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白送給你的房子,要不要?在一房難求的今天,白送給你一套你要不要?這聽起來是不是很魔幻?如果說這話的人既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騙子,而是真心實意要送你房子的陌生人,那么這套房子很可能就坐落在燕郊的某個小區內。燕郊您問我燕郊在哪?這么說吧,在某個夜
白送給你的房子,要不要?
在一房難求的今天,白送給你一套你要不要?這聽起來是不是很魔幻?如果說這話的人既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騙子,而是真心實意要送你房子的陌生人,那么這套房子很可能就坐落在燕郊的某個小區內。
燕郊
您問我燕郊在哪?這么說吧,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駕車從天安門前面延長安街一直向東開,別拐彎,就一直開,半小時之后靠邊停車,您就已經站在燕郊的地界兒上了。
燕郊—一由春秋時期燕國都城之郊而得名,有“天子腳下,御駕行宮”之美譽。今天是一個個隸屬于河北省三河市的一個小鎮,其西部接壤潮白河,與北京市通州區隔河相望。
來來來,中間那條河就是潮白河,各位不妨猜一下,河哪邊是北京通州,哪邊是河北燕郊?有人會說了,這不送分題嗎?左岸高樓林立,一棟棟住宅氣宇軒昂,這一看就是首都北京嘛,您再看右岸,除了農田就是平房,十分符合某“郊”的氣質,燕郊無疑了。如果這么回答,這道題就只能給您個卷面分了,雖然分析得頭頭是道,但請看圖片右上角,地圖坐標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其實左面是燕郊,右面才是通州。也許有人會問了,這么魔幻嗎?燕郊一個小小的鎮看起來像極了某高檔CBD,而通州咋跟個大農村似的,一點兒牌面都沒有呢?
一路飆升的燕郊房價
其實幾十年前完全不是醬嬸的,下圖是1985年的燕郊,雖然年代久遠,圖片看起來比較糊,但可以看出來基本全部是農田,接下來的一二十年一直是這個畫風,館長就不一一截圖了。
2007~2008年畫風突變,變成了下圖醬紫:
許多原本是農田的地方,住宅樓仿佛是一夜之間平地而起。2007年,燕順路沿線率先發力,燕京新城、東方夏威夷、圣得西區、和安花園等一批高等住宅迅速崛起;2008年房地產主舞臺是以福成三期、四期為代表的東區。
這是2009年的燕郊:
福成、匯福等地產企業進駐燕郊,上上城三期、青年新城等籌劃建制,開始不斷擴建買地,一擲千金,好不豪爽!
從2007年到2010年三年時間,燕郊房地產市值從幾乎為0迅速飆升至550多億,你以為這就是巔峰了嗎?NO,NO,NO!這只是個前奏而已。因為下一年將要發生一件影響無數北漂人的重大事件:北京購房限購。
“凡在2011年2月17日零時零分之后,進行網上簽約的住房交易,均應當執行新的限購政策:非京籍納稅滿5年限購一套,京籍超2套不得再購且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這短短的一句話就像蝴蝶在北京輕輕扇了一下翅膀,結果卻在三十公里之外的燕郊掀起了滔天巨浪。該政策下,想要在北京買房,必須提供連續5年的納稅證明。這個5年相當值得玩味,咱們下文會說道。在此之前北京房價一路飆升,無數北漂人為了在北京扎根不惜掏空6個錢包湊足首付先上車再說,剩下的貸款慢慢還,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創業不如買房”因為只要能上車,肯定是有得賺的。三環買不起咱買四環,海淀朝陽東西城買不起,再不濟咱們去城八區買,縱使隔壁燕郊樓市已經欣欣向榮,真正想在北京扎根的人也很少會去考慮在燕郊買飯,即使它離天安門再近它也不是北京,能010開頭,咱就盡量不去考慮0316。
