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復試全部按考試分數排序,會刷人,專業可以調。 北師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比較好吧。其實思政的研究生還是很好考的,只要你努力備考一般沒有太大的難度
不是統考的,是考776基礎綜合。
報考院校:首都師范大學 專業:世界史 總分323 專業課:203 張同學
在歷史學考研中有這樣一群考生,他們是第二次站在歷史學考研的考場上。在2019年歷史學考研備考過程中也有這樣一些人,一戰失利之后糾結自己還要不要堅持下去。今天博仁考研老師為大家分享一篇二戰考取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研究生的張同學的考研經驗,希望給迷茫的你帶來幫助。
一、個人經歷
先后經歷了兩次考研,先從第一次說起。我是普通本一,語言學出身但本科沒好好學習,考研起才真正地開始看書。一開始最大的問題是坐不住,每天都去圖書館,但經常犯困,要么就走神。第一次選擇專業是行政管理,那個時候的想法就是考個離家近點的研究生,實用性強一些的,目的不純,但后來我發現題目簡單、容易跨考復習就意味著報考人數多、初試成績水漲船高。而對一門學科的熱愛就不是這樣的,你喜歡這門學科,復習的時候就會有干勁,而跨考不就是給了我們不喜歡本科專業的人第二次選擇么。我在第一年就決定了如果第一年沒能考取第二年就報考歷史學。可知人不能有這種打算,一開始就抱著二戰心態的人在復習中就極容易給自己松口氣,所以我認為考研還是抱著一擊即中的心態來復習,復試、調劑也好,二戰、工作也罷,這些都不是初試階段要考慮的,雷打不動地完成專業課和公共課的復習才是真的。
二、準備二戰
第一年的考研失利,周圍的所有人都不支持我二戰,勸我去工作,加上第二次考研還要租房子、報輔導班等等,但是我還是選擇堅持下來了。
我在7月之前一直在賺錢,想要不給家里添負擔,復習時間特別緊張,所以建議同學們還是選擇早些開始復習,當然也有學長學姐說復習得越早放棄的越快,因為這種生活太單調,時間越長身心越疲憊。但我還是認為應該早些準備,不必按照沖刺的強度來復習就可以了。
在3-5月時間還充裕的時候有時間可以看看學術巨著作為調劑,確立自己的學習規劃,選擇好報考學校和方向。但更重要的是從教材著手,構建框架。當然這些是我7月份才做的,手忙腳亂的復習,心態特別不穩定。
三、專業課備考
我的專業課輔導選擇的是博仁考研,它有視頻教學,老師都是北京這邊名校的講師教授,講課的主次結構特別清晰,省了很多復習時間。另外歷史學這個專業要看的書算多的,對于跨考的同學來說前期自己看書還是很吃力的,博仁有輔導老師會每周檢查你的復習進度,給你一些復習的小建議,這一點是很有幫助的,10月份的時候我覺得堅持得特別累,在家躺了三天斗志全無,輔導老師打,所以說在復習的過程中有一個經驗豐富的人引導會少走很多彎路。
6到8月這三個月就要把外語重視起來了,我外語基本裸考,對自己盲目自信真的會打臉的。在專業課這方面要在框架的基礎上進行添枝加葉,分析報考學校的出題傾向。如果是考史+世界史的同學,需要復習的知識點更多,但是相對的出題也較為基礎,而只考史/世界史的同學雖然范圍縮小了,但是考題更深,有些學校還會考察最新的研究成果,這個還是要多關注前沿論文和學刊,總結出幾道題的答案。總之,在9月之前的時間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專業課的框架梳理出來,分清楚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復習教材。尤其是統考的同學,教材的細枝末節也要注意,選擇題的分數還是要拿到的。
從9月到12月就到了記憶的過程了,如果你覺得復習得沒有頭緒,可以記一些名詞解釋和論述題,但是拿高分還是要靠前期的準備,有自己獨到、全面的認知。關于筆記,我的建議是,前期不要做筆記,等你對教材和輔導用書熟悉了之后再做筆記來補充,按照時間順序也好,按照不同的史學方向也好,整理出符合自己記憶特點的筆記,千萬不要不熟悉教材就開始整理,那就成了機械地抄書,沒有意義。
在考研期間誘惑還是很多的,遠途旅行不敢去,甚至逛街嗨皮都要再三思考,因為你的既定節奏如果被打破,再恢復到這個狀態又要一段時間。但是勞逸結合還是重要的,如果這段時間真的看不進去書還異常焦躁,那就給自己放一個假吧,以休息放松為宜,肩頸按摩、汗蒸瑜伽等等,不過這些都是理想狀態,每天坐在教室看不進去書,還不敢回宿舍的情況也是有的。
其實,這個問題你自己已經回答了,或者說是你明知故問。你的提問的前提條件是想在北京就業,你的備選答案不是兩所北京的學校,而是一個北京的,一個東北的,那當然是選擇北京了。如果不選擇首都師范大學,或者選擇東北師范大學,那就是不想在北京就業。可見,你的提問具有邏輯思維上的錯誤。
同學,你好,我是首師大的學生,我來回答你。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