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旺仔要出“大饅頭”啦?最近,旺仔俱樂部微博官宣,即將在10月下旬推出旺仔大饅頭。消息一公布,瞬間就引爆了熱搜話題。網友們猜測新品口感的同時,還調侃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零食不能當飯吃了”。但是沒過多久,官博就出來澄清,這次推出的“大饅頭”只是
旺仔要出“大饅頭”啦?
最近,旺仔俱樂部微博官宣,即將在10月下旬推出旺仔大饅頭。消息一公布,瞬間就引爆了熱搜話題。
網友們猜測新品口感的同時,還調侃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零食不能當飯吃了”。
但是沒過多久,官博就出來澄清,這次推出的“大饅頭”只是旺仔軟軟捏系列玩具,并不是食物。
雖然結果略微讓人失望,但不得不說,旺仔的這波操作,確實成功引起了80、90后的回憶殺。作為陪伴了兩代人成長的國民零食品牌,旺仔承載了太多我們的童年記憶。
旺仔現在真是 越來越“膨脹”了
其實大饅頭系列并不是旺仔第一次把自己搞大,最近這幾年,旺仔一直走在逐漸變“膨脹”的路上。
當年李子明同學拍攝的旺仔牛奶廣告,大家應該都印象深刻吧。
兩年前,旺仔又推出了續集廣告《李子明長大了》。長大后的李子明,依舊鐘愛媽媽給他的旺仔牛奶,只不過這次的尺寸變成了Plus版。
旺仔似乎希望通過“小牛奶陪伴過你的童年,大牛奶想陪伴你的成年”這一賣點,來與消費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和新互動。
開啟魔性廣告模式之后,旺仔便在“變大變大變大”的營銷之路上越走越遠。
2017年愚人節當天,旺仔俱樂部官微發布了一條旺仔牛奶要出8L裝的微博。沒想到這個“玩笑”一開,竟然引起了大轟動,幾條Plus牛奶相關的微博,總閱讀量超過了1000萬。這條幾乎零成本的“廣告”,卻帶來了巨大的品牌宣傳效果。
從Plus版牛奶開始,旺仔又相繼搞出了大雪餅、大仙貝、大浪味仙等噱頭,希望繼續收割一波情懷流量。
除了“變大”之外,旺仔還在“變多”的包裝上做功夫。今年旺仔牛奶就推出了56個民族版,56款不同樣式的牛奶摞在一起,確實非常有視覺沖擊力。
這一創意包裝的推出,為旺仔獲得了1.1億的微博話題閱讀量。不得不說,這又是一次成功的品牌宣傳營銷。
但是,這一系列的宣傳過后,賺足了眼球的旺仔,是否賺到了真金白銀呢?
答案似乎并不那么盡人意。
從旺旺集團發布的2018財年報告來看,去年旺旺的銷售業績,與2013年頂峰時期比,相差了30億的銷售額。單就旺仔牛奶這一大單品來看,銷售額也縮水了近三分之一。
迎來“中年危機”的旺仔,還能繼續旺下去了嗎?
40歲的旺仔 應該用什么姿勢挺過中年危機
回顧旺旺這幾年的表現,熱火朝天的營銷宣傳,似乎并沒有為持續低迷的銷售業績帶來多少流量變現。
曾經的王牌產品旺仔牛奶、旺旺仙貝、雪餅等,確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讓旺旺有足夠的資格“吃老本”。但也正因為如此,缺乏創新力的旺旺正在逐年掉出一線隊伍。這可不是單純生產Plus版老產品,就能解決的問題。
當產品跟不上消費升級,加上新興零食品牌對市場的瓜分,旺旺自然不再是大家購買的首選。
意識到大單品時代已經過去之后,為了扭轉業績下滑的局面,旺旺在2017年一口氣推出了近50款新單品。
從椰蓉味的浪味仙、雪姬梅酒、哎喲燕麥粥,到Mr.HOT芥末味牛奶糖、邦德咖啡,再到壓片糖果、冰沙果凍......旺仔花樣百出的新品,簡直讓人眼花繚亂。
旺旺集團表示,目前公司的研發人員有數百人,一年出產的新品總量超過100種,是十年前的三倍多。
但是,旺旺不遺余力研發的眾多新品中,卻并沒有誕生什么爆款單品,上新的熱度過后,很難帶來持續的購買轉化。更讓人尷尬的是,很多消費者甚至根本都分不清楚,哪些是旺旺家的新產品。
繁雜的新品系列,反而讓旺旺失去了主推的焦點,不僅新產品沒有為品牌開疆辟土,還嚴重擠壓了老牌產品。
眼看著研發新品這條路走不順,旺仔開始在跨界這條路上搞事情。
去年,旺旺與國內原創獨立品牌TYAKASHA聯名發布了秋冬系列,將充滿童趣的旺仔大頭像印在衣服鞋襪上面,大膽的配色張揚著獨特的個性。這一次的跨界合作,引起了旺仔粉的圍觀和熱議,大家爭相購買,想要把童年的回憶穿在身上。
隨后,旺旺又聯手自然堂,推出了雪餅氣墊、面膜等。趣味性十足的外觀設計,讓旺仔又收割了一波顏控粉。
今年6月,旺旺又在微博上公布了一系列新品,漱口水、除菌霧化器、除菌噴霧等應有盡有。
甚至還官宣要進軍家具界。
最近這兩年,沒有認真做食品的旺旺,卻在跨界產品營銷上玩得風生水起。很多人戲稱旺旺集團已經成功轉型為“廣告公司”,而旺仔也由原來單純的虛擬品牌形象,變成了“真網紅”。依靠著跨界產品開辟出的這條品牌發展新道路未來走向如何,我們且行且看。
對于旺旺的廣告營銷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回歸到食品企業本身,想要打好翻身仗,只靠著錦上添花的廣告營銷可是遠遠不夠的。立足于產品,再輔以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推廣,才是經營之道。
正在經歷不惑之年的旺旺,接下來會以什么方式來應對“中年危機”呢?
40歲的旺仔又該如何繼續旺下去?
編輯:鞠君
劉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