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知什么時候,盲盒開始風靡大街小巷,路邊的店鋪、自動售賣機,都可以看見泡泡瑪特盲盒的身影。這家靠盲盒起家的公司,即將迎來上市。據媒體報道,內地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擬籌集超過5億美元。計劃11月19日通過港交所聆訊,并最快于本周末披露通過聆訊后的
不知什么時候,盲盒開始風靡大街小巷,路邊的店鋪、自動售賣機,都可以看見泡泡瑪特盲盒的身影。
這家靠盲盒起家的公司,即將迎來上市。
據媒體報道,內地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擬籌集超過5億美元。計劃11月19日通過港交所聆訊,并最快于本周末披露通過聆訊后的招股說明書,12月下旬正式于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
最受人關注的是其盈利能力。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實現爆發式增長。
單以2019年數據計算,凈利潤率達到26.8%。毛利率亦提升明顯,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堪比印鈔機。
由于核心用戶是二十六、七歲上下的年輕人,泡泡瑪特常常被誤會是一家成立不到三五年的年輕公司。
而事實上它成立于2010年,還在2017年初就登陸了新三板,并于今年4月退市。它旗下運營最成功的潮玩IP Molly也已經存在13年。
這家瞄準年輕人的公司,其管理層也非常年輕,人均年齡32歲左右。
同時,這還是一家夫妻店,副總裁楊濤為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寧的配偶。招股書顯示,王寧持股56.33%。
作為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會親自在微博上討論Molly娃娃的話題,甚至最開始,就是他在微博上向大家征集喜歡的話題,才挖掘出了Molly娃娃這個潛力股。
有人評價王寧說,你是我見過的、一大堆懂藝術的人當中,最懂銷售的。
從2008年,王寧就開始學習零售業,雖然后面創業路上幾經波折,終于憑借Molly娃娃盲盒一炮而紅。
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潮玩市場規模達207億美元,其中盲盒的銷售規模約為100億,占比接近一半。預期未來5年趨勢玩具市場仍將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至2024年市場規模達到763億。
以潮玩為發展方向的泡泡瑪特,伴隨上市,正迎來了自己的無限可能。
?
要么十年后跟我一起上電視
要么十年后在電視前看我們上電視
和很多創始人不同,王寧出身普通,沒有顯赫的出身兜底,也沒有榮耀的背景加持,他或許是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最有名的校友。
2009年,22歲的王寧大學畢業即創業,在學校周邊盤下一家店鋪,成為了國內最早做“格子店”的創業者。
所謂的“格子店”源自日本,是在城市繁華地帶的商鋪內,放置標準尺寸的“格子柜”,任何人只需每月支付很少的費用,就可以租用格子寄賣自己的物品的小店。
但好景不長,由于沒什么競爭壁壘,本質只是個二房東生意,王寧的店鋪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就多了幾倍的模仿者,第一家格子店作罷告吹。
回憶創業初期,就連王寧自己也承認:“大學時代,因為沒有資源,做的事情多偏投機屬性,像是在耍小聰明。小聰明能夠推動模式的改良和創新,但模式太容易被復制和抄襲”。
但王寧沒有放棄自己做零售的夢想。
2010年,王寧參考了日本知名雜貨零售商場“LOFT”和香港時尚超市“LOG-ON”,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開了一家潮品雜貨店,做小商品零售,賣一些化妝品、服裝、文具、飾品。泡泡瑪特也由此誕生。
當時的王寧還是個自信滿滿的年輕人,初始時,他跟初創團隊的小伙伴說:“現在給你們兩個選擇,要么十年后跟我一起上電視,要么十年后在電視前看我們上電視。”