然而限購令一出,一切都變了。在那之前人們交社保是很隨意的,離職、換工作等原因導致斷繳一兩個月幾乎是家常便飯,能在五年之內有連續納稅記錄的人少之又少。限購令一出臺,幾乎一棍子打死了90%以上想在北京買房的潛在需求者。想要在北京買房,先老老實實在北京連續納稅五年再說,那時的北京房價說一天一個價毫不過分,人們收入增長的速度遠遠跑不贏房價,有一則“勵志”故事是這么說的:小伙想全款買一套房結果差二十萬,于是把準備買房的錢用來創業,三年之后創業成功,但全部身家去買同一套房時,發現還差二十萬才夠首付。這雖然是個段子,但段子是源于生活的,那幾年看空房價等著降價抄底的購房者,全款變首付的案例舉不勝舉。吃一頓飯的功夫你看中的那套房子就有可能漲個五萬八萬,在你為了獲得購房資格老老實實繳稅的五年時間里,房價能漲到什么地步簡直不敢去想。
限購令的初衷是為了抑制過快增長的房價,但實際效果只是從購房資格角度暫時抑制購房需求,這就好比洪水來了,修筑一個時效五年的水壩,且水壩的高度逐年遞減,當水壩決堤的那一刻,也即是所有購房者都納稅滿五年的時候,之前被抑制的購房需求會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涌入樓市。限購令之下,北京樓市的成交量雖然肉眼可見地降低,但房價經過短期的橫盤,又開始愉快地旋轉,跳躍,因為成交量低的原因并不是人們不想買,而是想買買不了。
為了能讓自己資產增值的速度趕上北京房價的增速,人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找一塊距離北京最近的不限購的地方買上一套房再說,等到自己納稅滿五年,賣掉這套房重新殺回北京!那么離北京最近不限購的地方在哪呢?人們打眼一瞧,燕郊、大廠、香河、固安這四位正倚在北京的門框上含情脈脈地招手呢:“大哥來玩兒啊~”這四位就是日后聲名赫赫的“環京四小龍”。
這四小龍中又以燕郊最為生猛,因為其他三個地方距離北京稍微有那么一點小遠,開車進趟京怎么著也得個把小時。圖中畫圈的位置就是燕郊,從地圖上看就是河北省深入北京的一塊“飛地”,從燕郊出發向北是北京,向南是北京,向西還是北京,似乎這塊地方就應該劃歸北京的,況且站在潮白河邊,一眼就能看到對岸的北京,這就給人一個錯覺:在燕郊買房基本就等于半只腳踏進北京了,也算是給那些暫時沒有北京購房資格的購房者一點點的心理安慰吧。
文章一開始提到的三十分鐘燕郊直達天安門也是一個最讓人欲罷不能的誘惑,在其他三小龍買房可能真的只是為了跑贏房價的投資舉動,沒有北漂真的愿意去河北工作生活吧?對于在北京上班的人來講,一個多小時的上班通勤時間那是家常便飯,燕郊由于距離上的優勢,使“工作在北京,吃住在燕郊”成為了可能,在燕郊買了房既能保值又能住,去北京上班通勤的時間甚至比某些在北京跨區上班的人還要短,這簡直就是打算日后重回北京的那些購房者完美的中轉站啊!
開發商自然清楚購房者心里在想什么,針對消費者痛點不斷釋放煙幕彈,什么燕郊馬上要劃歸北京了,什么燕郊馬上要開通地鐵了,什么通勤班車直達小區門口了,北京各大小區、商圈、地鐵口到處都是散發燕郊賣房傳單的人,只要你表現出一丁點興趣立刻就會給你上全套服務,你不是平時得上班沒時間去燕郊嗎?沒問題,周末免費看房班車伺候,只要你給出地點,周末準點在你樓下等你,班車剛剛啟動,銷售就開始滔滔不絕地使出各種推銷話術,班車還在通燕高速上行駛的時候,燕郊樓盤的戶外廣告就在窗外撲面而來,甚至收費站前面都打滿了某新開盤樓盤的廣告,班車剛剛開過潮白河大橋,還沒踏入燕郊的地界,迎面而來的是各種巨幅售樓廣告,天上飄著賣房的熱氣球條幅,馬路兩邊的臨街店面是清一色的售樓處,公交站旁、馬路兩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別誤會,這些人不是來看房的,是各家房產公司雇傭的“售樓銷售”,在這個瘋狂的時候,賣房比的不是話術,比的不是位置、優惠力度,比的是哪家的銷售能夠第一時間把看房者拽進自家的店面,在他們眼里,這些從北京來到燕郊的看房者就是一只只的肥羊,沒實力的房產經紀公司只能雇傭便宜的勞動力站街搶人,有實力的早就把觸角伸到北京市中心,這一車車看房班車拉載的看房者就是他們專屬的“私人肥羊”。
