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的魚竿是越來越便宜了,以前一兩千的魚竿,現在好像也才幾百元,甚至便宜的才幾十元,那魚竿的價格到底是被誰打下來的呢?開天辟地階段中國最早的專業性魚竿工廠是1985年成立的威海環球塑料漁具廠(現在的山東環球漁具),因為發現發達國家對于漁具的
現在的魚竿是越來越便宜了,以前一兩千的魚竿,現在好像也才幾百元,甚至便宜的才幾十元,那魚竿的價格到底是被誰打下來的呢?
開天辟地階段
中國最早的專業性魚竿工廠是1985年成立的威海環球塑料漁具廠(現在的山東環球漁具),因為發現發達國家對于漁具的需求之后,開始生產魚竿出口創匯。那個年代國內娛樂性漁具需求很弱,包括后兩年成立的光威也是以出口作為主要業務。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娛樂性垂釣需求開始產生。那個時候國內還是以生產玻璃鋼魚竿為主,而且技術也掌握在極少數工廠手中,所以當時去威海批發魚竿都是需要各種“求人、托關系”。賣方市場導致魚竿的價格非常貴(相對于當時的收入),還有一些做外貿的商家開始進口韓國的碳素竿,那更不是普通人能買得起的產品。
不過玻璃鋼魚竿的生產工藝其實并不復雜,而且材料本身也不算特別貴,供需關系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競爭,價格就慢慢降低了。此時光威從韓國引入了國內第一條碳素魚竿生產線,經過反復研究,最終試生產成功。從此,原本完全依賴進口的低端碳素魚竿的價格就被“打下來了”。(根本原因:打破技術壟斷導致降價)
隨著臺釣引入中國大陸之后,漁具需求開始蓬勃發展,并且隨著部分港臺背景的企業進入,碳素魚竿的制造技術開始遍地開花,非壟斷性生產就意味著價格再一次“被打下來”。(同樣是技術壟斷被打破)
不過慢慢的這種情況就趨于了穩定,因為各家依賴的是線下固定的渠道,每一個環節的加價和費用相差無幾,外加市場仍舊在擴張,所以并沒有產生內卷性質的殺價。
電商崛起階段
記得我08年去威海玩的時候還有一個漁具城,很多商家在里面批發、零售魚竿。全國各地的釣友、漁具店,甚至老外都會去買,這里面有些商家在2010年前后嗅到了一個商機:“淘寶”。
通過上架“淘寶”,很多批發商開始“印錢”模式,因為當時魚竿需要通過廠家到批發商再到實體店,所以出廠價到零售價翻幾倍是正常情況。然而通過電商這個新渠道,大批發商完全可以用批發價去“跑量”,這一下子就把價格殺下來了。
隨著線上購物的蓬勃發展,商家之間的競爭開始加大,通過多次激烈的價格戰廝殺,甚至還有佳釣尼、澳西尼、本汀等非威海系廠家的燒錢競爭(虧本賣甚至送),最終漢鼎憑借供應鏈整合的優勢脫穎而出,硬硬的殺成了線上銷量第一。(根本原因:渠道改變帶來的降價)
魚竿價格多次被“打下來”,不過還不夠徹底,“河北老鐵”、“短視頻”以及“家人直播”將會陸續登場,這些都會在下集中呈現。只有充分了解魚竿降價的原因,你才能真的購買到一根“高性價比”的魚竿,不至于受騙上當。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