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同時學習王東岳老師的《人體哲理》和徐文兵的《知己》,會有看兩位高手隔空過招的快感。兩位老師以文學中的人物為例,相同的文學人物,王東岳老師用之證明中醫作詭,徐文兵老師用之證明中醫的神奇。現選取《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和魯迅《父親的病》中
同時學習王東岳老師的《人體哲理》和徐文兵的《知己》,會有看兩位高手隔空過招的快感。兩位老師以文學中的人物為例,相同的文學人物,王東岳老師用之證明中醫作詭,徐文兵老師用之證明中醫的神奇?,F選取《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和魯迅《父親的病》中的父親為例,來欣賞一下高手過招。
1.林黛玉有什么病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
王東岳:
林黛玉,雖然是小說人物,你仔細看曹雪芹寫得非常細致,午后潮熱,面色紅潤,夜出盜汗,咳嗽不止。
什么???
一看就是肺結核。
中醫能治嗎?
林黛玉該算是貴族吧,治不了!
徐文兵:
很多人以為林黛玉患的是肺結核,其實開放性肺結核有極強的傳染性,看看林黛玉周圍的人安然無恙就能排除這個可能。林黛玉的病是遺傳而來的,《紅樓夢》第二十八回有:“林妹妹是內癥,先天生的弱。”林黛玉說:“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第八十二回的《病瀟湘癡魂驚惡夢》有:“只見滿盒子痰,痰中好些血星?!钡诰攀呋氐摹读主煊穹俑鍞喟V情》又有:“半日又咳嗽了一陣,丫頭遞了痰盒,吐出都是痰中帶血的?!?/p>
房缺和室缺是因為心竅左右相通,血液自左向右分流,自肺動脈入肺,引起“肺動脈高壓”,它所引起的咯血一般量很小,表現為痰中帶血。而肺結核的咯血量一般要大一點,咯出來的完全是血。其咯血癥狀也支持先天性心臟病。
再看看林黛玉的母親賈敏也是早早過世,估計她也有先天性心臟病。再往上追溯那就是林姓始祖比干了,那個比常人多一竅的聰明人。
個人點評:
一直以來,對林黛玉有肺結核深信不疑,直到聽了徐文兵老師對林黛玉的分析,徐文兵老師說:先天性心臟病的病人都有一種天生的媚態。女病人剜了男醫生一眼說:“我要記住你這個傷了我心的男人”,心臟外科男醫生被鬧個大紅臉。
記得初中時候和高三時候,同班同學中恰好有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同學,兩位同學還真的與林黛玉有幾分神似,皮膚白皙,單眼皮,長發柔軟,柔柔弱弱又媚骨天成。
徐老師認為,歪瓜裂棗早熟,先天性心臟病人一般壽命不長,為了快速傳播基因,就需要早熟,要有高于常人的媚勁兒,才能吸引異性。林黛玉死的時候也不過十七歲,寶林之間的愛情故事能夠發生,也可見林黛玉的早熟。另外肺結核的傳染性也不支持林黛玉所患此病。
2.薛寶釵的冷香丸
王東岳:
中醫做詭,在中世紀以后,在文明化發展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玄乎,越來越掩蓋自己的無能,也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歷史事實。我們再看《紅樓夢》里,你一看《紅樓夢》,你就應該知道曹雪芹對中醫是非常熟悉,它里面描寫了那個癩頭和尚,跛足道人,給薛寶釵開的一味藥叫冷香丸,盡管中醫里實際上沒有這個東西,但是曹雪芹能這樣寫這樣一副中藥,足見他深得中醫的精要,操作的鬼名堂。
這個藥是這樣的,四味藥叫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花的花蕊,也就是花粉那個部分,各十二兩研磨,并用同年的小雨節令的雨,白露節令的露,霜降節令的霜,小雪節令的雪,各十二兩混合。先把這四味藥找見就很難了,如果今年小雨這個節令這一天不下雨,玩完;如果明年白露這一天沒有露,又玩完;如果到后來霜降那一天不降霜又玩完。這種故弄玄虛的方式,曹雪芹寫出來確實是對中醫的諷刺。
徐文兵:
寶釵的病究竟是什么病?這病是“無名之癥”,是“胎里帶來的一股熱毒”,看似是一大玄機,其實不然,以藥測癥,冷相對熱,香相對臭,癥狀就是熱臭,是“臉紅心跳,陰癢白帶,外加喘嗽”其實就是和少男遺精一樣的少女懷春,嚴重點兒大概有點類似“抽動穢語綜合癥”。
寶釵本是活潑、健康的女孩子,又讀了不少“雜書”,不可能不受言情故事的影響,又正當青春期。因此,她內心仍是少女的情懷,對愛情的追求時刻存在,這是與生俱來的天性,被當作是胎里帶來的“熱毒”。可是,又要自制,要保持大家閨秀冷若冰霜的外表。當冰冷的外表制不住內心的熱情時,就寒熱失調發病了。
