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監控了個寂寞2月8日,福建省醫保局公布了《第三批醫保重點監控藥品清單》,涉及步長制藥的腦心通膠囊、阿斯利康的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等9種產品。《清單》強調,曾被列入前兩批清單中的產品,除本次繼續“上榜”的之外,其余均不再執行重點監控。這一規則落實
監控了個寂寞
2月8日,福建省醫保局公布了《第三批醫保重點監控藥品清單》,涉及步長制藥的腦心通膠囊、阿斯利康的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等9種產品。
《清單》強調,曾被列入前兩批清單中的產品,除本次繼續“上榜”的之外,其余均不再執行重點監控。這一規則落實了此前做出的“動態調整”的要求。
福建是“重點監控”政策最早起步的地方。早在2012年,詹積富主導三明醫改時,首次提出了“重點監控”的做法,隨著“三明經驗”的推廣,重點監控也被全國各地衛生主管部門廣泛運用,成為控制過高治療費用的利器之一。
福建最早將重點監控制度化。2019年國家首批20種重點監控藥品目錄發布前夕,福建省醫保局就發文要求,對省內月均發貨金額超過500萬元、月均發貨金額排名前20等6類情形的藥品進行“重點監控”評估,而且確定“半年調一次”。
如果按照這個頻率,福建的第三批目錄已經是“遲到”了。而且目錄中有些品種甚至連續三次始終都在其中,一直監控,一直沒有改好?
“重點監控”的威力似乎不足。
三份相似的名單
福建省第三批醫保重點監控藥品清單和第二批目錄的重合度相當高。
健識局比對了第二批、第三批重點監控目錄,這次除了四川合信藥業的注射用頭孢米諾鈉、黑龍江江世藥業的注射用復方骨肽兩種藥品外,其余7種都是入榜第二批名單的“老面孔”。
其中,阿斯利康的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成都天臺山制藥的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重慶藥友制藥的注射用腺苷鈷胺三種藥品更是連續三次都列入福建的重點監控清單。
根據福建省規定的管理辦法,凡是被列入重點監控名單的品種,在銷售和使用上都會受到限制。對于那些已經在名單上,但月發貨金額仍超過500萬元的藥品,會被要求降低掛網價格、調整最高限價和醫保支付標準。相關企業必須配合調整,否則藥品撤網。
這些舉措,比國家版重點監控目錄“直接踢出醫保”的懲罰力度要弱得多,但應該也能對相關品種的銷售構成嚴重影響。
在這樣的嚴格限制下,連續三次被列為重點監控的并非都是獨家品種,這讓人感到奇怪。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名單上的阿斯利康產注射用奧美拉唑鈉。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國內總共有超過100家企業能夠生產注射用奧美拉唑鈉。而僅在2021年一年,就有37家企業申報了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的一致性評價,過評者達22個,是當年通過數量最多的品種。
阿斯利康是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的原研方,但在國內公立醫療機構,阿斯利康的市占比并不是最高的。奧賽康的仿制藥占據了40%以上的市場規模,海南靈康制藥、華北制藥等企業各自拿下的訂單也都有5%以上。
為什么在福建賣得最好的會是阿斯利康的,而且連續三次監控都不下榜?
另一些連續上榜的藥品,如揚子江的局麻藥鹽酸達克羅寧膠漿,盡管是十分暢銷的獨家品種,但局麻藥的分子結構大多相似,且上市品種很多,無論是在效果上還是在種類上,其實都不是非一家不可。
當這些產品常駐名單,就不得不為“重點監控”的效力打上一個問號。
重點監控還是數字游戲?
“重點監控”之所以讓企業聞風喪膽,主要在于“殺傷力”。
國家版第一批重點監控目錄發布后,各地方對涉及的產品都曾采取一定的采購限制政策。如武漢市規定,醫療機構在采購重點監控目錄內的產品時,不進行醫保資金先期預付。后來在當年的醫保調整時,這些品種索性被踢出了醫保。
20種被重點監控的藥品銷售額在第二年迎來大跳水。以用于治療神經系統損傷類疾病的神經節苷脂為例,2018年這款藥品的年銷售額曾達到28.2億元,到2020年時,全國銷售額已經降到7.1億元。
業內認為,“重點監控”能夠防止某一款藥品在特定地區一家獨大,也是阻斷帶金銷售、藥品回扣情況發生的最佳辦法。但三年多具體實踐效果來看,除了國家發布的那一次目錄之外,其他省級重點監控都沒有發揮預想的作用,連醫改先行者福建都難逃窠臼。
與此同時,一直備受業內期待的“第二批國家重點監控目錄”,也處在難產中。2021年8月,時隔兩年后,國家衛健委終于啟動了“第二批國家重點監控目錄”的制定工作,然而直到年底,最基礎也是重要的“地方遴選”還沒有完成。
國家衛健委催促之下,山西、黑龍江等省份發文催促下級部門,甚至點出了具體醫院的名字;而一些早早報出了名單的地方,卻篩出了許多常用藥、集采用藥,甚至是高價抗癌藥,結果令人啼笑皆非。
各省市也在開展重點監控工作,但卻停留在列名單、擺數字上,少見實質性的控制手段。有數據顯示,目前各地在國家重點監控目錄基礎上累計增補的藥品已經多達200余種,廣泛覆蓋化藥、生物藥、中成藥等。
在數量上,“重點監控”品種快要追平國家集采了,但對藥品銷售的控制力遠低于集采。
此前,國家醫保局公布數據表示,前五輪集采中選的藥品平均降幅超過50%,累計節約藥費1500億元以上,效果十分驚艷。“重點監控”能否也給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單,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文 | 古月
運營 | 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重點監控藥品##國家醫保目錄#
陳夕東