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劉有偎今年31歲,祖上三代都是吉林省集安市的種參人,早年他選擇當兵援藏,轉業后端起了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并逐漸成了中層干部。2015年,他按耐不住創業的心,成了一名淘寶賣家,專賣父輩種的長白山人參,結果,第一年就虧了十多萬,彼時,他的月工資才
劉有偎今年31歲,祖上三代都是吉林省集安市的種參人,早年他選擇當兵援藏,轉業后端起了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并逐漸成了中層干部。
2015年,他按耐不住創業的心,成了一名淘寶賣家,專賣父輩種的長白山人參,結果,第一年就虧了十多萬,彼時,他的月工資才3000多元。
所有人都勸劉有偎乖乖留在體制里,但他實在沒法繼續朝九晚五的生活。他喜歡馬云,更喜歡用馬云的名句鼓勵自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每100個人里面,就有可能有一個淘寶賣家。這是一個普通不過的賣家故事,你也許能從中找到自己奮斗的影子。
圖片來自互聯網
劉有偎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斷。在集安,參農手里的普通人參,收購價差不多只有60元一斤,但這些充滿了“神話”色彩的滋補品,經過一道道商人的倒手、包裝,最終會成為價值連城的“寶貝”,身價倍增。
“暴利之下必是商機。”淘寶是他讓祖輩辛苦種植的人參走向全國的機會。
香港的人參
劉有偎大吃一驚,人參從中國北方倒騰到南國之地,差價已大得離譜,吃驚的同時他很快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
接下來幾天,他沒去維多利亞港,也沒去星光大道,他跑到香港上環的永樂街到高升街一帶,這里是香港的藥材中心。他揣著身份證跟對方講,他來自吉林集安,中國長白山人參產地,他家三代參農,有上好的人參貨源。
“語言不通,也沒有人相信我。”劉有偎苦笑道。
集安市地處長白山一代,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壤通透性好,礦物質豐富,非常適宜人參生長,該地人參栽培歷史已達400多年,清朝中期,集安就是貢參主產區之一。數據顯示,吉林省的人參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約為全國總產量的85%。
劉有偎的父親、祖父都是靠山吃山,以采摘、種植人參為經濟來源,目前,劉有偎家就有200塊參床,每塊長10米寬2米,一塊產量在200斤左右,這是種在山坡上的園參,當種子播下去后,種參人就要細心培養6到8年才能等來收獲。
這些年里,人參也需要除草、打藥、施肥,人參喜陰,種參人還要為參床安裝遮陽棚遮陽,人參對水份敏感,水一多就容易成批得真菌,價值大跌。對種參人來說,他們常常要上山管理參床,或者干脆在種參的地方蓋房居住。
劉有偎家也有林下參,這些人參被種植在山林里,模仿野山參的生長環境,不需要管理,但生長緩慢。山林需要用鐵絲網圍起來,防止野豬等動物搞破壞,劉有偎記得,他小時候最喜歡每天晚上跟著父親上山趕野豬,父親拿著獵槍朝天放空槍,整個山林都回蕩起嘹亮的槍聲。
人參的生長極為嬌貴,又只能數年采摘一次,經濟效益卻并不高,在當地,一斤種在坡地上的普通人參,采購價僅有50-60元,一塊參床的投資成本卻接近5000元。
劉有偎說,集安有7萬人,雖然人參與鹿茸、貂皮貴為東北三寶,但除了老一輩人,像他這些青年人要么外出打工,要么遠離山林,沒人愿意再干這種臟活累活。
