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9月已過半,豬價還在跌,而且跌勢漸兇猛,養(yǎng)豬戶是意難平!由于產能完全恢復,進口豬肉加大,庫存凍肉供給充裕,消費疲軟不振等利空疊加影響,豬價繼9月開門紅過后,基本上一直處在一個震蕩下行的過程,從剛開始的一毛兩毛,到現(xiàn)在的三毛五毛,隨著養(yǎng)殖端悲
9月已過半,豬價還在跌,而且跌勢漸兇猛,養(yǎng)豬戶是意難平!由于產能完全恢復,進口豬肉加大,庫存凍肉供給充裕,消費疲軟不振等利空疊加影響,豬價繼9月開門紅過后,基本上一直處在一個震蕩下行的過程,從剛開始的一毛兩毛,到現(xiàn)在的三毛五毛,隨著養(yǎng)殖端悲觀拋售的增多,豬價貌似全面進入大跌階段,截止到今天,全國生豬均價已經跌至6.3元/斤,多地豬價已經破5率先進入“5時代”,行情再破兩月新低!
已經進入深秋了,北方的玉米即將進入收獲階段,本以為隨著學生開學,農忙秋收地來到,豬價能夠走出一波行情利好,這下了好,隨著9月豬價大跌下行的出現(xiàn),養(yǎng)豬戶僅存的一點盼望也要破滅了。讓人擔心的不光是豬價的磅礴大跌,飼料價格的全線上漲,再一次把養(yǎng)豬戶逼向了“絕路”。多家飼料企業(yè)發(fā)布通告,豬精料,全價料每噸上漲50~150元,受此影響,豬糧比跌至4.7:1,遠低于行業(yè)規(guī)定的6:1盈虧平衡點,養(yǎng)豬全面進入深虧階段!
誰能想到,年初還風光無限的生豬行業(yè),瞬間會走向了下坡路。記得年初的時候,豬價居高不下,均價還在十五六元每斤,當時養(yǎng)豬戶干勁十足,一頭二三百斤的育肥生豬,除干打凈利潤可達一兩千,不少養(yǎng)豬戶可謂是獲利頗豐。然而進入下半年過后,豬價一路狂跌不止,外三元平均價格很快就跌破了養(yǎng)殖防線,按照目前的養(yǎng)殖成本,即便是自繁自養(yǎng)出欄一頭生豬也要虧到300~500元,更不要說之前高價補欄的二次育肥戶,加上豬仔采購成本,虧損千元也不是沒有可能。如今豬價已經進入了下行周期,難道6元一斤也要穩(wěn)不住了嗎?
豬價破新低,多地豬價已破5
由于豬價持續(xù)走低,市場看空情緒發(fā)酵,養(yǎng)殖端恐慌出欄增多,一時間市場肥豬供給過剩跡象凸顯,在消費需求增幅跟不上生豬出欄供應的前提下,貿易商采購積極性下降,屠企壓價力度加大,導致豬價再迎新一輪大跌的出現(xiàn)。根據豬價系統(tǒng)發(fā)布的數(shù)據顯示,截止到9月12日,全國外三元平均價格跌至12.64元/公斤,環(huán)比昨日下跌0.34元,環(huán)比月初下跌1.41元,豬價在進入9月過后再次累計下跌10%,突破兩月新低價位。
從市場反饋的數(shù)據來看,豬價已經從剛開始的局地回落,逐步演變蔓延成了全國性的豬價大跌,不管是北方產區(qū),還是南方銷區(qū),目前均處于加速大跌階段,綠油油的讓人不寒而栗!其中,華東地區(qū)大跌0.2~0.3元/斤,山東豬價已經跌破6元大關,市場報價在5.9~6.8元/斤。華中地區(qū)跌勢迅猛,單日大跌0.2~0.4元/斤,成為今天豬價下跌的“重災區(qū)”,屠企報價為5.8~6.7元/斤。華南方面普遍下調0.2元,西南豬價回落0.1元,云南以5.5一斤的報價成為了全國豬價的最低點!