可惜困難接踵而至,他曾經跑遍北京城的商場購物中心,遭受各路人的白眼,經歷過找不到員工、店長帶領店員集體離職事件,從消費者寥寥無幾再到店鋪持續性虧損,也經歷了合伙人退出……
王寧甚至不得不親自做倉庫管理員、店員、采購員,最艱難時刻,他和初創團隊恨不得逼迫自己長出“三頭六臂”進貨賣貨。
然而,大多數的賣貨時間中,消費者最多只是問問、看看。
2010年到2012年,是泡泡瑪特求存亡的艱難兩年,王寧每到艱難時刻就提醒自己和團隊看看旁邊正在蓋的跨四環天橋,安慰大家天橋蓋好了就是盈利的時候。
他笑著說“經歷挫折和困難才有故事,困難越大心態越平和,創業者的心態是練出來的”。
就這樣,一點點地,泡泡瑪特最終熬了過來。
2014年,王寧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攻讀MBA學位,不僅結識了一眾志同道合的同學,還前后幾次拿到投資。
砍掉所有其它品類
ALL IN潮玩
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
這一年,泡泡瑪特生意已漸入正軌,但作為渠道的泡泡瑪特實際只是一個售賣管道,掙的是供應端和消費者的中間差價,泡泡瑪特自身仍然沒有形成品牌價值。
與此同時,王寧覺得自己賣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服裝飾品、化妝品、生活用品、文具、玩具,啥都賣,就像個小型沃爾瑪,既與當初的設想大相徑庭,又沒啥競爭力。泡泡瑪特宛然成為了“燒錢巨童”。
2015年底,王寧做了一個ALL IN的賭博。
他砍掉了其他所有的品類砍掉,開始搭建葩趣這個潮玩社區平臺。
那天,王寧對團隊里的所有人說:“從今天開始,其他品類都陸續不做了,只做潮玩這一個品類。”
做出這個決定無疑是大膽激進的。
事后回憶起當時的決策,王寧說:
“在2015年的時候,其實什么都沒有出現,那時還沒有看到MOLLY的可能性,也沒有看到行業的大可能性,但是那個時候,就是直覺告訴我這事兒能成。”
但也恰恰從這個時候,王寧逐漸理順了自己的思路。
曾幾何時,王寧一度很苦惱,開店、每天把產品親手交到消費者手里,又感覺跟消費者離得很遠,因為賣的是別人的東西,賣給他們就沒關系了,自己只是一個超市一樣的渠道方,和他最初做有趣的事情這樣一個設想相去甚遠。
轉型專注做潮玩后,一切都想通了,可以做粉絲經濟、社區文化,,泡泡瑪特終于不再只是一個賣貨的超市。
那個時代,中國整個潮玩產業還是空白,天貓連潮玩這個類目都沒有,百度也沒有關于潮流玩具的介紹百科,人們也對這個文化不認識。
當王寧告訴別人,自己是賣潮流玩具的,別人都認為就是賣給小朋友的玩具。
所以王寧不得不將整個產業鏈的基礎設施都自己搭起來,因為渠道也好,工業化生產也好,從供應鏈、到3D設計開發、產品、到工業化生產,整個鏈條都沒有人做。
于是,所有臟活、累活、苦活,王寧全部自己干了。
中間所有打通環節都是自己做,渠道是全直營,自己可控,潮玩展會也是自己做,應鏈的工業設計開發、代加工也是自己做,基本覆蓋了整個鏈條。
后來,這反而成為了泡泡瑪特的一個壁壘。
伴隨著一家家泡泡瑪特的店鋪開在一線城市比較好的購物中心,那些各個城市喜歡逛街的KOL,最年輕、最潮流的人,很快接觸到這種文化,他們開始形成傳播效應,漸漸把潮玩亞文化帶到了主流文化的視野中。
泡泡瑪特也越來越出圈。
在王寧看來,雖然泡泡瑪特不斷調整商業模式,最開始是潮流雜貨、再到百貨,然后減掉一些品類,砍掉許多SKU,最后聚焦到潮玩。但實際上,核心的東西沒有變。
他說:“因為我個人從小到大就喜歡兩件事情,一個是藝術、一個是商業,我本科學的也是廣告學,所以我們做的事情也都一直是關于藝術和商業,只不過越來越聚焦到一個更具象的領域,但實際上,我真正熱愛的東西是沒有變的。”
Molly盲盒一炮而紅
“Molly娃娃”的誕生,其實是一個偶然。
當時,在盤點經營情況時,王寧和他的團隊發現,一款名叫Sonny Angel 的日本IP玩具銷售額持續增長速度飛快,甚至有人在微博上直接@王寧,分享自己玩Sonny Angel的感受。
王寧趁熱打鐵,在微博向用戶發問還喜歡收集哪些玩具時,他得到最多的答案是:“Molly娃娃”。
Molly是一個嘟著嘴唇、湖藍色眼睛的可愛小女孩角色玩偶,很拽的小畫家,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心。
?