怎么治?吃“冷香丸”。這“冷香丸”又是一大玄機。這藥方是和尚開的。佛家講斷絕七情六欲。冷香丸用的四種花蕊,都是白色素花花心,包含一年四季。就是要一年四季都是“素心”。服用時還要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黃柏性寒味苦,功效是清瀉相火,也就是壓制性欲和性沖動。黃柏治療花癡和性欲亢進,陽強不倒的主要藥物。
“冷香丸”就是要抑制寶釵身上的“熱毒”,即少女的春情。它要抑制人天生的情感是很難辦到的,因此這藥很難配成,要是次年雨水那天不下雨,白露那天沒露,或霜降那天無霜,或小雪那天無雪,就都配不成。這里也隱含著“天性難違”的意思。冷香丸只能在發病時“效驗些”,并不能斷根,所以寶釵的“病”還是要不斷復發,冷香丸要配一磁壇,不時服用。
個人點評:
此前也知道薛寶釵要吃冷香丸,真沒想到里面還有這么多名堂。這個案例,個人是沒有觀點偏向,只覺得兩位老師的說法,真讓人開了眼。
3.魯迅父親的病
魯迅: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
王東岳:
大家知道,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諸多東西,比如:女人的三寸金蓮、裹小腳,男人的辮子,父權的蠻橫。他攻擊中醫毫不留情。
他說:中醫看病看不了病,就經常給別人做一個你找不到的藥引子。大家知道中醫用藥是有藥引的,也就是我這個東西能夠把藥引到那個疾病的那個靶向上去。古代中醫的藥引最主要的是什么?是酒。你看“醫”這個字,它上面是一個醫,底下還是一個去掉三點水的那個酉。
但是到魯迅那個時代,魯迅說他遇見的醫生竟然給他開這樣的方子。
大家知道魯迅的父親一輩子得病,魯迅說他從小就整天到中藥鋪子,他的身高都夠不見中藥鋪子的那個柜臺,他給他父親看了一輩子病,把家財耗盡,然后他父親死了,醫生竟然給他開這樣的病方,藥引子叫原配的蟋蟀,就是第一次結婚的那個蟋蟀,如果離婚了,二次結婚還無效,這不是非?;奶茊?!
徐文兵:
魯迅的父親周伯宜于1893年冬病不起,至1895年秋冬病勢日加嚴重,直至1896年10月12日(農歷9月6日)去世,終年三十七歲,中道夭亡,他到底死于什么病?
根據分析主要死于肝硬化(肝癌?),俗稱膨脹病,中醫稱單腹脹。期間邀請中醫治療。事后,魯迅非但不感謝中醫延長了他父親的壽命,減輕了他的痛苦,反而盡尖酸刻薄之能事,諷刺挖苦攻擊中醫。這種類似于今天醫鬧的做法,確實詆毀了中醫,流毒至今。其實也害了魯迅他自己。
一、病因:郁怒成積、酒精中毒
二、癥狀:牙齦出血、口吐鮮血、浮腫腹水、疼痛不止
三、中醫治療
何廉臣先生當時在醫界是位頗有影響的人物。他對魯迅父親的治療,常常開有奇特的藥引子,如同巢的蟋蟀一對、結了子的平地木十株以及經霜三年的甘蔗等。魯迅曾不以為然,因之小視,進行過諷刺,這是后話。但從醫學講無論如何,這前兩味均是目前治療腹水的良藥。蟋蟀利尿消腫作用明顯,尤適用于體弱氣虛者水腫,有攻補兼施之妙。平地木主產于華東,是"生在山中樹下的一種小樹,能結紅子如小珊瑚的,普通都稱為'佛老大"',有清熱利水、活血退黃功能。如今已廣泛應用于肝病臨床。
四、死因:病重不避酒,神仙也難醫
膨脹病本是難治之癥,即“風、癆、膨、膈”為內科四大證;膨脹一證,素來棘手,有諺云“神仙難醫膨脹病”就是這個意思。即便在今天的醫療下,最后也將成為不治之證而病故。
魯迅由于對父親的死“其中大半是因為他們耽誤了我的父親的病的緣故罷,但怕也很抉帶些切膚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墳·從胡須說到牙齒》)。病重不避酒,神仙也難醫。年少無知,卻怪醫生。不反省其父酗酒傷肝,反而怪怨中醫耽誤。請問即便在今天對已經肝硬化的病人,如何治療才叫不耽誤?悲哀的是中醫就這樣成了魯迅先生的筆下的犧牲品。
個人點評:
徐文兵在《魯迅,你憑什么罵中醫》一文中有詳細的分析,本想轉載,因頭條審查問未能轉載,頭條里有這篇文章,詳細分析可以去讀。
個人認為,雖然中醫所使用的藥引如蟋蟀確實有用,但是用這種原配蟋蟀之類的藥引,給病人和家屬帶來諸多不便,同時為自己的無能留足了后路。
現實中,信中醫的人一般都是中醫曾經治好他或他認識的人,一個非常難治的疾病;反中醫的人,同樣是因為疾病被中醫給耽誤了,辜負了曾經的信任。比如,方舟子的脫發問題,使用中醫中藥沒能解決,是他大力反對中醫的一個導火索。
總結:
看王東岳和徐文兵兩位老師,隔空過招,非常過癮。雖然這三個案例的時間不同,大部分是徐文兵文章在前,王東岳講座在后。我聽到的順序卻是先聽王東岳,后看徐文兵。兩位老師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讓我們看熱鬧的人受益匪淺。
注:部分圖片和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張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