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自從俄烏危機爆發以來,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無不處在快速上漲通道,相比國際小麥、玉米包括化肥價格,其實,對國內影響都十分有限。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它,可能對國內消費者而言,影響則更為明顯,因為它已經實實在在的波及到了你的廚房。沒錯,它就是我
自從俄烏危機爆發以來,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無不處在快速上漲通道,相比國際小麥、玉米包括化肥價格,其實,對國內影響都十分有限。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它,可能對國內消費者而言,影響則更為明顯,因為它已經實實在在的波及到了你的廚房。沒錯,它就是我們一日三餐都少不了的植物油。
漲幅跑贏原油的植物油價格
當我們在談論油價時,通常不包括植物油,但也許我們更應該關注它,因為它和我們的一日三餐息息相關。受全球供應鏈中斷影響,2021年植物油價格全年都在持續上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食品價格指數顯示,2021年植物油價格同比上漲幅度達到了驚人的65.90%,而國際原油價格的漲幅也只不過50%。2月份植物油價格指數環比上漲8.5%,創歷史新高。
隨著俄烏沖突升級,更是加劇了這一上漲的趨勢。根據wind統計數據,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植物油價格平均上漲幅度已經超過6%,其中豆油價格漲幅超過5.26%,菜籽油價格漲幅超過6.02%,棕櫚油漲幅超過9.38%。
這些油被用于各種商品,從食用油到化妝品,再到生物燃料,而隨著原料成本的大幅上漲,勢必將會傳導至食用油、生活用品甚至是燃料。
國際植物油價格大漲的原因
近期,植物油價格大幅上漲,既有長期因素影響,也有短期俄烏危機因素影響。
在長期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氣候影響了大豆和棕櫚油這兩種主要植物油的原料供應。在過去的六個月里,全球大豆主要生產國巴西和阿根廷,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干旱,而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生產占全球大豆產量的一半以上。
而同時,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也遭遇了非常強勁的臺風和降雨襲擊,這對2022年棕櫚油的產量產生重大影響,而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生產了了世界上90%左右的棕櫚油,同時,棕櫚油占全球植物油貿易量的60%左右。為了遏制國內食品價格上漲,印度尼西亞2月份開始限制棕櫚油出口,當地生產商必須將其計劃出口的20%留作國內銷售。以上因素直接助推了植物油價格的飆升。
另外,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漲至歷史高位,許多國家都計劃增加可再生生物柴油的生產,這也對植物油價格上漲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而短期因素中,俄烏沖突成為推動植物油價格繼續上漲的主要因素。盡管兩國生產的大豆只占全球的2%,但該地區占全球葵花籽油出口的78.2%,以及菜籽油的20%。在沖突爆發后,兩國的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出口受阻,迫使國際市場尋求豆油、棕櫚油等其它油脂進行替代。
3月13日,阿根廷宣布暫停豆油和豆粕出口,這將迫使植物油進口國越來越多地從巴西等國尋求供應,但不幸的是,全球豆油庫存正處在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將會再次推高食用油價格,進而提高食品價格和消費者的投入成本。
植物油價格大漲,對我國影響如何?
最近,國際糧價、化肥價格上漲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但說真的,除了鉀肥外,包括小麥在內的很多農產品以及農業生產投入品,其實對國內影響并不大,但植物油價格卻和我們關系很大。畢竟,我國的植物油自給率常年保持在40%,大部分依賴進口。從北京新發地和鄭州糧油批發市場了解到,自俄烏沖突以來,豆油價格上漲幅度在12.5%~15%甚至更多。
另外,植物油價格上漲,將帶動大豆價格上漲,因為大豆很大一部分是被用作飼料的,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三年每年的進口量基本保持在1億噸左右。目前最新的大豆到港成本為5386元/噸,較春節前每噸上漲766元,上漲幅度為16.58%。
大豆漲價最明顯的影響是飼料加工,近期,多家飼料企業連續多次上調飼料價格,上調幅度在205~500元/噸不等,這對當前屢創新低的豬價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不過隨著近期國儲大豆投放節奏加快,國內大豆市場將有望回歸常態。
總之,食品產業鏈的要素如生產、能源和運輸成本,在短期內都很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植物油價格或仍將維持高位運行。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