2006年,來自香港的王信明設計了它,但當時受限于制造成本和市場,Molly的銷量一直平平。
王寧于是找上了王信明。
王寧回憶說:“2015年左右,我去到Kenny Wang的工作室,類似Molly這樣的作品有幾百個。我說這個那個設計都挺好,他說這個賣五十個,那個賣兩百個,你就發現它基本上是一個半商業化的狀態。他已經是玩具圈子里最頭部的藝術家了,但對我們來說,相當于遇到在酒吧唱歌時期的周杰倫。”
在大家不認為這是一個巨大商業機會的時候,王寧把稀缺的IP資源簽下來了。
2016年,29的王寧與王信明簽訂了獨家授權協議,開發并推出首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
工廠化的快速生產讓制作成本得以降低,盲盒Molly售價僅59元人民幣一個,相比較海賊王、火影等手辦,或是狂暴熊等動輒成百上千乃至上萬的潮玩玩偶,Molly售價可以說是非常親民了。
再搭配新穎刺激的盲盒玩法,泡泡瑪特一炮而紅。
那之后,王信明也向王寧介紹了很多香港的其他潮玩設計師,包括PUCKY等,為后續的多品類擴展打開率道路。
這一年,泡泡瑪特在天貓的旗艦店也開始營業。。
2018年和2019年,早已轉型成為玩具行業領軍者的泡泡瑪特又分別取得了Molly在中國、全球的知識產權所有權,徹底把Molly變為了自家IP。
?
除了MOLLY,現在的泡泡瑪特還有PUCKY、LABUBU、FLUFFY……
其中,PUCKY的主創者就是MOLLY主創者的徒弟,是個女孩,也是香港人,在加拿大長大,LABUBU的主創是從小在比利時長大的香港人,還有FLUFFY的主創也是香港人。
泡泡瑪特也在加強外部合作,幫很多大IP做潮玩,包括迪斯尼、三麗歐、環球、寵物小精靈、火影忍者、初音未來,還有王者榮耀、全職高手、哈利波特……
在Molly娃娃之前,潮流玩具多數的目標受眾是男性,往往是一些機甲、鋼鐵俠、美漫之類,還有一些看起來挺恐怖的、怪獸類的,都是男生喜歡的類型。
而王寧選擇了去做女生喜歡的產品,他發現女生的需求在市場上是一個空白的狀態,是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正是MOLLY這個IP的火爆,讓潮玩開始爆發,也讓王寧開始走向了潮流玩具文化生態系統的搭建之路。
舉辦大型潮玩展會
搭建一整套潮玩生態
如果只是賣玩具,還遠遠不夠。
當時,王寧去其他國家,比如泰國、韓國,還有中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發現那里已經有潮流玩具展,并且人山人海的排隊,60%以上都是中國人,來自內地。
這些人既然能跑到泰國來買,那為什么不在中國,就把大家的需求解決掉呢?
于是,2017年9月,泡泡瑪特舉辦了中國大陸地區首屆專業大型的潮流玩具展會——北京潮流玩具展。
?
這次潮玩站歷史性的創造了國家會議中心門口從未有過的排隊盛況,一舉成為亞洲潮玩盛會。
實際上,在王寧做大展之前,就已經做了一些小型的個展時,當時就已經很多人來排隊。所以在做之前,他就很有信心。
從那時起,泡泡瑪特在國內開始舉辦潮玩展,讓潮玩滲透到了最時尚潮流的地方,實現了破圈。
?
去年,中國版《紀實72小時》上線,這是一檔由騰訊紀錄片欄目組和日本NHK聯合制作的紀錄片。其中一期就專門把鏡頭對準了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的國際潮流玩具展。
紀錄片里,沒有枯燥的主辦方訪談、辦展理念介紹,主角是一個個臨時抓拍的消費者。
有人為搶到限量版徹夜排隊,有人在開門放行后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在場內奔跑,一名看不到職業前景的雕塑系男生專程從外地趕來學習,一位疲憊的單身母親為忙于工作的女兒搶到了生日禮物……
這場火爆的潮玩展,主辦方正是泡泡瑪特。
王寧所設想的圍繞IP的潮玩生態,正在一點一點搭建起來。
他說,潮玩展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它對于推動這個行業的文化,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之前說到潮玩,人們去泡泡瑪特的店看,其實感受沒那么強烈,但是當一個1萬平或者2萬平方米的大場,來自于世界各地的那么多藝術家、那么多豐富的藝術作品擺在你面前時,而且每次來幾萬人,對這個文化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的,這種氛圍所營造的文化感非常震撼!”
