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始終不愿相信。那個永遠溫柔紳士又美好的“王瀝川”,就真的離開了。11月27日凌晨,高以翔錄《追我吧》節目時休克,凌晨五點,已有大V稱已確認猝死,但一直到中午,大眾才等來浙江衛視的一紙確認聲明。聞訊,高以翔父母及女友bella迅速從臺灣趕來內
始終不愿相信。
那個永遠溫柔紳士又美好的“王瀝川”,就真的離開了。
11月27日凌晨,高以翔錄《追我吧》節目時休克,凌晨五點,已有大V稱已確認猝死,但一直到中午,大眾才等來浙江衛視的一紙確認聲明。
聞訊,高以翔父母及女友bella迅速從臺灣趕來內地,到了浙江,忍著悲痛,反過來安慰工作人員說:
“不是你們的問題,你們也不愿意這種事情發生。”
在機場被記者問起時,強忍悲痛只說了:
“太可惜了。”
甚至在極端的痛苦情況下,還安慰大家:
“你們都辛苦了”。
對于兒子的逝世,他沒有歇斯底里,沒有大喊大鬧,沒有不問青紅皂白,只是強忍傷痛,體面地處理兒子的后事。
可悲傷那么大,怎么可能抑制住?
親自奔波接兒子回家、布置靈堂、選遺照、移靈的高爸爸,卻在走出靈堂時整個人踩空跌落臺階。
控制不住情緒失聲痛哭后道歉:
不好意思,我失態了。
有粉絲錄制視頻要求藍臺給解釋,直到現在一直在被公關熱搜。
官方什么回應都沒有,還在高高興興準備2020年跨年晚會。
以“城管”以“沒什么人就收掉”為由,要求粉絲盡快清理追思現場。
藍臺旗下的某位工作人員,竟然說:
沒什么可惜的。
最可怕的是一些圈內明星,一瞬間很多人,都給這件事情下了結論:過勞。
宋佳發微博,說“當熬夜變成敬業,當拼命當成應當”。仿佛這件事情里,她只看到高以翔是因為熬夜、拼命去世的。
張雨綺跟著抱怨:除了時間超標之外,還有甲醛超標,還有拍攝方案不合理,對了,還包括“網絡暴力”。
還配了一張大字報,倡議:
1、工作不超過12小時;
2、重返片場不要少于12小時;
3、兩餐之間不要超過6小時。
緊接著,她們的老板,也發了一條微博,一副受害者模樣。
表面上覺得好像很對,但實際上經不起推敲。
高以翔的去世,最主要的,是節目的設計和急救措施不到位,
但不代表著整個藝人群體成了高危行業,更不是演員成為高危的借口。
“甲醛污染”?
你要跟那些北漂的年輕人談談租住自如房屋的感受嗎?
“威亞”、“爆炸”,這不是一個演員的基本要求嗎?你不想做這些,還想做什么?去摳圖嗎?
對明星而言,“威亞”、“爆炸”一般都有替身,
那替身呢?不危險嗎?替身的命,就不是命了?
可能連自己身邊的修圖師,都在為自己熬夜。
而他們自己卻在疾呼,“工作不要超過12小時”“每餐飯不要超過6小時”?
看看明星有多愛談辛苦——
如果做明星這么累,你為什么還要做?
這世上,永遠有人比你更累
2018 年 3 月 31 日,在安徽阜陽,有兩位老人在工地上扛水泥,他們其中一位 65 歲,一位 70 歲。
水泥 680 多袋,約 34 噸,卸完他們可賺 300 元,兩位老人從早上就馬不停蹄地開始干活,一直卸到中午,連早飯都沒舍得吃,還沒卸完。
車主問,“要不要給你們增加一個人手?”
兩位老人慌忙拒絕了。
多增加一個人,他們就要少掙 50 元塊錢。
2018年,全國暴雪,60 歲在外打工的老人,不舍得打車,選擇徒步 80 里,走回老家。
他從外面帶回來的涼席,電風扇,被褥,一樣都不舍得丟。
“一個月工資才 2000 塊錢,不舍得發,打車錢省著,回家給老伴買件新衣服。”
有人問他,大爺你不冷嗎?
他說不冷,越走越暖和。
你信嗎?
反正我不信。
2015 年,天津塘沽大爆炸,前面的戰友倒下了,后面的戰友沖上去。
“兄弟在嗎?我在車上,現在去塘沽,如果我回不來,我爸就是你爸,記得給我媽上墳。”
如果不危險,會犧牲嗎?
可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他們,為這些普通人發過聲,呼吁,更沒看見她們為這些高危行業的消防員,貢獻過什么。
我只看到她們在網上亂帶節奏,在吃血饅頭,為自己謀取利益。
畢竟,貴圈對“辛苦”的門檻定義太低了。
有些藝人,出門保鏢經紀人護駕,遇到粉絲,自然有人一把推開;
有些藝人,你拍他,他會對你直接踹過去;
有些藝人,發了篇微博,說自己壓力很大,每天只能睡8小時。
再苦再累,有成龍累嗎?
在港片最旺的時代,成家班和洪家班演員,全是真摔真打,卻人人都堅持了下來。
《還珠格格》拍攝時,林心如和趙薇,基本上都是2點左右收工,5點左右又開工。
景區沒有開門,他們就找個長板凳,兩個人一起,睡在景區前等。
人人都想睡到自然醒,數錢到手抽筋。
人人都想買大鉆石,可現實是,往往人家眼里的碎鉆,我們都買不起。
但有一點:做人要厚道,真不要得了便宜還買乖。
一邊喊著高危,一邊曬鉆石名包奢侈品的,
對不起,要點臉吧!
丁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