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集郵者都知道,郵票是按套收藏,每一套包含的郵票枚數不同,而多枚一套的郵票由于展現面廣、升值性好等特點,備受集郵者喜歡。早期的《黃山》、《蝴蝶》、中期的《奔馬》、《紅樓夢》等郵票,都是人見人愛的精品。相對于大套票,小套票則要被市場冷落很多,特
集郵者都知道,郵票是按套收藏,每一套包含的郵票枚數不同,而多枚一套的郵票由于展現面廣、升值性好等特點,備受集郵者喜歡。
早期的《黃山》、《蝴蝶》、中期的《奔馬》、《紅樓夢》等郵票,都是人見人愛的精品。
相對于大套票,小套票則要被市場冷落很多,特別是單枚一套的郵票(以下簡稱單枚票),很多集郵者都比較忽視,其主要原因就是單枚票多是紀念郵票和觀賞性差。
單枚票是郵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在系列票或者年冊中,單枚票與大套票的作用相同,都占有一席之地,少了哪一張也不完整。
細數新中國發行的單枚票,有很多特點,也有很多值得集郵者重視和收藏的品種。
單枚票的特點。
一,以紀念郵票為主。單枚票絕大部分是以紀念郵票為主,而紀念的內容多為人物、場所、會議等。
特種郵票中的單枚票以生肖郵票為主,在已經發行的四輪生肖票中,一、三輪是單枚票,設計印刷明顯比二、四輪生肖票要好。
二,單枚票的面值,幾乎都是當時郵寄平信時的適用面值,也就是最低面值,很少見到高值發行的單枚票。
這個特點,使它在使用中產生更多的消耗沉淀,具備了長期升值的潛力。
三,單枚票的發行量,大多屬于中等偏多的位置,它比大套票中的同面值票要少,比高面值要多。
早期單枚票量少,JT票時適中,編年票時超量,這是單枚票發行量總體趨勢。
前面說過,集郵者不愿意收藏單枚票的原因是其表現力差,但并不是所有的單枚票都不行,就像大套票里也有不受歡迎的編號郵票《出土文物》一樣,單枚票中也有很多讓人拍案叫絕的好品種。
下面按老紀特、JT票和編年票三個階段,介紹一些單枚票中的精品和價格。
紀特時期的精品一:紀7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郵票。
這套郵票是建國系列郵票中的第五組,俗稱《開國大典》郵票,設計者唐霖坤,采用油畫大師董希文的原畫作品,用雕刻版印刷,非常精美。
在1980年《集郵》雜志主辦的最佳郵票評選中,被評為最佳郵票。其具有印刷美、存量少、價格高的特點,可見集郵者對其非常喜愛。
這套郵票發行量只有350萬枚,當前市場價格1200元左右。
精品二:紀120《孫中山誕生一百周年》。
人物郵票在單枚票中數量比較大,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郵票也發行了很多套,但要說設計印刷最精美的品種,當屬紀120《孫中山誕辰一百周年》這套票。
郵票采用影寫版印刷,票面圖案底色運用淡黃色調,凸顯出了人物的光輝形象。
這種色彩很適用于郵票設計,采用這種色調設計的郵品還有JP6《郵展》和J57《列寧》等,都受到了集郵者的追捧。
這套郵票發行量380萬枚,市場價格500元左右。
JT票時期的精品:T46《庚申年》。
這枚郵票就是生肖郵票龍頭,集郵者俗稱的“金猴”票。其傳奇性、知名度和珍貴性,不但是單枚票的代表性郵票,更是成為郵票領域里的一面旗幟,每個集郵者都能擁有一枚“金猴”票而自豪。
單從設計的角度看,金猴票的設計并不算成功,因為它的圖案是寫實性的,與其他11枚生肖票的裝飾性圖案格格不入。
但“金猴”雕刻版印刷的精美度以及龍頭地位,因需求大形成的高價格,遮掩了這一瑕疵。
“金猴”的成功不可復制。郵市上關于“金猴”的故事及名言有很多,其中有一句:“金猴”任何時候買入都是正確的,任何時候賣出都是錯誤的。
“金猴”的發行量據說400多萬枚,發行后就一路上漲,最高到過12000元一枚,現在有所回落,價格在8500元左右,舊票在4000元左右。
編年郵票中的精品:特4《抗擊非典》
發行于2003年,發行量1250萬枚。因其是臨時發行,圖案設計水平一般,與去年的抗疫郵票比差距明顯。
但郵票的特殊性,及發行+贈送的形式,使它快速成為郵市上的搶手貨,也是編年郵票中值得收藏的一套單枚票。
單枚票還有很多值得擁有的品種,如紀113《部長會議》、J78《人口普查》、2014-8《對外友好協會》等郵票,都是很優秀的品種。
單枚票雖說展現的幅度小,但有句話有得好:濃縮的都是精華。
馬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