班車會拉著你穿過擁擠的人群來到某片荒地前面,這時你的心里會生出一絲疑惑:房子呢?別著急,很快就會有一位專業的房產經紀來到你們面前,指著荒地一頓慷慨陳詞:這里、這里、這里、這里,是我們規劃的某某樓盤,這里是正在規劃的某某學校和醫院,這里是正在規劃中的購物中心....在他的描述下,一幢幢雄偉的建筑仿佛從荒地中破土而出,一個個環境優雅、附屬設施完備的住宅小區躍然眼前,孩子們在草坪上嬉戲,老人在林蔭道中漫步,年輕人依偎在長凳上竊竊私語,而你,仿佛看到了自己正生活在這樣一個安靜祥和的小區里,看鋪墊成熟,他們會把你們帶到售樓處,在精致的沙盤面前把剛才的話術再次詳細講解一遍,以加深印象,然后會帶你們一一參觀精致的樣板房,中式、歐式、簡約、豪華應有盡有,總有一款對得上你的胃口,你甚至已經開始幻想和愛人在廚房準備晚餐、孩子在兒童房安靜地學習、老人在客廳收看晚間新聞的生活場景了,如果你之前在北京也看過房,那么反差感會更大,因為北京幾乎沒有多少新樓盤,而手頭這點錢只夠看一些老破小二手房,設施陳舊的小區、陰仄的樓道、貼滿小廣告的電梯、滿是生活痕跡略顯凌亂的房間,完全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場景,有那么一刻,你心動了,你認為眼前的這個小區才是你的天堂,但還是有一些猶豫,畢竟這里不是北京啊!可是你沒有思考的時間,和你同車一起來看房的人紛紛開始掏定金了,朝向好的、采光好的、樓層好的、戶型好的一間間在減少,銷售也在不失時機地敲打你:“現在我們小區可是一房難求,下周來可能就不是這個價了,要趁早做決定啊!”在這種逼迫式的銷售面前,加之一路上直戳你心底痛點的前戲營銷徹底爆發,不管了,掏錢,定房!這就是一個普通購房者從接到傳單到最終下定他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購買決策的全過程,前后可能只有不到半天的時間。
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北京居高不下的房價和限購令的出臺形勢下,成為許多無法在北京安置房產的北漂人最后的退守之地,一時間,大量的北漂人涌入這個小鎮,寂靜的小鎮突然間就喧鬧起來了,這里成了北漂們的“睡城”,每天都有數十萬“北漂們”,從河北跨越到北京上班。看起來是跨省上班,但實際上從燕郊到位于通州的北京市政務中心,也就10多公里的距離,到二環也不到40公里,與北京市中心的距離甚至近過大興等地。在燕郊看過二手房的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大白天小區里冷冷清清,偶爾只能看到幾個帶孩子的老人,可一到晚上六七點鐘,小區里就開始逐漸喧囂起來,一輛輛晚歸的公交車帶回了在北京上班的上班族,隨著夜幕的降臨,樓宇間萬家燈火開始逐一亮起,白天的燕郊和夜晚的燕郊是兩個截然相反的地方。
這是2010年的燕郊:
2010年,為北京發布了全國首條限購令“國十條實施細則”,規定北京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讓部分試圖在房價上漲中分一杯羹的投資資金被迫轉戰環京樓市。燕郊燕順路中北段星河皓月,中段納丹堡、溪谷、美林灣等正式掛牌交房,至此燕郊房地產進入鼎盛時期。
這是2011年的燕郊:
2011年,北京東燕郊的概念被瘋狂炒作,燕郊美林君度、星河185正式奠基,中興和園開始掛牌銷售,燕順路成為了各家房地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這是2012年的燕郊:
2012年燕京航城以半年打樁、一年建樓,次年交房的速度拿下2012年度燕郊樓市銷售“總票房冠軍”。夏威夷北岸和夏威夷南岸相繼粉墨登場,不甘寂寞的福成五期成為燕郊東市區房地產的一匹黑馬,老牌勁旅天洋城1期售罄,二期建設當中。
這是2013年的燕郊:
2013年上半年原中趙甫村進入征地階段,下半年已拆遷完畢,與此同時,九里香堤樓盤開始銷售。理想新城一期次年掛牌銷售。歐逸水岸開盤售賣,均價一萬左右,當時河對岸通州的房子要賣三萬。緊鄰北京的地理位置、較低的房產價格,讓許多北漂看到安家置業的希望,轉身奔往燕郊。
這是2014年的燕郊:
2014年房地產戰火沿著102國道向東延展,美麗城等小區也正式掛牌銷售,@北京、北京悅等5個小樓盤也開始下場捉對廝殺。至此,燕郊在全國城鎮發展報告中異軍突起,在全國百強縣排行榜中位列第58名。
這是2015年的燕郊:
2015年匯福悅榕灣、東貿國際、星羅城全面登場登場,隨著鑫樂匯、樂天瑪特、星羅城、東貿國際等大型商業中心的落戶,燕郊年度財務發展趕超千億,商業發展經濟超百億元,代表著燕郊房地產發展史進入了全盛階段。
這是2016年的燕郊:
2016年因為“漲價去庫存”的操作,北京房價幾乎在一年時間內快速翻倍,讓廣大工薪階層掏空六個錢包也望塵莫及,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北京周邊尋一個落腳之所,進而帶動了一些炒不動北京房價的投資客也干脆跟風炒作環京樓市。
2016年到2017年, 在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和北京副中心等概念的推波助瀾之下,加上一些人不乏“環京三縣并入北京”的狂熱想象……
隨后發生的事情,讓人瞠目結舌。2016年,燕郊房價開啟瘋狂上漲模式,歐逸水岸最后一棟樓售賣時,均價已經飆到兩萬多。這還不是最夸張的,當時真的是“一天一個價”,有的購房者在周五預定了某熱門樓盤的看房班車,周六到現場看房時房價就可能漲了一兩千,頗有一副你敢猶豫我就敢繼續漲的氣勢。
支撐燕郊房價上行的,除了北漂剛需族,還有很多炒房客。他們在樓市行情火熱、置業北京“后花園”、開發商炒作等因素影響下,在燕郊動用杠桿囤房,想靠環京樓市的概念大賺一筆。燕郊這座小鎮,也在資金的助推下開始“變形”。
最夸張也最典型的項目,要屬首爾甜城。北京“9·30新政”出臺后,很多北漂青年失去買房資格,于是轉去燕郊,燕郊房價也從2015年的1.5萬漲到2016年的3萬。
短短一年時間,燕郊房價從1萬多元飆升到近3萬元,首爾甜城更夸張,2016年部分房源開售時,價格高達4萬,并幾乎告罄。
一夜暴跌的燕郊房價
然而,2017年,北京出臺史上最嚴樓市調控,環京地區隨后跟隨加碼,燕郊開啟限購,外地戶籍3年社保或納稅證明的高門檻,幾乎將所有購房者拒之門外。
燕郊樓市從此開始一蹶不振,在全國率先開啟下跌之路。從2017年到2019年,燕郊房價從最高的3萬元左右,跌到1.6-1.7萬元。
2021年12月燕郊二手房均價18722元/平方米,許多熱門小區的掛牌價,不及當初售價的一半。不少熱點房產項目也在這輪房價下挫的過程中,至今趴在低谷。曾經大熱的項目首爾甜城,則在燕郊房價腰斬后,寂寞地等待有人來“拯救”。12月下旬,曾經火爆的首爾甜城,其新建的三期南區項目,這座早就建好的洋房項目,迎來三三兩兩的顧客。發舊的紅色墻體、早已不流行的室內裝修,再不復當年賣四萬也有人搶的時刻。
2019年到2021年,雖然環京地區利好不斷,樓市不斷傳出回暖乃至走熱的消息,但房價始終維持橫盤,到2021年,均價維持在1.8萬元左右。燕郊如此,三河、大廠、香河等“北三縣”也是如此。
棄房斷供
2016年底國家進行了新一輪的樓市調控,各種調控政策密密麻麻的出臺,從限購到限售,政策把炒房者完全鎖死在樓市里,炒房者完全失去了操作空間,房價也因此出現大幅度的下跌,炒房者損失慘重。
在2016年-2017年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燕郊迎來了大量炒房者,最后的結果就是燕郊的房價一度上漲到3萬多,接近4萬元的地步,燕郊也成為了炒房者的樂園。但是在調控政策出臺之后,這一切都變了。在政策的作用下,燕郊房價迅速下跌,房價跌幅甚至高達50%,炒房者不僅把首付款賠進去了,甚至還要向銀行補繳差價。
在燕郊買房的炒房者中有很大一批人選擇了斷供。據報道,一位在燕郊從事法拍房生意的人士表示,最近兩年里,燕郊法拍房數量增長極快,大部分都是斷供房源。
有購房者2017年300萬買來的房子,最終90萬被拍走,本以為通過100萬的首付能撬動起數百萬的杠桿,沒想到最后賠上了首付、利息,又上了征信“黑名單”。
數據顯示,在不剔除重復拍賣的情況下,2021年燕郊法拍房數量為818套,為2020年全年的1.6倍,是2019年全年的4.4倍。
這些斷供拍賣的,大多數都是投資客。為什么有人會選擇棄房斷供?原因很簡單,房價跌了太多,或者因為種種原因收入無法覆蓋房貸支出,或者看不到房價大幅反彈的希望。房價跌10%,只是正常波動。一旦跌了30%以上,那就意味著跌去了整個首付。如果跌幅繼續擴大,房屋價值甚至低于房貸,還貸似乎就成了虧本生意,棄房斷供就會出現。
