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日常難免會有小病小痛,很多人都會選擇吃藥或去診所,很少去醫院做全面檢查。究其原因,人們擔心去醫院會花費更多冤枉錢,把小病當成大病治。前段時間一個新聞,更是加重了人們對醫院看病貴的認知。武漢一女士曬出“天價收費單”,稱其父親因急性心梗住院,在
日常難免會有小病小痛,很多人都會選擇吃藥或去診所,很少去醫院做全面檢查。究其原因,人們擔心去醫院會花費更多冤枉錢,把小病當成大病治。
前段時間一個新聞,更是加重了人們對醫院看病貴的認知。武漢一女士曬出“天價收費單”,稱其父親因急性心梗住院,在ICU治療了61天后,收費竟然達到了104萬!這是不是胡亂收費?ICU治療為何如此昂貴?
一、ICU為何昂貴?
1、藥物貴
按照ICU的收治標準來看,一般病情以及即將死亡的病人都無法進入這里,能進ICU的病人都是病情危急,但還有搶救價值的。這種患者大多數處于昏迷或急性感染,所需要的藥物也更加專業。例如專門用來治療病毒性感染的抗生素,很多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除了必要的搶救藥物,日常還需要給患者加以輔助性藥物,這些藥價格也不低,而且用量也很大。假如患者病情出現反復,那么藥物的量還會繼續加大,進一步增加了額外的費用支出。一般工薪階層無法接受如此昂貴的藥價,最終只能搬回普通病房。
2、設備貴
如果說一般的病人用普通的心電監測儀就可以,那么進了ICU的病人就必須上多功能心電監測儀或腦電檢測儀。因為進入這里的病人病情嚴重,上一秒可能還正常,下一秒也許就要進行搶救。所以需要更加高精尖的設備來進行監測,確保醫生可以隨時監控患者情況,針對性進行調整。
被稱為ICU三大燒錢儀器的有體外膜肺氧合、主動脈球囊反搏術以及血液濾過機。體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用來治療重癥心臟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它能夠代替部分心肺功能,維持患者生命體征。插管一次的耗材和管道費就需要6萬,一次療程20天,每天都需要將近6000元。
主動脈球囊反搏術主要是用于改善心臟供血,一些心肌梗死或冠心病術后患者,心臟無法有效泵出血液,供應全身營養,就需要這種裝置代替其增加泵血功能。這種裝置按照使用場景實施不同收費,但由于使用的是氦氣,所以價格也十分昂貴,平均每天在10-15萬之間。
血液濾過機也叫人工腎,當一些晚期糖尿病、尿毒癥或腎臟嚴重受損的患者,沒辦法通過自身腎臟過濾毒素時,這種機器就派上用場了。它的出場費也極高,每天大概在7000-8000元左右,最主要的是不知道要用多長時間,患者以及家屬面臨的可能是個無底洞。
3、護理貴
進入ICU的患者一般是無法自理或陷入昏迷的,需要有專門的護士長期照顧。因為病情容易反復,所以護理人員需要時刻檢查,同時還需要換藥、翻身、吸痰等等。相當于一個24小時的高級護理,費用自然不會低。
二、醫保能報多少?
目前醫保對于甲類藥物可全報,乙類藥物只能報銷部分,而丙類則全部需要自費。ICU里大多數藥物和儀器都沒有進入醫保報銷名目,所以可報的部分十分至少。尤其是一些進口藥物,更是需要提前跟家屬商量好,確定使用才會安排購入。
三、是否會“人財兩空”?
很多人會擔心,進了ICU就是無底洞,家里積蓄全部花掉,也許最后也無法挽回一個健康的家人。如果是這種情況,ICU還有必要去嗎?根據數據來看,ICU平均死亡率為13%左右,其中3.7%為病重去世,其他9%多的患者是由于費用昂貴、家屬無法堅持等原因,撤出ICU而導致病情加重去世。
雖然正常ICU的救治率可以達到85%以上,但這是個現實與道德之間的博弈。很多人進了ICU意味著將生命交給醫生和命運,也許有一定幾率可以救治成功,但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看不到頭的治療周期,很多普通家庭不得不選擇放棄,實在是令人痛心又無奈。
總結:
一直以來,ICU的床被稱為最貴的床,上去躺一天可能要花費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是很多工薪家庭無法承受的。很多人疑問,這是不是醫院撈錢的手段?其實不然,無論是藥品還是設備,都注定ICU的收費不會低。
對于如此昂貴的醫療費用,很多普通人陷入兩難境地,每個人都希望救治親人,但動不動就花費十幾萬甚至上百萬,且醫保并不能報銷大多數費用,逼得人們不得不做出痛心的決定。希望未來醫保范圍能有所擴大,讓這種兩難的抉擇少一點。
王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