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07年9月1日早8點,我拖著笨重的行李,抵達深圳火車站。因為在臥鋪睡了一晚,口臭且面色蠟黃。在此之前,作為內地保守家庭出身的女孩,我對深圳最重要的印象來源于網絡小說《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一個極易被金錢和欲望吞噬的地方,且治安不佳。我異
2007年9月1日早8點,我拖著笨重的行李,抵達深圳火車站。因為在臥鋪睡了一晚,口臭且面色蠟黃。
在此之前,作為內地保守家庭出身的女孩,我對深圳最重要的印象來源于網絡小說《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一個極易被金錢和欲望吞噬的地方,且治安不佳。
我異常警惕地把書包往前背,打量這個新得過分的城市。
第一眼就定神了。放眼望去,沿路青山環繞,公汽上廠妹廠弟說著各地方言。開了好一會,才見到城市的影子。這,不比老家好多少。
這種感覺如此強烈,以至于十年后想起,仍覺得有股刺激的新鮮感。
突然十年,沒有一刻后悔。
北上廣深,唯有深圳不會給你當頭一棒。北上廣葉大根深,有著不可撼動的本地文化,且不說北上本地人的優越感,不愿和外地人通婚這條,就足夠讓人郁結。廣州煙火氣足,可粵語和特別的飲食也是門檻。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深圳很快就能發現熟稔的吃食、鄉音,一方面感到安心而迅速融入城市,一方面對各地習俗友善且好奇,躍躍欲試地去體驗。
新鮮初體驗:蟑螂、紫薯、糖水店、佛龕、的哦和過份熱鬧的華強北
輕微潔癖的處女座,在出租屋、公司、快餐店甚至路邊街角都能發現比我拇指粗大的蟑螂,竟然會飛!
總在抽屜里發現蟑螂屎、蛻殼或殘肢。深夜回家或清晨早起,脫了鞋先,猛地開燈再瘋狂追打。以至于在頭一年,我總想收拾包袱回老家。
時間長了,遇見不熟的人要尬聊,倫敦紳士從天氣開始,我覺得深圳小市民可以從家養蟑螂的數量和品種開始。
外出看看城市風貌,07年的羅湖還是深圳最有嶺南風情的地界,到樂園吃海鮮大排檔、去東門感受小商品市場,有趣的是發現很多店門墻邊擺了迷你的佛龕和香爐,想到小區空地里大大的“鐵桶”(焚燒爐),都是初一十五拜佛用具。
在羅湖老巷子里的糖水鋪和茶餐廳吃過之后,你才不會留戀許留山。第一次嘗到小時候TVB劇里萱萱、郭可頤、滕麗名常說的菠蘿包、鴛鴦、蝦餃,有種夢里不知身是客的虛幻感。
當然,最愛糖水鋪。普通的店用不銹鋼大桶煲,講究的家庭作坊拿陶罐煲,雪梨海底椰、木瓜雪耳、姜汁撞奶、黑芝麻糊、茅根竹蔗……喝一個月都不會重樣。
初在異鄉的不適,蟑螂,濕熱,快節奏,地溝油快餐……就這么甜甜潤潤地從喉嚨融到心里化解了,日子還是可以過下去。
在這些糖水中,海帶燉綠豆沙和紫薯紅薯雙色糖水,最讓我驚奇。前者是海帶也可以做甜品,讓人佩服廣東人的食療古方。后者是因為我從來沒見過紫色的地瓜,應該是水土原因吧,在中部地區和江浙一帶,都沒有種植這種作物。
它纖維更長,吃起來絲絲縷縷。據說08年終于傳入湖北,當作稀罕物很是熱銷了一陣。
店里的靚女和帥哥說起話來都喜歡在末尾加上“的哦”的語氣詞,“過了12點打烊的哦”、“套餐更劃算的哦”……注水普通話突然有了綿軟的語氣和親切味道。
當時租住地離華強北只有兩站路程,每個初來乍到的人,都會去賽格、茂業、嘉華逛逛吧。然而,每次都被滾滾人潮嚇退?,F在和小朋友去那里吃飯,說當年振華路擠到寸步難行,茂業女廁所大排長龍,賽格檔口十分鐘內組裝一臺手機。望一眼空蕩蕩的街道和商場,她們哪里肯信。
還有第一次遇到坐地鐵、公汽時大家自覺排隊,第一次去吃早茶,第一次去香港,感受到這個城市四季不間斷的蔥郁濃綠,都是讓人終身難忘的愉快經歷。
殘酷職場體驗:一個月兩次離職、原來每天都要換衣服和過份發達的加班文化
我曾經最熟悉的景色,是在30層高樓俯瞰晚上7點多的深南大道,雙行道上車燈閃爍,并行著金紅雙色河水,聽得到金錢的流淌。
回想當初,我真是又土又傻,若非靠著一根腸子想奮斗的心思,加上周圍并無過份惡毒人士,才算有驚無險通過職場菜鳥那一關。
第一份工作,當天報到就遭遇下馬威,白天一直在看樣刊,學著寫作品分析。臨到6點,主編說“你留下來加班,把五個案例好好看看,跟我說說什么感覺?哪幾張圖你覺得好?”