從最開始,泡泡瑪特搭建葩趣,這是一個具有高度用戶黏性,且專業度較高的潮流玩具社區,聚集了潮流玩偶的核心消費群體。
再后來,泡泡瑪特主辦了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大型潮玩博覽展會,形成品牌效應,幫助潮玩藝術家打造知名度,推廣作品,聚集國內外潮玩粉絲。
這一切的核心,都是圍繞設計IP。
在潮流玩具開發設計、生產、銷售上,泡泡瑪特已經搭建了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系統。
“我們通過整合大量的IP資源、供應鏈、線下的零售渠道,以及線上的社區運營,打造了一個產業鏈的閉環。”王寧說。
現在的泡泡瑪特已經搭建完成一整套從潮玩藝術家經紀,潮玩IP運營,潮玩生產零售,到潮玩社群運營的潮流玩具文化生態系統。
成立7年來,泡泡瑪特從線下零售門店起步,到直營店、旗艦店全國擴張,再到IP生態建設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向前。
在王寧看來,以前的零售是銷售商品,而未來的零售是銷售感情,以前的品牌是輸出商品,未來的品牌則是輸出文化。
購買潮玩的不只是年輕人
在泡泡瑪特的購買者中,75%是女生,核心人群是18歲到35歲左右,買的最多是二十六、七歲的人。
很多人以為,Molly娃娃只是在年輕人群體中受歡迎,但并非如此。
王寧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當時,阿根廷駐華大使邀請他去大使館吃午餐,這位大使就是MOLLY的粉絲,而他已經是一個60多歲的老爺爺了。
王寧問他,你為什么喜歡買這個東西?
他說,當我是小朋友的時候,家長、老師教育我們,說你不能天天像個孩子一樣,你怎么能這么幼稚啊?這么玩物喪志。你一定要干嘛干嘛。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家長不想我們像個孩子,當我們長大了,就更不可能像個孩子一樣。
這時就會想回到簡單的,因為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王寧管這個叫back to play,他覺得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
他所理解的潮玩,是那種看起來不像剛需類的東西,但其實是一個很巨大的需求。
當你莫名其妙的孤獨,或者莫名其妙的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滿足感時,你會發現需要一些短暫的、不管快樂也好,更多的一些滿足感也好,或者一些玩具的東西讓你開心。
未來的泡泡瑪特會成為迪士尼嗎?
王寧曾說,五到十年后,希望成為中國最像迪士尼的公司。
他希望像迪士尼一樣去培育更多的優秀IP,但同時,他也在挖掘IP更豐富的表現形式,例如周邊、動漫、游戲等……
他更希望希望把世界設計、中國制造的產品帶到全世界去,所以也在逐步推進海外市場布局,讓更多其它國家的人了解中國的潮流文化。
創立泡泡瑪特這些年,王寧認為,自己一直在變,但是最初堅持的,做有趣的事情的初衷沒變。
他說:“回到原點,我從小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藝術和商業,但是商業是理性的,藝術是感性的,如果總結我自己的話,就是用理性的方式去做感性的事情。
我自己覺得我還是有耐心有毅力,去做一場10年的長跑,不受外界的所有這個影響,你想這一路過來多少人給我指歪門邪道,但實際上很多人是不懂商業的,而我還是能夠靜得下心來,認準自己認為對的那個路,然后花10年的時間來做。”
未來,王寧希望泡泡瑪特能成為全球領先的潮流文化公司,而不只是潮流玩具公司,這也就意味著,不排除可能去做一些內容的東西、娛樂的東西。
無論如何,33歲的王寧,將雜貨小店做到中國潮玩第一股,已經寫下了不同凡響的里程。
延伸閱讀:
六里通信:六里三號今年已翻倍,剛剛調倉,新買入個股連續大漲,再聊一聊這只睿遠基金被深套的股票|聰明投資者
TOP30 | 董承非:現在的困惑是選牛夫人還是小甜甜?這輪行情是7成2007年+3成2015年,科技板塊整體性機會可能會告一段落|聰明投資者
訪高毅鄧曉峰:這三個詞對做好投資很重要,很多時候你得站在市場反面去堅持,鎖定社會價值增量大、回報高行業|聰明投資者
獨家深訪高毅資產孫慶瑞:首談19年投資進化歷程,宏觀是思考的背景板,現在的市場我的組合已在均衡化|聰明投資者
TOP30 | 易方達張坤:歷史持倉盈虧比在9:1,1000億市值以上公司會越來越多|聰明投資者
凡注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王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