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過年對于小孩子來說,無疑是最令他們興奮的,最實際的就是有紅包可以拿。相比那些中規中矩的紅包金額,一位河南小姨給外甥們發的紅包,則是引起了網友們不小的討論。過年小姨給外甥一人一萬的壓歲錢,網友:真豪橫最近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過年對于小孩子來說,無疑是最令他們興奮的,最實際的就是有紅包可以拿。相比那些中規中矩的紅包金額,一位河南小姨給外甥們發的紅包,則是引起了網友們不小的討論。
過年小姨給外甥一人一萬的壓歲錢,網友:真豪橫
最近,“豪橫小姨給4個外甥每人1萬的壓歲錢紅包”沖上了熱搜,網友們在感嘆這位小姨的“豪橫”之外,還紛紛對幾個外甥都表示羨慕,想要同款小姨。
視頻中,只見小姨手里拿著厚厚的“人民幣”,依次分給來給自己拜年的孩子們,首先是一個個子較高的男孩,他在向小姨表達新年祝福后,小姨直接十分豪爽地給了孩子一沓1萬塊的壓歲錢,而孩子也是拿到如此多的壓歲錢后,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之后這位小姨的外甥和外甥女更是紛紛向小姨拜年,雖然視頻上僅僅是出現了4個孩子,但是看小姨手里拿的壓歲錢,差不多得有10萬塊左右,光是給孩子發壓歲錢就發出了如此大的數額,不得不說,這可以說是“最豪橫”小姨了。
網友們對此提出疑惑:“新年紅包真的是越大越好嗎?”
看到這樣出手闊綽的小姨,不少網友表示羨慕,紛紛表示:“想要同款小姨”。不過在羨慕之余,也有的網友表示:孩子小小年紀,小姨就給這么大的紅包,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其實,視頻中孩子的父母也對此作出解釋,小姨之所以給孩子們發這么大的新年紅包,除了自己本身的經濟條件過硬之外,更多的則是表示自己對外甥和外甥女的喜歡。
而孩子的家長也表示:因為壓歲錢的數目比較大,所以父母目前會暫時替孩子們保管。
其實在護芽媽媽看來,這位小姨給外甥一萬壓歲錢的做法,實屬有些不妥,因為這樣就會讓紅包變了味道。一個外甥給一萬,算下來就好幾萬,這可能是大部分家庭的一年總收入,即使這位小姨再怎么不差錢,但也不能借給紅包的名義來給玩唄帶來錯誤的金錢觀念。
比較恰當的做法就是錢可以另給,而過年的紅包給一個恰當的金額即可,這樣才符合過年給壓歲錢的傳統意義。
過年給紅包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什么是紅包?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每年過農歷春節時,長輩給小輩用紅紙包裹的錢。
在過去,古人使用的錢是銅錢,于是大人們給的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因為紅色可以“驅邪避鬼”,讓孩子少得病災。雖然自從民國開始,由銅錢變成了紙幣,但過年給孩子包紅包的傳統意義還是沒有變的。
過年長輩給晚輩包紅包,是一種祝福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寓意,數額無需太大,一般多為吉利數,一旦紅包的金額過大,那就不叫紅包,而叫送錢了。
有一點可以肯定,紅包或者壓歲錢的本意并不是給錢,而是一種祝福和心意,給的是零碎小錢,不是大額的鈔票銀子。
過年給孩子紅包一般金額為多大?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直線上升,在給孩子的壓歲錢方面也十分大方,像護芽媽媽這邊的長輩給小輩,幾乎都是500元起步了。如果家里的小輩多,過年期間給出去幾千元絕非難事。
這樣的發紅包趨勢,讓很多工薪階層暗暗叫苦,其實,之所以出現這類情況,都是因為互相攀比引起的社會不正風氣。
早些年的紅包,一般都是1.2元,后來因為經濟條件好了,慢慢地就出現了12元,乃至現在的上百元。
在給紅包的金額中,除了“6”和“8”這樣的吉利數字,“120”和“200”也是比較合適的,因為120元表示“月月紅”,200元為“又喆紅包”。
其實從一定角度來說,超過200元,就不能叫作紅包,或者是壓歲錢了,而是應該叫作“給錢”。
護芽媽媽想說:
在對待給孩子壓歲錢這件事上,希望父母能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只是圖一個喜慶,不鋪張不攀比,這樣過年才更有年味,而不是把壓歲錢變成了大多數成年人過年時的負擔。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看待小姨給外甥每人發一萬紅包這件事的?
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