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藝術導讀從郎世寧一生的業績來看,他的主要貢獻在于大膽探索西畫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畫法為一爐,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法、新格體,堪稱郎世寧新體畫。郎世寧來到中國后仔細研習了中國畫的繪畫技巧,他畫的中國畫具有堅實的寫實功力,流暢地道的墨線,一絲
藝術導讀
從郎世寧一生的業績來看,他的主要貢獻在于大膽探索西畫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畫法為一爐,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法、新格體,堪稱郎世寧新體畫。郎世寧來到中國后仔細研習了中國畫的繪畫技巧,他畫的中國畫具有堅實的寫實功力,流暢地道的墨線,一絲不茍的層層暈染,外加無法效仿的顏色運用,中西合璧,煥然一新。以其獨創的新畫體博得了皇帝的賞識和信任。從現存的郎世寧親筆畫跡來看,它既有歐洲油畫如實反映現實的藝術概括,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之筆墨趣味,確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 在1724年所繪為雍正祝壽的《禽獻英芝圖》中,郎世寧充分展示了他的西畫功底。此圖造型準確、精細,以素描和明暗效果使圖中物象具有比較強烈的凹凸立體感。彎曲盤旋的松樹枝葉掩映,樹皮斑駁,居中挺立的白鷹則極為突出,羽毛的質感很強,呼之欲出。中國畫并不僅是將山水動植物當作自然存在之物,而是要賦予所繪對象某種喻意。圖中所繪蒼松、雄鷹、靈芝、山石、流水,在中國文化中多寓意強健、長壽和吉祥。在色彩上,鷹白、松綠、芝棕紅、土坡絳色和藤蘿花粉紫,也是不同于中國傳統的郎世寧風格的鮮明、絢麗和濃重。 郎世寧以嚴謹扎實的寫實功底、注重明暗效果的繪畫特色,以及作品整體上濃厚的歐洲繪畫風格和情調,確立了自己在官廷畫師中的地位。
郎世寧 雍正朝服像軸 絹本 35x60
郎世寧 乾隆戒裝騎馬圖 絹本 40x55
郎世寧 乾隆皇帝朝服像 絹本 45x67
郎世寧 道光帝朝服像軸 絹本 35x57
銅版畫
銅版畫是歐洲版畫的一個品種,距今已經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因其所用的底版以金屬材料銅為主,故稱之為銅版畫。銅版畫的制作要求精致細膩,故耗費人力物力較多,在歐洲也被視為名貴藝術品。銅版畫在康熙年間傳入中國。而乾隆時由郎世寧為主創作的《平定準部回部.錢圖》則是銅版畫的佳作。此后,清宮廷仿照《平定準部回部戰圖》又繪制了一系列表現征戰場面的銅版畫。這些畫幅是根據郎世寧等人所傳授的銅版畫技法而制作的,可以視為中國最早的銅版畫作品。清代第一套戰圖《平定準部回部戰圖》,共十六幅,是郎世寧奉命與西洋傳教士畫家王臻誠、艾啟蒙、安得意等起稿共同完成的。它描繪了清兵平定西北戰事的主要戰線及其始末,是一套有關戰史的組畫。根據郎世寧的建議將圖稿分批寄往法國巴黎,聘請著名雕刻家李巴刻成銅版畫,壓印200份,寄回內廷。這套銅版組畫具有極其濃厚的西洋風味,成為中外博物館的珍藏品。
郎世寧 雪點雕圖 紙本 97x110
郎世寧 一箭雙鹿圖 絹本 46x68
郎世寧 嵩獻英芝圖 絹本 53x82
西洋繪畫技巧
焦點透視畫是產生于歐洲的一個畫種,它運用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等,為的是在平面的畫幅上更真實地表現出自然界立體狀貌。這種與中國傳統技法迥異的繪畫方法也隨歐洲傳教士進入了清朝內廷,郎世寧對于這一繪畫方法的傳播起了極為主要的作用。雍正年間學者年希堯在郎世寧的幫助下,出版了首次在中國介紹西畫焦點透視法的專著《視學》,序言中特別說明曾受益于翰林院畫院的“郎學士”。
清 郎世寧 三羊開泰圖軸 紙本 65x110
郎世寧 錦春圖 絹本 96x174
郎世寧 花陰雙鶴 絹本 70x128
郎世寧的作品以驚人的藝術表達能力,創造了大量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也使清代宮廷紀實繪畫的數量與水平遠超前代。這些繪畫以精彩的筆墨記錄了中華帝國最輝煌的歷史,栩栩如生地表現了盛世的恢宏光榮。 據文獻記載,郎世寧的畫法被稱作“線畫法”,代表當時宮廷的主流畫派。郎世寧來到中國以后,畫有大量作品,存世的有近百幅。 雖然郎世寧的繪畫并不能代表那時歐洲繪畫的最高水平,但是他擅于采納中國繪畫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藝術的基本特點,融中國工筆繪法和西洋畫三維要領為一體,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創作了新的畫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匯通。郎世寧所作的油畫人物肖像畫,在造型上都相當嚴謹,注重解剖結構和立體感的表達,但是在光線的運用上則與歐洲畫法有所區別。歐洲畫家喜歡表現人物臉部在特定的光線照射下分明的凹凸感,而傳統的中國寫真技藝,則要求被畫者是處在不受光線變化常態下的相貌。從清宮的肖像上可以看到,歐洲畫家來到中國后,為適應中國觀者的欣賞習慣,而在畫風上作了微妙調整。 郎世寧新體畫中最受乾隆喜愛的則是“御容”肖像畫。所謂“御容”肖像畫不僅包括皇帝正襟危坐的全身或半身的肖像畫,也包括各種行動中的皇帝像。
郎世寧 花鳥圖 絹本 38x75
郎世寧 白鶻圖 絹本 68x128
郎世寧獲得的榮耀,雖讓眾多宮廷畫家難望其項背,但郎世寧為中國皇帝工作,條件卻十分艱苦。另一位歐洲宮廷畫家王臻誠曾在信中描寫他們的作畫情形:“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熱。視為屬民,皇上恩遇之隆,過于其他傳教士,但終日供奉內廷,無異囚禁……作畫時頗受掣肘,不能隨意發揮。”
郎世寧 八駿圖 絹本 70x123
郎世寧 白鶻圖 絹本 68x128
收藏推薦 | 藝術臻品 ? 引領投資新向標
推廣中國當代藝術名家
打造專業藝術平臺
責編/鯤鵬
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