從香港回家后,原本對人參毫無興趣的劉有偎卻突然之間想要種人參,“這個行業太暴利了,我賣100塊錢,也能賺很多錢。”他想,關鍵在于為人參找到一個銷路。
“種人參比種白菜苦多了”
2014年,劉有偎跟著旅行團去了一趟香港,逛街時,他擠進了一家養生產品專賣店,精致的玻璃柜臺里,一只20年左右的集安林下參(種植在山里自然生長的人參)竟然賣到了6800元,而這種成色的產品,集安當地的售價在500到600元。
刷單
在集安,有的參農會開個線下店,招來游客生意,劉有偎沒有錢開線下店,他把淘寶看成一個出路。
他像模像樣的做起了市場調研,在淘寶,一個富有情懷的店鋪讓他頗為感慨,店主自我介紹說是上海大學的畢業生,爺爺是一位參農,他開店就是要幫助家人做銷售,走情感路線的店鋪銷售特別好,劉有偎一眼就看出來,故事雖然好聽,但那些人參不值那個價錢。
2015年1月,劉有偎注冊了淘寶店,賣的都是自家種在山坡上的新鮮園參,價格不高,2支四兩的集安邊條參,價格在98元,而2015年15克的林下參則只要38元一支。
這種價格完全打破了消費者對“人參”的認知,但在劉有偎看來,這已經高于采購商的采購價,有利潤空間。為了贏得消費者信任,他甚至以當兵的經歷為賣點,給店鋪取名“援藏兵創業店”。
即便如此,淘寶的殘酷經營還是超出了劉有偎的預想,彼時,他一邊在吉視傳媒上班,一邊經營店鋪,他請了一個美工,每天早上交代完工作就去上班,下班后則直接投入到店鋪運營中去。
集安位于中國邊陲,沒有電商氛圍,劉有偎只能從百度、淘寶大學學習經營知識,搞流量,寫關鍵詞,提高轉化率……那或許是他從學校畢業之后最“勤奮學習”的一年,但效果并不好,店鋪沒有流量,每天僅有1到2個人進店,也沒有人買。
有一次,他的旺旺一響,劉有偎興奮的以為是顧客來了,屏幕蹦出一行字:“寶貝是不是沒人看?看了是不是沒人買?那是因為你沒做品牌。”這簡直說到他心坎里去了,劉有偎花了一萬多讓對方幫自己,結果,他因為刷單被淘寶扣了2分。
劉有偎現在還心有余悸,為了把人參賣掉,他還在馬路邊擺過小攤子。
劉有偎家的人參原本都是整體賣給經銷商,2015年,父親給他留了一小塊搞電商,結果挖起來卻沒賣掉,全部爛掉,劉有偎一盤算,竟然賠了10多萬人民幣。
“誰都不讓我干,覺得不行,但我沒想過干不成怎么辦。”他說,事實上,他覺得事情已經成功了。
劉有偎心里清楚,當兵期間,他年年都拿優秀士兵,還入了黨,轉業回到地方后,他也逐步成了吉視傳媒的工程部主任,中層干部,但在吉視傳媒的9年,慢慢變成了朝九晚五、平平淡淡、安安穩穩,他心里的那只東北虎,再也關不住了。
“淘寶特別好,你們應該去看一看”
雖然經營慘淡,但劉有偎認真修改著頁面介紹,摸索著提高店鋪轉化率,他甚至自學了PS,并把他上山采參的圖片拍下來,組成了一個圖片故事,放在詳情頁里。
2016年9月,劉有偎在淘寶大學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第一次報名了天天特價,24個小時里,他的銷量破天荒得到了50多單,之后幾天則維持在十幾單,于是他持續報活動。
到了2016年年底,“援藏兵創業店”營業額已經漲到了百萬,每月營業額在30萬左右。
“一切都準備好了,流量一來,店鋪就起來了。”他說。
此時,他第一次向單位提交了辭職報告,彼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在全國大火,他模仿著寫:“淘寶特別好,你們應該去看一看。”
老總看了后回復說,干淘寶也不賺錢,要么你還在這里上班,哪怕你天天來晚點,店鋪讓媳婦管。
“我說不行,我必須要一心一意,活了30多歲,從來沒有為一件事情一心一意。”劉有偎回憶。
吉視傳媒是當地數字電視的管理單位,鐵飯碗,淘寶在當地人的眼里,基本就是小孩子過家家,從事業單位離職干淘寶,這是一個大新聞。
