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在巖茶這塊聊口糧茶,很多時候是聊不下去的。因為,每個人的消費水平不同。有平均三四百的,也有平均三四千的,不一而足。因為,每個人的飲茶觀念不同。有的人能舍得每個月花上萬去買包買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在巖茶這塊聊口糧茶,很多時候是聊不下去的。
因為,每個人的消費水平不同。有平均三四百的,也有平均三四千的,不一而足。
因為,每個人的飲茶觀念不同。有的人能舍得每個月花上萬去買包買鞋買華服,但喝的茶,只選兩三百一斤的湊合。
還因為,每個人對巖茶的認知不同。
已經遇到不止一回,有人過來很得意地跟我說。
“嘿嘿,我平時喝巖茶只喝牛欄坑肉桂,這是我的口糧茶。”
但麻花總也忍不住潑冷水。
整個牛欄坑一年能產出幾斤牛肉?
再富的地主家,都未必能有充足余糧。
對每次過來炫耀自己只喝牛肉的人,講實話,也不知是真牛還是假牛。
《2》
喝一泡牛肉,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正因如此,牛肉是茶桌上的社交貨幣。
直白來說,混巖茶圈子的,假若不喝一喝牛肉,在牛欄坑肉桂面前拜拜山頭,總唯恐自己落后于人。
很長一段時間里,牛肉都是武夷巖茶的頂級茶代表。
即便是,天價茶熱度徹底沉淀下來,部分曾經風頭無兩的天價茶,被擠掉不少水分后。
牛欄坑肉桂,仍舊價值堅挺。
更何況,比起那些名目眾多,讓人聽得云里霧里的天價茶花名。
牛肉二字,始終是最響亮的。
知名度高,影響力大,市場需求量極大。
有市場,就必定會有消費。
正因如此,在茶葉包裝店里,公版包裝的“牛肉”泡袋,樣式款式往往格外豐富。
隨便一泡巖茶裝進這些公版泡袋里,搖身一變,就能稱為“牛肉”。
這種最低級的造假,可以說,基本沒有門檻。
只要膽子大,便能確保自家有源源不斷的“牛肉”貨源供應。
與此帶來的連鎖反應是,街邊的茶莊、茶葉店里,家家都稱自家有牛肉,每家店里都能找到一兩款牛肉產品在兜底。
總之,這些人為往市面上投放的假冒牛肉,多如忘川之水。
川流不息,滿大街都是,熱鬧非凡。
當一個巖茶小白,剛開始進門喝巖茶時,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
牛肉嘛,感覺也沒多稀奇啊。
走進茶葉店里買茶,和平常巖茶相比,牛肉的價格就是貴了一點而已嘛。
只要肯花錢,就能買得到。
哪有這么玄乎。
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太天真。
按這樣做,十之八九買到的,只是一個虛名罷了。
《3》
高名氣的牛欄坑肉桂,對廣大茶客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不懂茶的新手,在一堆陌生茶葉里。
第一印象能看入眼的,肯定是自己熟悉的,或者認知度高的。
比如,老班章、獅峰龍井、金駿眉、牛肉馬肉等。
殊不知,這些名頭越大的名茶,背后的真實產量越有限。
對普通茶客來說,即便是肯砸錢,都未必能買到真的。
還得找到靠譜渠道,或者自己先學幾招入門干貨,分辨一二才行。
不然,要想一步到位直接接觸稀罕資源。
一個字,難。
每次提到牛欄坑肉桂。
麻花就想起某位女明星說過的話,意思是,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
套用到巖茶上。
喝牛肉難,喝到真的牛肉,更難。
講真,現在的“牛肉”太稀罕了。
牛欄坑的山場范圍不大,沿主路走完全程,手機步數不過是增加三千多步。
一年產量1500斤左右的牛肉,分攤到20多戶的手里,大戶人家的多一些,能有百來斤。
小戶的,頂多就小幾十斤。
現在網上信息這么開放的年代,誰家手上有牛肉都不是秘密。
但牛肉量少,價高,均價過萬。
大多數人就算到源頭,還喝不到牛肉。
就算到了有“牛肉”資源的茶農家里,大概率面臨的狀況,也很現實。
講得直白些,人不熟,誰給你真的牛肉喝?