北方產區(qū)同樣不容樂觀,隨著基層農戶恐慌拋售的增多,屠企再次下調了白條收購價格,生豬交易明顯走弱,豬價下跌影響較大。北京,天津,河北下跌0.2元,山西下跌0.1元,屠企報價維持在6~6.3元/斤。而在豬價“低洼區(qū)”的東北地區(qū),由于近期市場到貨增多,豬價下跌擴大的影響,目前東北豬價已經全面進入“5元時代”,單日下跌0.1元,屠企報價在5.7~6.3元/斤。
豬價下跌,飼料上漲,養(yǎng)豬進入深虧階段
屋漏偏逢連夜雨,豬價行情低迷,持續(xù)回落也就算了,跌了這么久,大家也都習慣了。而讓人搞不明白的是,飼料價格近期卻迎來了新一輪的行情上調。根據業(yè)內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從9月7日開始,國內飼料行業(yè)迎來了新一波普漲潮,以新希望,中邦科技,通威股份等飼料大企為例,濃縮料,乳豬料全價料相繼上調50~150元/噸,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此類飼料漲價的原因,主要是受下游需求的推動影響所致,由于玉米,豆粕,魚粉等大宗原材料的上漲,帶動了飼料價格的整體上行,不過業(yè)內人士表示,如果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出現(xiàn)回落,企業(yè)也會逐步下調飼料價格。
這個解釋雖然中肯,但是其中弊端也能一目了然,傻子也知道,漲價容易降價難。從年初到現(xiàn)在,玉米,豆粕經過幾輪漲跌變化,飼料企業(yè)何時主動下調過價格?飼料企業(yè)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集體漲價,主要還是吃準了產能擴增,飼料需求加大的這一關鍵因素。生豬產能已經全面恢復,存欄生豬越來越多,飼料需求漲勢明顯,這些必然會推動飼料價格的行情上漲,用行業(yè)里的話說,叫做“不怕你不買,就怕不漲價”。
這邊飼料企業(yè)賺得盆滿缽滿,那邊養(yǎng)豬戶可謂是損失慘重!昨天還在文章里看到一個非常搞笑的評論,大意是以前豬價五六元一斤的時候,養(yǎng)豬戶還好好地有利可圖,如今豬價剛剛跌破六元就哭喊頂不住了。其實了解生豬行業(yè)的朋友都知道,豬價盈利不僅要看生豬價格,飼料成本也是一個至關因素。以前豬價五六元一斤有利可圖,主要是因為當時養(yǎng)豬成本較低,就拿玉米豆粕來說,19年玉米不過九毛一斤,豆粕均價也不過二三千一噸。如今成本近乎翻番,豬價已經跌破底線,養(yǎng)豬怎么會不虧損呢?
根據目前的生豬養(yǎng)殖成本,即便是自繁自育的養(yǎng)豬戶,生豬養(yǎng)殖成本也在7.5~8.5元/斤,按照目前現(xiàn)貨交易均價6.3元一斤來算,出欄一頭300斤的肥豬,頭均生豬虧損在300~600元左右。這還只是自繁自養(yǎng)的養(yǎng)豬戶,那些采購豬仔的二次育肥養(yǎng)豬戶,加上之前高價采購的豬仔,頭均虧損千元并不夸張,如果是從五一看漲還在抗價壓欄的超大牛豬,甚至頭均虧損達到2000元之高。這也是近期市場恐慌拋售出欄的主要因素,因為真的已經頂不住了!
豬價進入下行期,6元一斤要穩(wěn)不住?
很顯然當前豬價已經全面進入了下行周期,判斷豬價下行周期的典型標準,就是生豬存欄數(shù)量的變動趨勢,和豬價盈利的虧損變化。從歷年的生豬周期來看,一般較長周期的生豬虧損會導致產能去化,而這一過程通常被稱之為豬價下行周期。由于產能去化不同,高點到下滑行業(yè)持續(xù)虧損的程度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因此豬價下行周期時間并不固定。通常來說,在能繁母豬去化過后,經過一年的時間震蕩調整,豬價會出現(xiàn)一個下行拐點。
因為生豬從母豬懷孕,產仔,育肥,出欄大概需要一年的生長周期,但是考慮到養(yǎng)豬戶會虧損接受程度不同,以及養(yǎng)豬戶會后市豬價預期差異,豬價周期會有不同,有的在1~2年,有的甚至達到2.5年,經過低位過后,開啟新一輪豬價上行周期。
而當前能繁母豬剛剛進入淘汰去化階段,也就是說離豬價筑底反彈至少還有一年的時間,豬價下跌雖然觸底,但是行情大跌貌似并沒有結束。后期雖有中秋,國慶消費提振,貌似并不排除豬價還有破6的風險。如今河南,吉林,遼寧,黑龍江,云南等地豬價相繼破5的出現(xiàn),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好在隨著豬價下行探底的出現(xiàn),地方收儲已經拉開序幕,越來越多的省市加入了收儲大軍,這對于接下來的豬價下跌或許會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不過想要豬價走出低谷,僅憑收儲恐怕是不夠的,提振消費,主動去化,淘汰豬源,降本增效也是必不可少的!對此,你是怎么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丁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