不過,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援藏兵創業店”營業額已經在300萬左右,他不僅賣自家人參,也幫著鄰居的人參找銷路,他很感慨淘寶給他帶來的變化,“跟著淘寶走。”他說,淘寶說要做活動,他就做活動,淘寶說做內容,他就做內容,淘寶說做直播,他就搞直播。
他的直播很有趣,帶著消費者上山挖人參,不過最近大雪封山,他只好在辦公室里通過直播為消費者答疑解惑,沒了噱頭,沒有俊男靚女,直播間門可羅雀,主播只好抱著麥克風唱流行歌曲。
劉有偎說,在此之前,網上很少賣鮮人參,鮮人參太嬌貴,碰水就腐爛,不易保存,但物流的進步讓鮮人參逐漸在網絡上流行,而他選擇用苔蘚包裹人參,再放入冰袋,加上泡沫箱,人參就能順利度過數天的長途運輸。
跑到杭州找運營
2019年,劉有偎開始真正感覺到,專業工作人員有多重要,在父親和老丈人負責打包的時候,就經常因為發錯貨而引起顧客的不滿。
但問題在于,從美工到客服,集安根本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電商人才。
在集安,開在街邊的人參專賣店有很多,大部分都開過淘寶店,但最后往往逃脫不了關門的結局,然后留下一句:“淘寶不行。”
劉有偎說,在集安,做淘寶的觀念依然停留在過去,東西一成交,店家就不管了,完全不在乎服務。
“淘寶是你下單,交易才剛剛開始。”集安很多人賣人參,劉有偎覺得,他的成功在于他的觀念跑贏了其它店鋪。
他說,人參容易斷腿,這種情況下,他會詢問買家是不是能留下,不能留下的話他會立刻補發一個,就這一點,那些死掉的店鋪都做不到。
但即便如此,他最終還是拿到一個差評,因為客服的專業性不夠。
“她特別用心,更不是不努力,只是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情。”劉有偎說,這就是集安。
既然當地找不到人才,劉有偎就跑到電商之都杭州,在杭州,一個美工或運營如果能拿1萬工資,跑到東北對方就要3萬,劉有偎吃不消,在吉視傳媒做工程部主任,劉有偎的工資是一個月3000多人民幣。
目前,包括客服、打包在內,劉有偎有11個員工,他們都是集安本地的小年輕,甚至是鄰居,雖然有很多不如意,但他還是覺得可以和團隊一起成長。
低價人參質量如何?
翻開劉有偎的店鋪可以發現,他的店鋪很普通,圖片不精美,介紹不撩人,裝修上一點也不文藝,比如,主圖是一個農人,手里提了兩只大人參。
劉有偎覺得,他要的就是這種接地氣的感覺,“我就想讓更多人買到貨真價實的人參,沒有那么暴利。”
在他印象中,有個消費者買了他38元15年15克的人參,結果在微信朋友圈倒賣,帶上他的圖片,標價1500元,“那是他的自由。”劉有偎雖然看不下去,但也沒辦法。
翻開淘寶可以發現,售賣新鮮人參的店鋪并不少,大部分都來自吉林,價格也都和劉有偎的定價相差無幾。低價人參質量到底好不好?這是消費者對淘寶鮮人參賣家最普遍的質疑。
淘寶滋補行業小二小虹介紹,這些來自吉林等東北地區的鮮人參售價不高,原因在于源頭供貨,縮短了市場對接消費者的供應鏈路,同時,人參種植年限、品相、價值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參的價格。
而在劉有偎看來,人參在運輸途中容易斷根,腐爛,中間過程損耗大,這也是人參離開產地后價格拔高的原因,但不斷發展的物流業也是拉低人參價格的一大原因。
去年,劉有偎給自己的人參注冊了一個品牌,叫大森林派,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打造互聯網人參第一品牌。他說,就像冬天的長白山等待著冰雪消融一樣,從大數據看,新鮮人參也正迎來市場的春天。在過去,人參除了泡酒還是泡酒,但當下,劉有偎的顧客也會用鮮人參煮湯、做菜,市場一點點在打開。
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