免費送房
然而,棄房斷供說起來很容易,但這絕不是躺平那么簡單,不要房子,債務卻不會憑空消失。換句話說,虧幾百萬還是小事情。一旦棄房斷供,銀行將收回房子進行拍賣,而當事人列入失信人名單,征信記錄留下污點,無論乘坐高鐵飛機,還是子女入學,都將受到影響。更嚴重的是,如果拍賣款仍然不足以覆蓋房貸及罰息、訴訟費用,那么剩余的債務仍會攤到購房者頭上。
于是,魔幻的一幕就上演了,有人迫于房貸壓力,又不甘心當列入失信人名單,于是就喊出了免費送房的策略。
2021年1月12日,在某社交平臺,有名叫“厚土”的網友發帖表示,“贈送(燕郊)天洋城房產(目前還有貸款),先到先得,自己還貸款”。隨后很多“幕后消息”開始在網上流傳,有的說該業主是因為“失業破產”而不得不免費送,有的說該業主是“2017年高位買房,總房款達到420萬元”等等。經過核實發現,該消息屬實。由于“資不抵債”,網名為“厚土”的該業主準備將位于河北燕郊天洋城這套40平方米的房子贈與別人,目前還剩70多萬貸款。
“越還貸感覺越虧,還不如現在虧個首付。”厚土說。但和所有人的猜測并不一樣,厚土并不是在2017年燕郊房價最高時候入手,而是燕郊房價徹底放飛之前的2016年。“房子在燕郊天洋廣場,2016年買的,40平方米70年產權住宅,西向,總價78萬元。”對于到底是怎樣的免費送,厚土說:“房屋轉讓的一切費用由你承擔,剩下的貸款你來還就好了。”
本文開頭那條白送房產的朋友圈截圖不是個案,不斷有燕郊的投資者宣布,只要購房者愿意按時繳納月供,就愿意把房子送給購房者。不過就算這樣,依舊沒有人愿意接受這套白送的房產,因為此時的燕郊房價不僅跌光了首付,而且遠遠不及尚未償還的貸款的價值,人們都不傻,沒人愿意接受這個燙手的爛山芋。
綜合來看,贈送房產更多為房東虧本售房的一種噱頭,但也反映了當下燕郊二手房市場的下行態勢。有趣的是,這并不是燕郊第一次傳出免費送房子的新聞。2020年4月,有消息說燕郊憶江南小區93平方米的房子免費送,原因是房子剩余的房貸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價格,成為了負資產。
炒房客夢斷燕郊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前三年在燕郊投資房產的炒房者,那么肯定是“虧本”,而且還說虧慘了。近期網上經常能看到燕郊投資者分享自己情況的消息,比如說前兩天就有燕郊投資者表示,自己的投資收益率比余額寶還低。
其中某位投資者表示,自己在燕郊投資了多套房產,最便宜的一套房子買的時候單價只要8000元一平米,最貴的一套要3萬多。但如果現在出手,也就是只能賣出一萬二到一萬五左右,還不一定賣得掉,算下來整體收益率連余額寶都不足!而這也是目前燕郊炒房者面臨的普遍現象,而且時間拖得越久,虧損就越大。
2017年6月,河北廊坊一紙限購令將炒房客打入人間地獄,不到一年,燕郊房價“腰斬”,2018年房價直跌到17000元每平方米,2019年和2020年雖有小幅回升,但也只是在19000元每平米徘徊,至此,“睡城”再也回不去曾經的輝煌。漲跌懸殊的房價背后,是炒房客被套牢的懊悔,是剛需者房貸倒掛的心態崩盤,更是真金白銀的巨大損失。
從2014年到2017年我國很多城市的房價都經歷了一輪高歌猛進的過程,其中北京作為熱點城市房價上漲也很猛,而有很多北漂買不起市區內的房子,眼看房價不斷上漲,買房無望,因此很多人都把目光盯上燕郊的樓盤。所以在剛需和炒房客的共同促推下,燕郊的房價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有的炒房客看到有利可圖,甚至不惜通過借錢,套現信用卡等方式入局,試圖從中分一杯羹。
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假如有人在2017年3月的時候入手天洋城的房子,當時價格大概是3.5萬/平米,100平米的房子350萬左右,如果按照7成的貸款計算,負債就是245萬,而目前天洋城的均價只有20000元左右,100平米的房子總價200萬。這意味著按照目前的房產價值,不僅房產首付不保,就連銀行貸款都不夠償還!
