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凡是月經紊亂的、臉上長痘痘的、體毛生長旺盛的、無法自然懷孕的,這些女生都應該查個性激素六項評估下內分泌是否紊亂。性激素六項可以說是為女性量身定做的一種檢測,檢測結果可以反映出你的睪酮、孕酮、雌二醇、泌乳素、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促黃體生
凡是月經紊亂的、臉上長痘痘的、體毛生長旺盛的、無法自然懷孕的,這些女生都應該查個性激素六項評估下內分泌是否紊亂。
性激素六項可以說是為女性量身定做的一種檢測,檢測結果可以反映出你的睪酮、孕酮、雌二醇、泌乳素、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促黃體生成激素(LH)的水平。
對于多囊女性,檢查性激素六項最重要的是看睪酮水平是否升高,其次還要看LH÷FSH是否大于2,最后還要看看泌乳素是否正常。
什么時間查性激素六項
原則上,檢查性激素六項需要在月經第3~5天空腹抽血,注意,不是月經結束后的3~5天,而是從來月經的第一天起數3~5天。
對于周期超過3個月的多囊妹子來說這有點奢侈,因此你可以先吃孕酮制造撤退性出血后再做檢查,也可以直接做檢查。
這會不會導致結果不準確?
不會的,因為女性的激素水平是受卵泡發育調控的,在沒有優勢卵泡的情況下,你的激素水平就會仿若卵泡期早期,即月經的第3~5天。
女生也有睪酮
睪酮不是男性的專屬,女性的卵巢和腎上腺也可以生產制造雄激素,適量的雄激素不僅有助于小卵泡的發育,而且也可以驅動女性產生健康的性欲和積極的情緒。
說出來也許你都不信,從激素的代謝來看,睪酮其實來自于孕酮,雌二醇實際上來自于睪酮,沒有睪酮的女生也不會有雌二醇。
當然咯,過量的睪酮是導致多毛脫發爆痘的元兇,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核心發病機制。
你的睪酮正常嗎
對照性激素六項檢測報告的睪酮參考范圍,你就可以得知檢測值是否落在正常范圍內。
我需要說明一點,大多數醫院檢測的睪酮都是總睪酮,如果你看到睪酮的單位是ng/dL、ng/mL或nmol/L,那表明這是總睪酮。
總睪酮正常不代表雄激素不高,因為真正發揮毀容本領的是游離形式的睪酮,游離睪酮代謝成的雙氫睪酮最能刺激皮膚長毛和爆痘。
如果查出睪酮超出正常范圍一點點,那么應優先懷疑多囊卵巢綜合征,如果睪酮超出正常范圍上限的2倍以上,這預示著卵巢或腎上腺可能長了能分泌雄激素的腫瘤(罕見)。
事實上,雄激素還包括脫氫表雄酮(DHEA)、雄烯二酮和雙氫睪酮,不過這些雄激素不在性激素六項的檢查范圍內,我們下次再討論。
排卵后才會有孕酮
月經第3~5天查性激素6項,孕酮水平一定是低的,因為卵泡在排卵前都不可能分泌孕酮,只有排卵后形成了黃體才會有孕酮。為此,孕酮實際上可以用于判斷你抽血當天處于卵泡期還是黃體期。
雌二醇是波動變化的
要記住,在月經第3~5天,優勢卵泡還未誕生,此時雌二醇的水平即便低于正常范圍也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隨著優勢卵泡的成長,它開始分泌大量的雌二醇,于是你的子宮內膜就開始增厚,你的白帶就拉絲了,你的性欲也就來了……
在多囊女性中,卵泡期的雌二醇水平反而會比健康女性稍高,這其實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雌二醇可以通過負反饋抑制FSH的促卵泡成熟作用,使得卵泡發育更加困難。
FSH和LH
FSH叫促卵泡成熟激素,LH叫促黃體生成激素,看名字就可以猜到它們有什么作用了。
FSH和LH是腦垂體分泌的激素,不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在FSH和LH的調控下卵泡才能有規律地長大。
月經來臨前直到月經結束前,FSH會有小攀升,意義在于從卵巢中篩選出一顆優勢卵泡。
排卵前,在雌激素高峰的刺激下,FSH和LH會發生激增,這種激增可以促進卵泡破裂排卵。
當LH÷FSH大于2時,通常提示排卵障礙,這種現象在體重正常或偏瘦的多囊女性中比較常見。
當LH和FSH均大于40,則提示卵巢功能衰竭,閉經后的女性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下丘腦閉經的情況下,LH和FSH會非常低,且FSH通常會大于LH。失去了FSH和LH的調節,卵泡停止發育,睪酮和雌激素都會非常低,這種現象常見于低碳生酮飲食的女生。
泌乳素
泌乳素的波動非常大,如果不是升高到正常范圍上限的5倍以上,就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在懷孕后期以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它可以促進乳腺發育與泌乳。
運動、壓力、睡眠、性交和乳房刺激都可以使得泌乳素輕度升高,有20~35%的多囊女性伴有輕度的催乳素升高,甲減的女生也可能會伴有輕度的泌乳素升高。
當泌乳素高到嚇暈你的時候,那真的麻煩大了,高水平的泌乳素也是會抑制卵泡發育的,而且這種情況最有可能就是長了垂體微腺瘤。
內分泌紊亂
說到底,睪酮來自卵泡和腎上腺,孕酮來自黃體,雌二醇來自優勢卵泡和黃體,FSH和LH來自腦垂體,泌乳素來自腦垂體。
性激素六項要是出現異常,那么問題就出在它們身上。
下丘腦性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是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通過檢查性激素六項我們看出一些端倪。
具體到這些疾病該如何飲食營養調理,Vincent之后再單獨開專題講解啦。
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