《4》
對普通茶客來說,要想蹭喝一杯牛肉。
都得靠運氣。
更不提,直接將牛欄坑肉桂當成口糧茶了。
這個概率,極低。
借用一句毒舌的話來講。
除非自己手里的牛肉,不是真貨,否則沒幾個人會舍得拿上萬一斤的牛肉當做日常口糧。
一天泡上三四泡,當成是喝水那樣。只求解渴,不求甚解。
有恒心肯專研,有耐心肯學習,有閑情肯細品的茶客,斷然不會如此牛嚼牡丹。
但也有人說了。
“我喝茶,從來不用自己花錢啊。都是別人送來的。”
“我認識一位交情很好的老朋友,家里有牛肉茶山的,年年都會送來好幾斤牛肉……”
其實,在牛肉的真假鑒別這一塊。
自己到網上、到茶葉店花幾百元、小幾千等便宜價位(相對核心正巖而言是低價)買到的牛欄坑肉桂。
保真率不高。
而收到別人送來的牛肉,是真是假,更值得琢磨。
牛肉的產量與范圍,前面已經說過了。
一年就產1500斤左右的量。
就連牛欄坑山場大戶,自家勉勉強強,也不過百來斤茶而已,還不夠自己賣的。
更何況,換算成市場價,好幾斤的“牛肉”價位可不低。
考慮到這點,忍不住就在想。
究竟是啥交情啊,這隨便送一份茶禮,身價就這么嚇人?
如果是正品,那么背后欠下的人情債,不好還清。
如果是假貨(這概率極高),那么,麻花想提醒一句。
真正的牛欄坑肉桂,就麻花接觸來看,各家坑主在包裝出售時,基本上按泡賣。
在終端銷售環節,甚少有人按斤來賣牛肉,畢竟最終單價是很多人hold不住的。
所以,那些動輒成斤拿去送禮的“牛肉”,它們是真貨的概率太低了。
《5》
好茶,按克賣。
不止牛欄坑肉桂如此,很多頂端茶,也不例外。
越是產量有限的尖貨,越是不可能被人當成白菜那樣,成斤成噸論價。
提到喝牛肉,武夷山胡歌還說過,在他眼里,牛肉的性價比不高。
當然了,于他而言,這是句很凡爾賽的話。
因為他家除了有牛欄坑肉桂,還有小牛肉、水簾洞老叢/高叢等,不缺好茶。
對資深懂行的老茶客而言,除了牛肉之外,他們還有很多的好茶選擇。
和綠茶、紅茶等可以做成大宗茶葉生意的茶類不同,武夷巖茶相對小眾。
正巖茶,更是小眾。
牛欄坑肉桂,更是小眾中的小眾。
對普通茶客而言,如果單純為了炫耀,將牛肉選成自己的口糧茶。
那么,風險實在太大。
挑巖茶的口糧茶,可以看個人消費水平、品種類型、火功高低、個人口味、工藝特點……
唯獨是,不能只盯著名氣。
逐名氣而買茶,不論何時,都容易交出一大筆學費!
更多關于牛欄坑肉桂的知識
你喝過牛欄坑肉桂,那你聽說過“牛欄坑大紅袍”嗎?
武夷巖茶采摘期僅兩天,為什么牛欄坑肉桂滿大街都是?
真假牛欄坑肉桂,只是名字的區別?
某些人,活膩歪了吧,中秋還沒到就賣牛欄坑肉桂
泣血總結,武夷巖茶中,這四類“牛欄坑肉桂”再便宜也不要買!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