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為產科最常應用的藥物,催產素的大名相信很多準媽媽們都聽過。由于它的名字很好地概括了它的功能,所以很多產婦都會在沒有“動靜”而又渴望分娩發動的時候跟醫生說“大夫,給我打點催產素吧”。那么,催產素到底有沒有這么厲害?該不該用它來催生呢?簡單從
作為產科最常應用的藥物,催產素的大名相信很多準媽媽們都聽過。
由于它的名字很好地概括了它的功能,所以很多產婦都會在沒有“動靜”而又渴望分娩發動的時候跟醫生說“大夫,給我打點催產素吧”。
那么,催產素到底有沒有這么厲害?該不該用它來催生呢?
簡單從字面理解,催產素的基本作用就是催產:在男女雙方有性繁殖和分娩期之后,女方體內的催產素有助于刺激子宮收縮和乳汁排出。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如今催產素已經可以由人工制造,在醫學上把它作為一種藥物來促進分娩。后來的研究發現,催產素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促進子宮收縮,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參與泌乳過程。
此外,它也參與共情、信任、性活動和親密關系的建立,所以有時候也會被稱為“愛的荷爾蒙”,因為在擁抱和性高潮時,它的水平會明顯上升。
今天,我們還是要圍繞“催產”來介紹它。
在分娩時,催產素有兩種功能:誘發宮縮和加強宮縮。
誘發宮縮
臨床上,醫生會根據產婦的情況綜合判讀是否需要誘發宮縮,也就是產前引產。比如最常見的“到日子不生”。
對于過了預產期的孕婦,醫生會綜合評估媽媽和肚子里寶寶的情況,如果一切正常的話會建議等到41周再引產,在引產之前還需要結合宮頸的“成熟度”來決定是用催產素還是用其它的方法,因為只有“成熟”的宮頸才會讓催產素更好的發揮作用。
此外,還有一些其它情況也會需要產前引產,如提前破水了卻沒有宮縮、母體和胎兒的一些狀況不允許繼續妊娠等。
加強宮縮
除了能誘發宮縮外,催產素還有為產程“助力”的作用。
臨床上,很多產婦在臨產之后會焦急的問醫生“為什么我肚子已經疼了,可是宮口不開呢”,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產婦的宮縮不達標,因為只有效的宮縮才能使宮口擴張,當宮縮強度不夠或者頻率不夠,也就是存在宮縮乏力的時候,可能就需要催產素來加把勁兒了,當然這不是蠻勁。
為了讓產婦既能獲得催產素“催生”的效果,又能保障母兒的安全,無論是產前引產還是加強宮縮,所有用上催產素的產婦都需要進入待產室進行專人的看護。
作為外源性誘發宮縮的制劑,只有達到一定體內濃度后才能發揮功效,而誘發宮縮后,還要避免因為藥物濃度過大導致的宮縮過強。
在分娩過程中,每次子宮收縮對肚子里的寶寶而言都要面對一次缺血缺氧的考驗,過強的宮縮會是讓寶寶面臨缺氧的風險的同時也會讓準媽媽的子宮遭遇危險。
所以,醫生會從“低濃度,低速度”開始,根據每個產婦的宮縮情況逐漸調整,產婦切不能因為著急而擅自調快速度。
催產素雖然是一種有效的催產、引產藥物,但是它不是神藥,不是每個產婦用了它都會出現有效的宮縮,更不是用了催產素就一定能自己生了,所有有順產愿望的媽媽們都應該做好孕檢,控制胎兒體重,讓自己具備更好順產的“硬件”條件,如果需要用到催產素,也能它更有效、安全的為分娩助力!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