀行、國內股份制銀行、甚至小貸機構的發展歷史和經驗,不難發現最穩定的一類資產就是零售信貸,所以零售信貸也愈發得到傳統金融機構青睞。
“互金機構的核心優勢就在于多維度、海量數據的使用和分析能力,而不是傳統大企業盡調和抵押物處置,”謝群分析稱,“同時網貸平臺的性質是信息中介,不能像銀行一樣通過傳統金融手段對沖風險,在這樣的前提下,小額零售信貸資產的分散性就恰好起到了分散集中性風險的作用。”
而多維度大數據的風控也恰恰降低了互金企業開發和評估“小散”零售信貸資產時支付的成本,提高了風控效率和針對性。在確保資產源頭風險的同時,還做到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客群差異,使得互金機構的金融補充作用得以顯現出來。
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