我懵懵地感慨:“啊?第一天就加班?!?/p>
主編笑:“面試的時候你不是說離雜志社很近嗎?正好加班?!?/p>
當晚,12點回家。五年后,我換了第二份工作,第一天是凌晨3點下班,彼時已能極為嫻熟地裝做熱情飽滿,開會,查資料,寫文案。
那位主編先于我離職,好多年后聽說她出車禍身亡,似乎也是深夜發生的事。
后來,無數個凌晨甚至通宵的回家路上,我都會想起主編的那個笑。
高速運轉的資本社會,一上崗就必須投入到龐大的機器轟鳴中,沒有人等你,必須通過更努力來跟上節奏??梢圆患影啵梢跃芙^手機24小時待機,后面有無數人嚷著“讓我來,我可以”,讓你連加班的機會都沒有。
和我一同入職的姐姐處事老到,一直受主編器重。讓人猝不及防的是,她兩周后就離職了。原來通過考試,她進了南都。
新招入的同齡人有才華個性更突出,喜歡和主編爭論,一周后就被解雇了。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當年給我極大沖擊。要知道,我的父母都是在一個單位干一輩子的人,他們迫切期待我考公務員、教師,在老家普遍的社會觀念認為只有這類工作才有價值。
驚駭過后,我徹底喜歡上了深圳還有這種做事方式。一輩子忍耐巴結靠關系,還是主動提高智商情商雙方自由選擇?我要憑借自己真正地活。
新上任的主編對我們說“別人不幫你是理所當然,肯幫你就學會感恩?!?/p>
在秉持樸素的工作理念同時,我對生活也毫無概念,努力存錢,隨便穿就好,大牌豈止沒有聽說,連概念都沒有。
剛入職場的新人在老鳥看來都是重大災難現場吧,戰戰兢兢先穿幾周白襯衣黑西褲,混熟了之后就每天夾腳拖鞋、運動汗衫加短褲。
先是秋天到來,在嚴寒的內地,一周才換一兩次外套。某天打完卡剛坐定,相熟的同事滿臉曖昧,湊過來笑:“你昨晚去哪里鬼混了?連衣服都來不及換?!?/p>
緊接著,被采訪對象直接批評:“你穿成這樣就跑來,讓我覺得你肯定問不出什么好問題?!?/p>
最后,經坐我隔壁的白富美Q指點:“你每天穿得跟風光(編輯部里最邋遢的男美編)一樣,不用這么自暴自棄。”
真是頑固的女人啊,此刻她總算被資本主義腐化。柱子開始明白“心靈美”是一句早該扔到清朝的裹腳布。
打扮得適宜好看簡直就是素質文明的全面體現,判斷智慧情商的最高標準。連衣服都穿不好,連讓自己變好看都辦不到的人,他能學會虛張聲勢、察言觀色?你能指望她絞盡腦汁解決問題,大殺四方?