所以在政策調控之后,隨著購房者逐漸冷靜下來,瞬間就發現環京地區的房價明顯存在水分,房價如大壩決口一瀉千里。而且按照環京地區目前的經濟基礎跟人口條件,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房價都會維持在當前的水平,所以炒房者手里的房子持有的越久,虧損就會越大。
一方面是因為對于炒房者來說,房價不漲就等于下跌,畢竟如果拿著這些錢投資其他東西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另一方面是因為房產稅隨時都有可能會出臺,到時候房價走勢會如何雖然不知道,但炒房者的持有成本肯定會增加。
所以在這兩方面是壓力下,現在炒房者的收益率還只是比余額寶還低,未來可能就會徹底變成虧本!而對于那些在環京地區投資了房產的炒房者而言,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趁早賣掉房子,可惜在經過一次大幅度下跌之后,現在購房者對于在環京地區買房這件事充滿了猶豫。
燕郊及環京地區的樓市困境
斷供背后,是燕郊及環京地區的樓市困境。與環滬、環深地區房價一路高漲不同,環京地區房價已經連續4年下跌,部分區域接近腰斬。環京樓市,始終只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就其本身而言,既沒有真實的居住需求,也沒有堅定的資金支持;一旦潮水褪去,勢必踏上價值回歸的漫漫熊途。
自住還好說,打落牙齒和血吞就是了。最慘的是那批在云端接盤的投資者,一套房子可能就要損失上百萬,市價賣掉都抵不上銀行貸款的本息。斷供,甚至反而成為了更合乎經濟利益的選擇。燕郊近三年的法拍房數量,幾乎是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加,其主要房源,便是銀行收來的斷供房。大量法拍房被以低于市場價格的折扣出售,又成為環京樓市房價上漲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進一步加劇了觀望中的投資者和剛需們的回調預期。
缺乏經濟支撐,這就是京津冀,不同于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地方。珠三角除了廣州和深圳,還有佛山、東莞也都是經濟發達的產業密集區。長三角就更不用說了,上海之外,杭州、蘇州、南京、無錫,包郵區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個頂個的能打。京津冀只有北京,天津已經從北方第一工業重鎮變成了不曝負面消息就沒有存在感的隱形直轄市,河北省能勉強擠進GDP排名前30的城市只有一個唐山。
一直以來,交通都是讓燕郊人頭疼的問題,雖然有專線公交可直達北京,但龐大的人流量,加劇了通勤的負面感受。疫情之下,這一問題尤為突出。進京需要核酸、邊界的檢查站,使得燕郊的醫院經常排起長龍,打工人拿到報告后,踏上漫漫通勤路。燕郊地鐵的規劃,一定程度上給了他們希望。2021年6月26日,北京軌道交通M22號線河北段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設有燕郊站、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高樓站4座地下車站,工程建設期為2021年至2025年,燕郊人乘地鐵進京有望成為現實。如果地鐵如期開通,燕郊樓市會迎來春天嗎?可以肯定的是,曾經房價瘋狂上漲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有限的人口承載量、教育醫療配套待提升,沒有北京“戶口”的金子招牌,都將使得燕郊房價趨于理性,按自身區域價值找到合理定位。特別是這場曠日持久的疫情,更讓大家明白,一座白廟檢查站,讓人們終于明白,燕郊再便利,終究是河北。
歷經了數年嚴苛政策調控,目前燕郊新房市場日漸平穩。在中央“房住不炒”的定位下,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也將是燕郊的長期目標。像過去幾年那樣暴漲暴跌的機會可能很難再現了。
陳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