在女同事占比90%的環境下,我迅速變成談論大牌比談論我媽還要飽含感情的碧池,瞟一眼對方就心中有數的勢利鬼。
沒野心勃勃地往上爬過,妄談平淡,有懦弱嫌疑;沒見識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就夸贊極簡生活,很可能是沒用過真正的好東西;沒有當初被羞辱的經歷,我也不會變成即便知道對方是菜鳥,依然和藹可親心里罵娘的大姐姐。
所謂職業精神、職場素質,不就是這樣開始的。
最初結識的那幫人教會我抽煙、愛和性、看待世界的角度……
說到千奇百怪的前同事們,我恨不得要給他們每人三鞠躬。媒體行業就是這點好,只要活好能截稿,不拘個性隨你飛。
職場上的朋友只能在都還年輕,底層掙扎互相拉一把時,結下真友誼。
多虧了他們,讓我見識大千世界,三觀快速破碎又立馬重塑,練就金剛不壞,見怪不怪之心。
文藝青年多奇志,矯情能作,嗔癡愛恨。
必須要說前文提到的白富美Q。復雜的人具有天然吸引力,她是波斯貓一般的尤物。重慶妹子脾氣烈,平日里跟我斗嘴好幾次。
斗嘴是很有樂趣的一件事,腦子速度相當,肚里存貨匹配,你來我往簡直能編出花來。
斗累了,就撒嬌。重慶話本身就順滑,再拖長了尾音,像紅糖糍粑。順勢往我身上一靠,眨巴眨巴大眼睛,熱氣漫到我臉上來。巨大的棉花糖遮天蔽日。
“掰過臉來親一下,不知道什么滋味?”心里頭冒出這個念頭,把自己嚇一大跳。
自從藏了這個心思,每天上班就像小偷懷揣寶物。還是成日里見著她,加班累了,跑去陽臺,她拿了一包萬寶路的黑綠,丟我一根。細細長長抽一會就沒了,留下淡淡的薄荷味。
從此每次開會時間太長、加班太久,手指尖就想夾一根,記起煙霧里貓一樣的眼睛。
人生那么長,對誰動過心都不奇怪。
H是個奇人,編輯部里唯一的男生,遇到個雌性動物就能撩?;叵肫饋恚敃r女孩們有事沒事讓他受了許多閑氣。我就特別嫌棄他,看他的文章充滿迷茫惆悵,覺得一個男人那么矯情,窩在女人堆里閑著。
現在倒覺得,怎么活著是別人的事,青春期可貴之處不就在無所事事嗎?可能有的人青春期過于漫長吧。
男人要建功立業,賺錢養家,成熟穩重,其他都可以忽略。長久以來所有人都用單一的標準去要求他們,現如今涌現如此多油膩無聊的大叔,反過來又指責他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很不公平吧,挑剔的女人們。
作為一名荷爾蒙旺盛的小年輕,他大半夜等美編校稿,隨手打開東京熱,教育我黃片也是有品牌的。他描述自己孤苦寂寞“被子都戳破好幾個洞”,驚人的想象力,至今難以忘懷。
還有市場部的西北男,專吃窩邊草的撩妹圣手,眼見雜志社前后三四個妹子被迷得暈頭轉向,為他死去活來;
網絡部的拜金女,一到下班的點就窩在廁所不出來,換裝化妝投奔夜生活;
年屆40仍懷念初戀,跟戀愛對象賦詩唱和的副社長;
不婚主義者和賢妻良母,LGBT和直男直女,高樹瑪利亞和小澤瑪利亞不同擁護者,兼職創業接私單和認死理的……
聽起來每個都疑似神經病,雜志仍舊一本本有驚無險地出著,只是從此之后再也沒遇到過如此大面積的有趣人群。
最終也見識了某些高大上的公司,平日都是“白骨精”和笑瞇瞇的好人,開會時滿嘴的“商業模型”、“定位策略”,背過身去洗腦挖坑內斗詆毀。追名逐利的關鍵時刻,誰都不手軟。
這種套路深深的職場才最平淡無奇,劇情人設千篇一律,無聊得要死。
生命力旺盛的人,總能把人生折騰得此起彼伏;有活力的城市,包容世間百態,把許多可能性展現在所有人面前,每一樣事物都標清了價碼。問你,要不要?
在一個人人都拼命追逐潮流,活出新樣子的城市里,焦慮、壓迫、崩潰無處不在,挺過去,每隔五年就能脫胎重生一回,而且頻率越來越快;挺不過去,也有小道犄角供人存身續命。
浪奔浪涌,永不停息,這是所有偉大城市的雛形吧。
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